高校立德树人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
2018-09-10孙倩
孙倩
摘要:在高等院校对于思政的教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实践是必须应该着重培养的方面,将社会实践贯彻到人才培养教育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也是高校“四大职能”之首。笔者从高校以德树人的角度,并辅以社会实践活动,来探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与能否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关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社会实践;高校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043-01
1 社会实践活动最大化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1.1 充实高校德育教学内容
在高等院校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碌仑只是虽然重要但却不是教学内容完全的重点。在教授时应该考虑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加德育教学的水平。由此可知,如果高校想要最大化立德树人教学的工作效果就不能够忽视掉社会实践方面的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样丰富的形式内容的特点,对如今追求个性化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习”,并且检查”学习”,顺其自然地将美好得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科学三观与文明行为相融合,很好地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1.2 高校德育网络构建合理的需要
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而言非常重要一步就是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将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体系。社会实践是将各大院校中拥有的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功能展现出来,是学校和社会组织交流以及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帮助高校社会资源地引进。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为高校德育教学通过吸收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并将其融合的过程以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而达到形成全方位、全过程教育的良好局面。
1.3 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素养的需要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为支撑的联合活动。高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干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科研创新水平,强化教学技能,提高管理质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缺点和优点,然后发掘潜在的实力。通过活动的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2 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实践育人理念和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形载体
“实践育人”与“立德树人”两者之间是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实践育人”提出的目的是想要进一步的“立德树人”,而社会实践就是他们之间的桥梁。所以,高校必须探索社会实践活动所能产生的德育效应,进一步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2.1 掌握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育的直接途径
高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发展实践教育,其中“系统地策划社会实践活动”是关键之处。如今,很多高校认同这个观点并加以实施。比如说,在高校中,以实践教育为切入点,坚持实践活动的教育为理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成长。结合许多农村学生的现实,学校开展了针对职业发展的社会活动。例如,师范类学生进入农村和偏远地区进行基础教育现状,教師均衡发展和教师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偏远地区的学校开展支持性教育活动。结合非师范生的培训,开展了“百名学生百访企业”活动,将企业对人才,企业创业过程和市场定位的要求为主要内容。通过访谈和调查,学生对国情有了更多的个人理性感受,增强了对党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认识,增强了他们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理解这些活动不仅是通过实践教育人们的直接途径,也是大学开展诚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形载体。
2.2 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的载体作用
社会实践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实践的开放性需要大学生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且在实践中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大学生对国情、城市状况、公共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的认识,促使他们将个人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
3 社会实践活动是完善高校德育评价和评价机制的重要指标
高校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一步即建立科学系统的德育评价机制。社会实践是对于高校高素质人才以及高校办学质量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与载体,对德育评估机制的完善气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应设有时间和任务要求,实行学分制度,且并入大学生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之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可以有效开展工作, 高校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2] 周健,陈强.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2012.
[3] 陈颖,王媛媛,等.积极探索社会实践路径 培养高校创新创业人才[J].价值工程,2013.
[4] 陈新令.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新西部,2010.
[5] 王丽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
【通联编辑:李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