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力发展本溪地区红色旅游的意义
2018-09-10侯金池
侯金池
摘 要:在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活上的匮乏问题。特别是现在国人对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的丢失问题尤为严重,那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就显得尤为重要。红色旅游一方面可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当地的红色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所以,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红色旅游 革命精神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149-02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在全国各地区活动的历史危基础,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大力弘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背景,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推广,使之成为广大人民旅游学习的红色景点。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中央决定把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来至今170多年间,发生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艰苦斗争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结合起来,把先烈英模教育和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相结合,重新打造出新的红色景点。辽宁省本溪市近年来顺应时代潮流,推出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以学习、弘扬抗联精神为目的。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拉动本溪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1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大力弘扬发展红色旅游首要前提是为了使全体国民产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全体国民产生共鸣。但是随着红色旅游的发展,逐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最终造福于整个社会。辽宁作为老牌工业区,当老工业区的经济衰退时,亟待出现一种新兴的产业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于是开辟出红色旅游的新道路。尤其是本溪这种老工业地区,亟待出现新兴的产业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就为本溪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活力,给地方财政带来新的收入,并且成为本溪的新名片。
1.1 红色旅游要担负起红色精神的宣传作用
中国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斗争中摸索、积累下的留给国人最宝贵的遗产,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发生在东北广袤黑色大地上的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事迹也是众多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抗联精神也应同其他革命精神一道得到发扬和继承。“重走抗联路”就是本溪地区近年来推出的红色旅游项目,目的就是弘扬抗联精神。
1.2 随着第三产业在全国经济比重的增加,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革命先烈留给革命老区的宝贵遗产
红色旅游是顺应历史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是先烈英模教育和当地自然文化相互促进的产物。红色旅游不仅给游客提供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是让广大人民在精神上能够得到一次直击心灵的洗礼。我国的红色旅游资源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再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商业经济重镇到穷乡僻壤,绵延曲折,逶迤万里。红色旅游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在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就业岗位、增加了财政收入,最直接突出的表现在提高了当地在全国的知名度,能够吸引全国范围内的个人和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2 辽宁本溪地区现有红色旅游的开发情况
辽宁省作为抗日战争中最早出现抗日队伍的地区,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留下的遗迹非常丰富。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開发利用的约50多处。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100万人次之间。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北与沈阳市、抚顺市相连,西与辽阳市、鞍山市相接,南邻丹东市,东邻吉林省通化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本溪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素有“中国枫叶之都”的称号。在抗日战争期间本溪地区更是抗联队伍活动的主要区域,杨靖宇将军率领的抗联一师经常活动在本溪的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便坐落于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此馆目前是我国馆藏抗联资料最全的抗联纪念馆。由于地处本溪水洞、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女山风景区的黄金旅游线上,本溪地区近年来推出“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为人们揭开了东北抗日联军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溪市本溪县内党员都通过这一主题形式参与其中,同时也吸引了周边其他城市的群众来一探究竟。这一旅游路线现在已经成为本溪地区旅游景点中一个新的亮点。尤其是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建成至今已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来,全国各地都开展推出了各色各样的红色旅游方式,因革命事件不同都极具特色,而本溪市推出的“重走抗联路”就是其中之一。
3 本溪地区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多问题
3.1 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展时间短,推出的旅游形式比较单一,广告投入不足,没有得到全国推广
本溪地区主要以“重走抗联路”为主题,以参观抗联纪念馆展示为主,这种形式相对呆板,难免使游客产生乏味感,很难让游客与抗联精神产生强烈的共鸣感。重走抗联路与全国其它红色旅游项目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开展形式旅游不同,但缺乏创新效果。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另外,本溪地区红色旅游的开展明显落后全国其他革命老区,这就造成了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不大。再加上,没有进行有效大力的全国范围的广告推广使得很大一部分有意向的游客对此处红色景点了解不足,丢失了很多潜在游客。
3.2 本溪地区很多红色旅游景点配套设施不足、景区建设不专业
现代游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景点要求有了质的提高,以前的经营模式看、吃、住、买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由于本溪地区“重走抗联路”的红色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很多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从而衍生出的问题就是许多的旅店饭店都是仓促成立,旅店饭店毫无抗联特色或者特色不突出,使游客没有感受到浓厚的抗联文化。面对火爆的食宿市场需求,大量村民和商户纷纷兴建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餐馆、饭店,但是由于饭店缺乏统一规划,不仅破坏景区整体环境和形象,而且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大量游客在游览完之后对这方面不满意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开,造成游客流失,旅游产业链条断缺。在购物、娱乐方面,由于缺乏规模化、正规化的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使得景区附近出现了很多村民随意摆摊兜售高价商品,更充斥着众多假货,这就严重影响了本溪地区红色旅游的口碑,使得本溪地区红色旅游的前景受影响。
3.3 历史人物和事件研究不深入,导致景区开发不足
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深度严重不足,很多历史人物故事没有发掘出来,有一些战斗遗址没有经过现代化的改造,给人一种荒凉感,缺乏抗联特色,使游客没有融入当时战斗时的情景,进而导致游客对于景点的评价不高。有时候又过于依赖于对历史的讲解,使游客没有得到感官上的认同感也使得游客对于革命精神的体会不深。比如“重走抗联路”虽然在旅游线路上有多种选择,比如有汤沟线,连山关线,老边沟线但其实质都一样的,都是在山中边行进边讲解,再参观抗联纪念馆,其讲解内容一致,重复内容多,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
4 本溪地区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创新驱动方式,开展新颖的旅游模式,首先要改变陈列馆的展示模式,要尽可能多的应用高科技手段。比如3D技术,光电技术均可以投入到传统的陈列馆当中,使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通过视频、图片材料、历史遗物和模型等形式和手段,切身的让游客融入其中,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东北抗联纪念馆,如果能做到通过光电技术重现当时东北抗联将士的作战场景,必将吸引大量游客。其次,可以适当的模仿其他红色旅游项目,取其精华。比如可以适当的创作一些符合当时历史事件、人物或者故事的话剧舞台剧,用舞台的形式把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用现代的手段展示出来。最后,也可以在重走抗联路这个主题上适当的让游客参与进来,用自身最直观的方式来体会当年的抗联精神。
在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特色服务。红色旅游的本质还是旅游业的一种形式,所以它也具备旅游业的一切特点。首先急待解决的问题还是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各个与旅游业都相关的行业互相进步。目前本溪地区应进一步提高行业标准,加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旅店饭店在行业内不论是设施还是服务都应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应多在抗联特色上多做文章,真正的使抗联特色融入景区,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利器。在特色购物方面,目前本溪地区并没有成规模的,具有特色的旅游购物点,使得很多游客在游玩之后沒有消费的地方,没有能够带回家的当地特色产品。应该设立统一风格规范化的购物点使游客在充分了解抗联精神的同时还能够选购满意的抗联历史纪念品,这样不仅能扩大景区收入,还能使红色旅游得到更好的宣传。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放眼当下所有知名的旅游景点无不是在宣传方面做得好的景点。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由于起步晚于国内其他知名红色旅游景点,所以必须要在宣传上多做文章。可以把宣传重点放在传统媒体上,比如可以在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上多做些特色广告。或者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文章用来进行文字宣传。在重视传统媒体的同时亦不可忽略网络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大有取代传统媒体的势头,所以推广红色旅游的另一战线应该放在网络媒体上。比如可以在一些知名门户网站上添加广告,或者多的利用移动媒体、自媒体等新兴网络形式进行宣传。最后,可以根据当地自身的特点制作一些红色旅游的影视作品或者出版一些图书杂志使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真正能够做到走出全省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综上所述,红色旅游产业是一个可以大力发展的产业,对有历史革命遗迹的地区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总体上来说是稳步向前发展,虽有不足但依旧给前来体验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放松的体验心情。所以,本溪地区的红色旅游项目还要加大投入力度,使之向着更好、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创出自己的品牌,得到国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徐仁立.中国红色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 任庆芳.地方文献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J].图书馆建设,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