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生通用手语推广的困境与策略

2018-09-10朱劲松庞春梗胡淑聪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4期
关键词:推广策略聋生

朱劲松 庞春梗 胡淑聪

摘要:聋人手语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造成聾人学习、工作和交流的不便。为改变这一状况,《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汇》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聋生手语教学现状及通用手语推广的困境,提出了通用手语推广的策略:教师示范,入学规整,课堂渗透,残健共融。

关键词:聋生;通用手语;推广策略

2018年7月1日,中央宣传部、中国残联、教育部等联合下发《关于推广通用手语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和“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指示,这标志着一直很有争议的聋人标准手语开始有了范本,也给手语教学一线工作者树立了规范的手语标准。

聋生的世界与众不同,走进聋生的世界,手语是几乎唯一的工具。我国手语经历了象形和会意的地域自然手语,到学者编纂的《中国手语》,到如今聋人参与创编的《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汇》,至此才有了既统一规范又合乎聋人逻辑思维的手语范本。手语的实用性、通用性对于聋校的课堂教学极为重要,通用手语整合了各地的自然手语和中国手语,为聋人建立了相互沟通、文化交流、学习知识的“普通话”手语。然而,由于历史和惯性的原因,我国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使用的是自然手语。本文以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为例,探索聋生通用手语推广的困境与化解策略。

一、通用手语推广的困境

目前我国聋人手语整体表现为杂、乱、少,即分布地域杂、地方手语乱、词汇量少,造成了教学的不流畅,极大地困扰了老师和学生。

1.聋生、教师手语千差万别

聋生大致可分为受教育的或未受教育的。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大部分都能用手语表达意思,沟通起来较为方便。而很多学生从没受过特殊义务教育,既说不清话又不会手语,这是该校老师面临的最大困难。受过教育的学生按地域分布,其手语也截然不同,比如皖北地域、皖南地区、合肥地区的手语就各成一体。教师的手语也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未经过专业的手语培训,要么跟着聋生学习,要么对照《中国手语》自学。如何缩小特教学校师生手语的差异,是摆在一线老师面前的难题。

2.课堂手语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老师手语水平不高,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聋生太难带了,一个词一个词地去讲解比画。是的,就是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笔者教授的聋生语文课,选用的是普通中职的语文教材,教材里的文章比较长,聋生很难理解,常常一篇课文要花很长时间讲解字面的意思,学生手语词汇有限,教师的手语不顺畅,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杂、乱、少”的聋人手语现状告诉我们,通用手语推广势在必行。

二、通用手语的实践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了手语规范化工作,效果显著。社会的无障碍设施是体现文明程度的标尺,听障人群的无障碍交流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推广通用手语对于特殊教育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1.整合自然手语,缩小差异

自然手语即通用手语之外的“方言”。各地手语的差异阻碍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因此,班主任和一线教师在日常的管理或教学时,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规范、融合学生的手语。例如,我校2010级工美听障班14个同学来自不同地区,我刚做他们班主任时,发现各地区之间学生缺乏交流,主要原因还是手语不同。为此,笔者常常利用语文课、班会或业余时间对他们的手语进行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就能顺利交流。

2.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对于特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格外重要。通用手语是顺利完成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的必备条件,教学相长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基础上的,沟通交流都困难,何谈教学?比如,给中职一年级的聋人讲授《哦,香雪》:“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凤娇不接茬儿,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的。”这段文字非常口语化,如果学生的手语很好,对汉语的表达理解力强,就很容易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对凤娇的人物性格也能理解透析,课堂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受学生手语词汇和理解力的局限,就需要用很长时间去讲解字面的意思和隐藏的含义,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徐义炎,2010级工美专业学生,现任郎溪县特教学校老师,在校期间就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学生。刚来到学校时,他只会简单的手语,笔者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学习手语,多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磨炼自己,多跟老师学习管理经验。最终,他成了一名聋人老师。让聋生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是所有特教老师的心愿,而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弱对他的人生有很大影响,因此,每一个特教老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通用手语的推广策略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的颁布实施,使困扰听障人群的手语得到了统一规范。那么如何去推广通用手语?作为手语的实践者,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途径。

1.教师示范

教师的手语很容易成为学生手语的标准,一线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努力学习好通用手语,给学生树立使用通用手语的形象。另外,为了能加强学习通用手语,学校可以定期加强通用手语的培训。同时手语教学也可与考核、绩效挂钩,且每年学校都有新进老师,这样也好让新进老师更快地接触手语、学习手语、服务教学。

2.入学规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是塑造良好手语的时机。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手语自成一派,五花八门,这时候需要班主任和一线任课老师对他们的手语进行规整,比如对全省地域名的统一规范、对同学姓名的统一规范,从一开始就对手语进行规范,既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沟通,也有利于通用手语的推广运用。

3.课堂渗透

手语很生活化、形象化,如何把教材的书面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规范手语,是一门“技术活”。课堂教学是手语运用的前沿阵地,基础课老师应从字、词、句子乃至整篇文章来规范手语的使用。例如,给聋生讲解《诗经·采薇》时,由于其中有很多意象词汇和象征意义,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这就需要老师把文中的意象词汇列出来并逐一用手语表达出来,而文中的象征意义就更需要用浅显易懂的手语传达给学生。

4.残健共融

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2009年成立的“手语角”是我校的第一个学生社团,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为残健学生共同学习手语提供了平台,如今“手语角”对学校的发展依然发挥着很大作用。另外,学校每年还举办很多其他活动,每一项活动都离不开手语,入学、毕业典礼现场手语翻译的画面,企业招聘大会翻译员贴身服务的场景,无不展现残健共融、互助友爱、不抛弃不放弃的校风。利用好这样的平台,有利于推动聋人通用手语发展。

十年风雨育人路。特校为残疾学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生活、就业的大平台,让无数残疾学子学有所成,走上了与健全人一样有尊严的工作岗位。而通用手语,既打通了听障人群之间的渠道,也架设了他们与健全人之间的桥梁,让语言不再成为人们之间的隔阂与障碍。推广和使用通用手语,特教战线所有老师责无旁贷。面对所有的残疾学生,能为他们做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关于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的通知

猜你喜欢

推广策略聋生
浅谈聋生舞蹈教学中“形”与“神”的培养
论聋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和理论的新进展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