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节俭意识

2018-09-10伍文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2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干部全面从严治党

伍文娟

【摘 要】“徒法不足以自行”,纪检监察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其干部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背景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节俭意识教育,筑牢欲念之“水”的心理提防,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必然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必然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节俭意识,必须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合力并举。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纪检监察干部;节俭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2-0252-02

0 引言

“办好中国的事件,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自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常态。然而,“打铁还需自身硬”,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建设,“清理好门户”防止出现“灯下黑”,“保持队伍纯洁性”已经成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在此历史背景下,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节俭意识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筑牢欲念之“水”的心理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树立新时代正确的纪检监察干部节俭观

《周易》“节”卦之中将对待“节”的态度分为3个层次:其上曰“甘节”,甘之如饴,以守节为乐;其中曰“安节”,虽不以为乐,但能安于守节;其下曰“苦节”,把守节当成一件苦差事。“节”卦之象,下泽上水,比喻欲念如洪水肆流,故需“节”的提防加以约束,若既不能“甘节”,又做不到“安节”,其中凶险不言而喻。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应以“苦节”为耻、以“安节”为常、以“甘节”为荣。

1.1 “苦节”之苦,其初在心,其终在身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然而,总有少数的一些领导干部,把节俭看做是一件苦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一步步走向了罪恶的深渊。思想道德的滑坡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从一顿饭、一条烟、一杯酒开始,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东西,其实正是掘开“欲念之提”的“蚁穴”,最终一步步蚕食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之提,导致发生质的改变。对此,作为“蚂蚁们”最心心念念意图攻克的“高危群体”,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高度警惕,摒弃“苦节”之心,铭记心中之苦尤可救赎,若是放任贪欲肆意横流,最终将“痛苦”施加在自身、家人乃至国家和人民的身上,那才是真正的“苦海无涯”了。

1.2 “安节”之安,不仅在行,更应在心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问题,实则老问题”,这里所谓的“老问题”,其关键不在于行,而在于心。纪检监察干部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各项政令的行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真正体悟其中的节俭意识,只有将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地把“安节”形成一种常态,驰而不息地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始终。

1.3 “甘节”之甘,即是心态,更是信仰

古之贤者常以“安贫乐道”的心态作为“甘节”,而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甘节”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纪检监察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工作环境之艰苦、工作对象之复杂,绝不是仅仅是依靠一种心态所就能够保持旺盛斗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挑战的。在这里,倡导节俭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同质同归,其乐不在于“安贫乐道”的本身,而在于自己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

2 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节俭意识教育的必然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广泛开展节俭意识教育,节俭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必然需要。

2.1 节俭意识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必然要求

纪检监察工作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制度和要求,必然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如果纪检监察干部理想信念动摇,节俭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必然导致从严治党缺乏“严实硬”的精神,甚至恶化到不正之风在党内蔓延,消极腐败现象败坏党和国家形象的事情发生,不仅严重损害纪检监察干部的公正权威,更会威胁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抓早抓小、矢志不渝地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节俭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2.2 节俭意识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必然需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执行能力、执政地位的提高与巩固。加强节俭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必备条件,只有节俭意识在领导干部尤其是纪检监察干部中生根发芽,才能保证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最优地贯彻落实。

3 新时代增强纪检监察干部节俭意识的方式与途径

纪检监察干部节俭意识的增强,必须从教育、制度和监督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合力并举。这是节俭意识得到系统性树立和形成制约奢侈浪费、构建防贪治奢体系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其中,教育是树立节俭意识的基础,制度是制约奢侈浪费的保障,监督是构建防贪治奢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3.1 深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节俭意识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具有天然的统一性。首先,要加强和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自觉。把节俭意识与提倡“自省”和“慎独”的素质修养相结合,严格规范地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把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剖析与党内政治生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度结合,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上将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形成和发挥纪检监察干部的表率作用。在党章党纪面前,纪检监察干部既是坚决的“执行者”,更是模范的“遵守者”。只有模范地遵守,才能坚决执行。因此,必须把纪检监察部门打造成“冲锋在前”的急先锋,形成并发挥践行党章、遵守党纪的表率作用,把发挥艰苦奋斗的好傳统、好作风,树立成为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内在信条,引领全党和全社会形成气正风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和良性社会氛围。最后,树立节俭意识关键是要在真学真用上下功夫。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不犯错误,而是要志存高远、主动担当,监督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厉行节俭、不犯错误,使节俭意识在纪检监察责任中发挥作用。

3.2 构建制度的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可操作

将节俭形成制度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在纪检监察的内部形成防止奢侈浪费的制度约束,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树立节约监督意识和监督成本意识,从财务管理、政务消费等各个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切实从制度上、源头上根除奢侈浪费的土壤,进一步形成纪检监察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把厉行节俭、防止奢侈浪费纳入纪检监察的考核范畴,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节俭考核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边界成本理论,对被考核对象的每一笔政务支出进行量化打分,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倒逼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在构建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规范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执法监察、巡视巡查等一系列纪检监察工作,建立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程序和流程,将节俭意识贯穿于工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3.3 加强监督的要旨在于务求实效

自觉接受监督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品质,纪检监察干部不但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更要自觉接受监督。首先,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纪检监察工作接受监督的方式和渠道,促使纪检监察工作从自身作风建设做起,以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形成公信。其次,要形成纪检监察接受监督的体制机制,采取个别谈话、民主测评、目标考核等方式,形成对纪检监察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作风建设的常态监督;充分运用巡视巡查、执纪问责、责任追究等方式,加强对纪检监察中的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现象的严肃追责,增强防贪治奢的监督实效。

4 结语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重要部门,其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全党、全社会政治风气的好坏。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充分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倡导和弘扬节俭意识是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必然要求和現实需要,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在这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石仲泉.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硕果新征程——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1):

5-11.

[2]朱凌,刘卫东.试论群众监督与党的领导[J].党史文苑,2006(1):45-46.

[3]刘松山.对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J].中国法律评论,2017(2):32-38.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干部全面从严治党
烟草行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分析及建议
怎样清除政治生态中的“雾霾”
如何让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分区协作:纪委防止“灯下黑”新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充分发挥国企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