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2018-09-10顾玉华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应用策略生活化

顾玉华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本课程是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长远发展、力求理论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政治理论的观点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中的主题中,让学生在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为此,生活化教学成为高中政治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将生活融入课堂导入中、学习探究中、教学评价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高效政治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应用策略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虽然教师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逐步地意识到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性,但对学生生活的切实体验、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比较淡化,导致课堂讨论缺乏生机与活力,教学实效差,没有真正的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生活实践能力与生活经验累积,从而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一、生活化导入,激发学生求知主动性

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教材超越儿童经验和理解能力,怎么办呢?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能够到达预期目标的活动或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因此,将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与体会生活现象、思考生活问题、领悟生活哲理。

例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时,我结合当前学生比较关心的猪肉价格频频上涨的生活问题,创设了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前预习环节中,组织学生去商场、超市、菜场去了解大米和猪肉的价格,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时,会引起消费者对日用必须消费品和非日用必须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请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调查结果,当大米与猪肉的价格上涨时,人们对于大米和猪肉的需求量;当大米与猪肉的价格下跌时,人们对于大米与猪肉的需求量又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学生的展示、师生的互动讨论,学生了解到当大米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消费者对于大米的需求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当猪肉的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量会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这样通过生活调查,课堂展示,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新知学习的生活情境,而且能为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牢牢记住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生活化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来获得知识与技能,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生活是开放、动态的、丰富多彩的,所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且富有生活气息的。将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在生活化尝试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获得个人成长与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一课时,我设计了以“我的社区我做主”的实践探究活动。社区居委会是民主实践开展比较广泛的地方,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增强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责任感。在探究活动中,我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以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形式参与到社区的民主实践管理中,第二小组主要负责向居委会建议建言,第三小组参与民主管理的方式,是通过参与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具体探究方案如下:

第一步,通过采集居委会各方面消息,确定学生民主实践探究活动的目标,并发现合理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和观察之后,居委会存在这样几样亟待合理解决的问题:广场舞扰民问题、小区道路被占用问题、垃圾随意倾倒问题等。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与一致决定民主实践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通过学生的深入思考与交流,他们将目光聚焦在“广场舞的扰民问题”上,广场舞作为我国经济腾飞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全民健身娱乐项目,但由于目前从小区建设的角度来说,没有为广场舞预留场地,再加之跳广场舞的人们在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他人权益的保护,从而导致广场舞的大妈们与附近居住居民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那么作为社区居委会该如何有效的解决的这个问题呢?第二步,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积极设计民主实践探究活动的可行性方案,并从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实践。比如,给广场舞爱好者发放《致广场舞爱好者的一封信》,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劝说与引导等等。最后小组完成实践活动报告,课堂小组汇报成果。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与体验生活中增强对民主实践的理解。

三、生活化评价,促进全面学生发展

在高考的大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定位在考试成绩上,通常会通过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这些显性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教学评价对学生、教师及课堂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将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同样也需要建立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将学生的课程成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现结合起来,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还要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情况、社会生活实践表现等,既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课堂表现,同时也关注学生的课外表现,并通过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全面的界定,以便教师更好的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培养目标,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班级中每一个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捕捉学生的日常生活点滴,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形成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最后,采取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或表扬,或指出不足,让学生能多方面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改变自己。

四、结束语

叶澜教授认为:“只有将知识变成活的、有生命的,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将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学习的知识更加丰富,使得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得以实现,真正落实了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应努力寻找政治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衔接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促进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孫明辉.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初探[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8).

[2]张井辉.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析[J]. 文理导航, 2018(10).

[3]陈利. 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理性思考[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5(11).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应用策略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