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文献综述学术能力培养探讨与建议

2018-09-10任和

高教学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

任和

摘 要: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文献综述在教育中没有分量,但实际上,对论文写作的完整性来说,综述写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本科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不论对本科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术能力、毕业论文水平以及继续深造(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还是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文献综述训练能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学术能力打下基础,也是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但是写综述需要学生掌握综合性及交叉性思维能力,目前极少有专门教授大学生写文献综述的课程。文章希望通过探讨文献综述过程的选题、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和文献综述撰写中的合理方法及有效运用,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写作提出建议。通过详细分析文献综述方法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本科生加强研究方法训练的意义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文献综述;学术能力;本科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8-006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literature review has no weight in education, but in fact, review writ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integrity of thesis writing. It is vital to develop the literature review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whetherfor their ability to innovat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ademic ability, graduation thesis level and further study (or to study for master's degree or doctor's degree), or for them to work directly for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The literature review training ca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ability, and it is also the trend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ut writing a review requir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mprehensive and cross-cutting thinking abil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special courses to teach students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hop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tudents' literature review writing by discussing the reasonable methods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review, such as selecting topic, literature retrieval, literature reading, literature evalu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writing.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undergraduates.

Keywords: literature review; academic abilit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一、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建设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全球化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日益重要。

在指导本科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无处下笔的现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在论文中还有文献综述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写作课程,课下也没有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训练。过去有学者发现学生在学术行为规范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他们在学校里缺乏相应的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大都是靠自己的领悟,少部分的学生会有专业课老师和学长的不系统的点拨,造成他们在科研上的先天不足。但即使在已经有本科综述写作课程教学的大学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无法简单以理论课和实践课性质区分,很多学生因此不选;学院内部更加重视专业课,写作练习时间过短;结课方式以简单的学期末论文为主,缺少课上练习等。目前,各高校里已开设的综述写作课程教学通常采取以讲授市面上发行的论文写作教材知识为主,如《研究是一门艺术》、《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科技论文写作》等书,各个学校内部并没有专门适合该学院该专业的课程及教材。而这门课实际上是一门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课程,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及论文写作经验的教师很难有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目前,这门课通常是作为文科大类本科生通识课和专业选修课出现在课表中的,在寥寥几节大课中完成相关教学量,很显然只能是“走马观花”讲与授。学生也只关心成绩,对于优秀论文分析以及课下实践表现出一定的拒绝心理。基于此,加强本科生理论素养的培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

文献综述属于科学研究。综述应是针对所选课题,对检索的大量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对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的评述,最后给出该领域发展趋势预测。文献综述论文应具备综合性、前沿性和评述性这三个特点。文献综述写作应是总结论文写作经验,教授学生具体写作方法的一门课程。文献综述写作是对科学认识活动的现有研究结果的反思,以发现自己研究领域内普遍的规律为目标,它对于进一步阐释自己的科学研究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文献综述是尝试从普遍的规律中推导出具体的规律,归根到底是经验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会形成一定的方法论,从而使其写作出与之研究问题相匹配的具体文献综述。它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一些共性问题,清楚写综述该如何做。但有些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应课程,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方法论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下于专业课的这一事实。实际上写作方法课是欧美国家高校的必修课,但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中只有部分高校的部分专业开设了该课程。张雁凌[1]提出加强注重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从知识的学习-保存-共享-创新等环节丰富知识结构,表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张娜[2]强调知识是研究者对某一问题的诠释。确定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的视角和诠释方法。孙泽生,毕占天[3]提倡以“文献树”的方法来定位所阅读的文献。王松,肖宏伟[4]强调文献综述要做到“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李兴华[5]提出学生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应加强文献研究和研究方法的培训。指出学生在研究方法训练中的不足,导致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科生教育亟待加强研究方法的训练。

培养本科生文献综述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也是培养本科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一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课程论文,对他们未来的毕业论文也大有裨益。关于文献综述的研究策略的现有研究成果中,有些学者也已证实了写作文献综述确实有助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写作文献综述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来系统的介绍与研究。本文通过系统的介绍文献综述过程,即选题、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文献综述撰写等方面,旨在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解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以及其特征、适用问题、设计步骤及其优势所在等一系列问题。

二、文献综述过程与建议

文献综述过程包括选题、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文献综述撰写等方面,应从这几方面培养和训练本科生。

(一)选题

选题,就是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研究对象。一定与研究者相关,所以选题最好是自己所熟悉的专业与方向,或感兴趣的问题,或是毕业设计要研究的问题,或做URP进导师实验室研究相关,或以后喜欢的研究方向。选题的一般原则是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题目不宜过大,越小越好,要有深度,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如果在综述写作之前,本科生有参与科研训练最好。因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较弱,对研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最好有导师指导,组成小组讨论,这样会少走弯路,方向性更强。选题成功,事半功倍。

(二)文献检索

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花费在信息检索和文献阅读上的时间需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1%[6]。如何在海量的文献中能够全面准确的检索、获取所要信息资料,必须掌握科学的信息检索思路和方法。一般检索过程:确定检索数据库和工具、设定检索策略和途径、拟定检索词、制定检索式、筛选检索结果、调整重复检索。以上步骤不仅要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学习检索规范和技巧,还要通過自己亲自实践,才能在浩瀚的文献资源中迅速、全面、准确地检索到自己所要的信息,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笔者认为关键词的利用和一些先进工具的利用应该是检索的捷径。例如,HistCite、CiteSpace、Bibexcel和TDA等科学知识图谱的工具[7],使用这些软件可以通过数据源选择、数据导入、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知识图谱绘制和知识图谱分析,可以对你关心的文献数据集进行词频统计、引文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间序列等相关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可以以图形表示出来,会让你迅速了解你所检索文献、研究问题、你所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以及准确掌握文献全面性、重要性、研究起源、研究脉络和热点。但建议本科生初次写文献综述查阅资料时间跨度不宜过长,一年内时间跨度即可,老师可以使用检索工具进行指导, 比如,检索路径的设定:关键词检索、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著者检索、刊名检索、引文检索等,还有什么包含什么、逻辑关系等具体情况实例说明。

(三)文献阅读

阅读科技文献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首先是语言问题,除汉语外,重要的是要能阅读英文文献,目前大部分学科前沿、最新研究成果、高水平科技文献大都发在英文杂志上,所以要求同学首先要过英语语言这一关,并且通过阅读英文文献,可以快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其次,科技文献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大都属于前沿问题,复杂、细致、深入、更专业,所以阅读科技文献对本科生阶段的科研能力培养与锻炼都大有益处。

一般阅读科技文献分为泛读和精读[8]。泛读指的是检索的文献不用仔细阅读,主要通过看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论,决定你是否要精读这篇文章。精读就不一样了,有难度的论文可能要读上几遍。但精读时,一定要记笔记,除记录每一篇论文题目、作者、单位、发表时间、出处之外,主要记录论文中解决了什么问题,问题如何解决的,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哪个方法为主要方法,哪个方法为辅助方法,研究结果如何,预期效果如何,创新点在哪里,对你有什么可以借鉴和引用,研究者所研究的问题有什么不足,最后要有一个简要总结,这些应是精读一篇科技文献应该重点关注的。另外,还可以学习优秀文献的撰写思路、逻辑表达和语言用词等。建议本科生撰写文献综述时,可以组成同方向的科研小组,大家在一起讨论1-3篇论文,对提升科技文献阅读能力会很有帮助。阅读科技文献的兴趣和能力,是慢慢积累的,通过阅读科研文献,你会了解学科前沿,扩充你的领域知识,通过阅读会激发同学的才华和潜能,通过阅读可以培养你的科研兴趣,利于科研知识的积累和管理。总之,阅读科技文献会提升本科生的思维能力、科研能力,为撰写文献综述和科技文献打下基础。

(四)文献评价

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对精读的科技文献应该予以评价。有一些指标评价可以参考,比如文献的影响因子高低一定程度代表研究水平,还有论文中所引参考文献的水平,还有是什么项目科研基金支持项目等。但主要还要看文献本身的研究水平,主要从它的新颖性、创造性、严谨性、规范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先进性、准确性、合理性等方面来评价一篇文献,一般写综述都是把查阅的文献先按技术方法归类,再对同类文章进行比较评价分析。这部分工作对没有科研工作基础的本科生难度较大,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实例环环相扣为学生讲解,除了同类型技术论文多篇纵向比较,还要不同技术类型横向比较,甚至一些很难评价分析的文献,尤其是所检索、阅读的文献是否具有某研究领域的代表水平评价可能是本科生比较难以把握的,可以与指导老师讨论解决。但是写好一篇综述文献评价是关键,对你所综述的问题研究状态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研究问题技术方法的方向性、前沿性、趋势性和创新点的准确与否回答。

(五)文献综述撰写

撰写文献综述是对前人发表的论文收集整理、进行综合比较,对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进行引用,并加以分析的过程。重点不是“述”而是“综”。主要对一定时期内某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文献综述的格式一般是由引言、主体、结论和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引言一般介绍综述研究目的及意義,以及研究的历史、现状、前景和争论焦点等。主体是对专业某个研究方向的某阶段的发展水平、成果和展望作详细叙述,并把不同看法也写进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就是本综述的研究意义价值、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参考文献一般综述引用比较多要按先后顺序规范注明,一般本科生写作时间短,引用的参考文献不易太多30篇左右即可。撰写时主要注意你在阅读参考文献记录的内容按技术方法归类,时间追溯应由近到远;综述时应先陈述研究方法、结果,然后再比较分析,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撰写文献综述时,也要重点突出,先综后评,详略得当,逻辑层次清楚合理。指导教师不仅要理论讲解,还要联系实际,应以实例范文讲解,引经据典,让学生有的放矢,可以让本科生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写作规范。

三、结语与讨论

本文主体主要包括两部分,前言部分即文献综述的意义,现有的问题,及文献综述写作的理论和应用。主要介绍了文献综述的理论基础、特点、目的、适用条件等。提出了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对提高学生学术能力教育的几点启示。

我国高校对写作方法教学还不够重视,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未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可以把此课程纳入现有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同时,可以建立通识课教学平台,分大类进行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如数学大类学习数学类论文写作,文史哲类学习文科论文写作,这样既能达到普及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各院系之间相同课程的重复,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第二,我国的高校专业课教学至今还是以量化方法为主,但文献综述的写作需要学生从实践当中去衍生理论,这样创作出来的论文才能具有原创性,因此亟待改变课程评价方式。第三,写作综述课教学应该单独开设,并同大学英语课,大学计算机课一样,有自己独立的课堂时间,最好是能与专业课上课时间分开,这有助于学生在课下有充足时间上网查询文献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学生为了理解老师在课上进行的写作方法的教学,课下就必须有大量的实践时间,经过多次训练后才能熟练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最终提高其论文质量和总体素质。

本文从目前文献综述的理论概念入手,得出了文献综述以综合分析及整理大量论文为基础,目标在于确立研究目标在研究领域内的发展路线,学生需要重点了解在上课时需以实践为主,是一个灵活而开放的研究逻辑和过程。以上通过文献综述过程即选题、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评价、文献综述撰写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本科生撰写综述有所帮助。社会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倡导本科生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对我国的教育研究可以产生许多有益的启示。总体来看,目前的本科生课程安排对方法论研究不够重视,而文献综述能力培养同时具有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属性,其内容的丰富性对教学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上课老师应按部就班地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组织论据、写作综述,最终使学生能独立起草简洁而富有见解的论文。

总之,在本科生阶段进行文献综述过程的训练,能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对锻炼本科生科研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献综述在本科生阶段就应该有对应的课程学习和指导,比如文献检索课、文献阅读、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撰写报告等。撰写文献综述不仅要遵守文献综述的规范要求,而且要培养学生踏实的科研作风。要培养本科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必须经过这样的基础训练才能实现目标。文献综述写作练习有助于树立本科生的研究意识,加强其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可以为以后的论文写作奠定思想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文献综述写作课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更多实用而有益的帮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会更加重视其应用,也一定会对教育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雁凌.外文学术期刊论文(文科)的写作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14):93-97.

[2]张娜.何谓好的研究设计——谈本科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J].科教导刊,2016,10(29):24-25.

[3]孙泽生,毕占天.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4,26(4):308-313.

[4]王松,肖宏伟.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8):3-4.

[5]李兴华.要加强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训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41-43.

[6]李振华.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

[7]李明鑫,王松.近十年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脉络及主题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6,172(4):93-101.

[8]梁建芬.阅读文献——科研的第一步[J].科技导报,2010,28(4):132.

[9]刘师兵,徐冶,李松岩,等.论综述写作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7:37-38.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
基于WOS数据库的近十年教育游戏文献分析
国外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辞职决策的原因和后果:文献综述
汉语转折范畴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肛周湿疹的治疗研究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我国县级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现金分红与掏空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