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2018-09-10高濛
高濛
摘 要:本文立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的基本精神,分析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建设好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生态环境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b)-050-02
2018年4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18号)。在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文件的出台,为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新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之注入了新活力。
供应链金融指供应链金融机构基于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企业间的链条关系以及融资的具体要求,向融资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融资解决方案。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社会信用体系,高效率的服务融资模式。国内外实践证明,供应链金融被认为是加快资金流动速度、扩大资金流通规模和提高资金融通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依赖于新兴产业的成长,供应链管理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供应链金融对于解决供应链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供应链融资效率,其资金的流动速度的快与慢、融资规模的大与小都取决于供应链金融的环境。
1 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解析
事实上,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施过程。在供应链上,许多企业间的交互活动,都直接影响到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水平,甚至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质量。因此,构建适应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生态圈显得非常重要了。
供应链金融关注的是供应链的不同参与各方,其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第一个层面,宏观环境方面。包含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两个内容。制度环境包括法律规章、规范因素和文化因素(文化惯例)。技术环境包括供应链金融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
第二个层面,产业环境方面。供应链交易方、交易平台提供商、交易风险管理者和风险承担者/流动性提供者。
第三个层面,微观环境层方面。从物流的角度看,包括采购、生产、分销和物流;从投资、会计和财务;风险转移、监控与管理。
2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深化,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许多现实约束仍然制约着供应链金融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2.1 文化环境的发展约束
文化环境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诚信度偏低的问题上。
(1)供应链金融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不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发展较快,也就是“硬件”发展速度较快,而“软件”建设仍显不足。如,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所需要信用资料的收集不足,得不到有效归集,也缺乏信息准确的评估,信息的信度和效度得不到满足,信息共享程度不够。
(2)供应链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不完善。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因为供应链链条上中介机构的不完善等问题,贷款人不能对融资人信用等级做出准确的风险评估,导致了“慎贷”现象。另外,供应链金融中介机构服务缺乏行业标准,服务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水平在各机构间参差不齐,非正规金融业务在膨胀。
另外,会计(审计)师事务所、信用等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是供应链金融系统链条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处于中间型组织产业化经济体系,并在供应链金融服务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利益的诱惑、权力的威慑和人情的难耐,往往会不符合法律规范的事情,也使供应链金融得监控系统出现“真空地带”。
(3)供应链金融惩罚机制不完善。当前,失信者获利,守信者吃亏的心理仍在影响着人们,影响着企业。比如,在供应链系统中,一些企业借助破产法的漏洞,以破产逃债,造成了商业银行的大量呆账坏账,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仍然存在,加剧了供应链金融风险。
2.2 法律环境的约束
完善的供应链金融法律法规对构建整个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规范供应链金融行为、维护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有序发展、实现供应链金融生态均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不断净化了中国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使经济和金融运行驶入了法制化轨道,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刺激和带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从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系统看,相当多的法律法规缺位、缺失,甚至缺乏约束力。
2.3 管理环境的约束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在提升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资源表现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管理链条不实,行政干预过多,而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同时,物流经济实力本身不足,导致供应链金融问题严重。
3 促进优化供应链金触生态环境的思考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升产业质量的需要,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如何促进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弱化发展约束,特提出以下建議。
(1)以构建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为核心点,不断优化供应链金融文化生态环境。
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和助推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建立起系统高效的供应链金融信用征信体系。所谓高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是指按照供应链管理的内在要求和特点,根据在全社会范围内金融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市场对信息需要的特性,设置并完善供应链金融信息信用征信体系,充分发挥信用的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融资的效率。
第二,筑起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防火墙。供应链管理的薄弱环节往往出现在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在供应链上处于弱势。但这些企业的状态又深刻地影响着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速度和水平。因此,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经营管理和财务制度不健全,资金软约束等问题,提高中小企业防范管理风险的能力,保持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平衡。
(2)以构建完善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为基本点,努力营造良好的供应链金融社会生态环境。
中介服务体系是供应链金融赖以生存的外部社会生态环境。成熟的供应链金融市场经济需要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就需要更多更优质的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的出现,这样才能真正助推供应链金融的整体服务水平。反之,高效率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的形成,会带动和促进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与中介机构共荣共兴的关系。
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专业中介机构的服务,不仅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还降低供应链金融企业成本。这也是当前供应链金融外部环境建设中最重要的条件。
(3)以构建健全法制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夯实供应链金融生态法制环境。
优化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重要任务,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法制化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供应链金融法制建设,维护好、发展好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并不断拓展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
第一,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消除法律之间的冲突,构建完整而系统的供应链金融法律体系,夯实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法律基础。
第二, 维护法律权威,建立健全法制化的激励和惩戒机制。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法律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企业市场竞争机制,创造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要努力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崇高社会风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金融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使法律的观念与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4)以构建公平的营商环境为落脚点,促进供应链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构建公平营商环境的关键是,减少不当的行政干预,为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化建设提供重要外部保证。
第一,依法行政是法制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信用,杜绝不应有的行政干预是实现法制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公平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供应链金融良好环境的重要体现。
第二,各级政府应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改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各级政府应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加强信用行为规范建设。政府是社会责任的主体,是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的主要责任者。通过健全政府工作的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对企业的各项社会服务水平,将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产业来扶持,正确处理好全社会范围内各方面利益的关系,杜绝破坏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
第四,形成各负其责、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的工作管理体系,从制度、体制和机制等根本的问题,为改善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5)以发展好供应链金融市场主体为根本点,积极改善供应链金融内在生态环境。
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企业是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主体。这个主体发达与否、健康与否关系着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这是个根本问题。
第一,供应链金融生态环境是居于市场经济的背景和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市场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土壤和水源,不断滋养着供应链金融的成长。同时,只有健康、持续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资金进入供应链,提高社会资金的流通速度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积极引导和鼓励制定适合供应链金融发展特点的差别性信贷政策,刺激供应链金融的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金融信贷市场的供给能力。培育并不断发展专业化的供应链金融专业机构,明确供应链金融信贷投入的最低比例;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市场,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拓宽中小企业筹资渠道;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企业不但重视信誉的价值,并不断推进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改善;不断增加社会融投资渠道,提高企业理财能力,满足企业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轶莘.大数据时代下的统计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2] 何娟,冯耕中.物流金融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5)
[3] 李金龙,宋作玲,李勇昭,等.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4).
[4] 郝建彤.基于物流产业集群的融资平台建设及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1(4).
[5] 陈影.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