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际交流背景下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实践

2018-09-10袁福胡丽玲赵丹丹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教学实践

袁福 胡丽玲 赵丹丹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在应对一带一路、亚投行之类的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中已经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些经验给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深入适应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些操作范式,相关院校在教学领域应继续实施教学改革与调整。我国相关院校应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学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当前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中不适应国际交流挑战的环节,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在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领域中进行有效的调整,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关键词:国际交流;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15-03

Abstrac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made effective teaching exploration in the for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such a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Asian Investment Bank, and accumulated certain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These experiences provide some operational paradigms to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adapt to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Relevant institutions in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s and adjustment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and to combin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academic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nd conscientiously sum up the parts in the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at are not suitable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s. Effective adjustments also should be performed in areas such as syllabus, training programs,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methods so as to cultivate research-oriented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for graduates; teaching practice

隨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的深入进行,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高等教育在应对一带一路、亚投行之类的新形式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中已经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这些经验给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深入适应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些操作范式,相关院校在教学领域应继续实施教学改革与调整。具体到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中,这门课程是国际交流教学链条上最为前沿的一环,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国际交流的成果,故此,我国相关院校应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学界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成功经验,认真总结当前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中不适应国际交流挑战的环节,积极实施教学改革,在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等领域中进行有效的调整,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研究型人才。

一、国际交流对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的时代要求

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不仅是经济交流,还包括文化交流,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交流形式,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以平等、互惠互利、追求共赢为目的,故此,我国教育学界也应该加强对这种国际交流形式的研究,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应增加与国际交流相关的教学内容。

(一)我国研究生的专业外语应具备国际交流思维

根据以往的教学任务与教学大纲,我国高等教育阶段中,研究生的专业外语主要侧重于专业外语知识的讲授,让研究生具备一定的外语读写译说等能力,可以运用外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运用外语进行文献查阅、专著阅读、期刊写作等能力,主要培养的是运用外语知识的学术能力。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深入,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应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让每位研究生加大对国际交流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国际交流思维。故此,我国研究生应对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有着清醒的认识,相关院校对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中,应着重突出这方面的内容,加大研究生新型国际交流思维能力的培养,用恰当的外语语言正确地表达出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理念,让研究生成为践行新型国际交流理念的行动者与实施者,让大国外交走向世界。

(二)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环节应有所调整

众所周知,我国非语言类专业的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大纲,一直参考的是1992年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尽管期间相关院校对这份指导性文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变动幅度不够大,仍然需要进行积极的调整。我国研究生外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完成公共外语课程的基础上,顺利通过4、6级之后,完成30学时的理论授课课时,然后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就完成了专业外语的理论课时任务,而且,通常专业外语都安排在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侧重于专业学科知识和相应的外文文献查阅方法、外文论文写作格式、外文文献引用格式等。这种教学任务是按照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来制定的,要求研究生具备相应的外语运用能力,借助于外语进行学术研究,查阅文献,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尝试写作外文论文等。随着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深入进行,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应加大改革力度,在第三、第四学期连续开设专业外语,教学内容上除了讲授专业外语知识之外,还应对研究生加大外国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国情等内容的讲授力度,让研究生对国外的情况了解于心,在无形之中增强国际交流能力;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条件允许的院校,可以组织研究生到跨国公司、外贸企业、外交机构等场合进行认知实习,院校为研究生提供模拟国际交流的场合,让研究生能与外宾、谈判代表、驻华使馆或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锻炼国际交流能力。

(三)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应积极改革考核方式

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考核方式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考核办法,教师用一张试卷来进行教学效果考核,用试卷的成绩来反映出学习效果,实际上,一张试卷很难反映出研究生对专业外语的真实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国际交流背景下,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过程中,研究生除了加大对专业领域的外语知识的学习力度之外,还应具备相应的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课程考核过程中也应加大对国际交流能力的考核,对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测评。故此,我国相关高校应在研究生专业外语的考核方式进行积极改革,除了传统的卷面笔试之外,还应加大综合测评力度,进行口语、文献查阅、国外文化知识考核、交流能力、外文论文写作等环节的考核,通过考核方式改革来培养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为我国各界培养出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专业型、研究型人才,让他们成为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行动者与执行者。

二、国际交流背景中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对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折射出了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与国际交流要求不相符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存在的,有些则是最新出现的,都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学界、相关高校进行认真解决。

(一)专业外语教材的限制

我国相关院校中,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离不开相应的专业教材,课程重在讲授专业外语知识,帮助研究生群体加大对国外同一领域的学术情况、发展现状、科研进展情况的认知力度,扩大研究生群体的知识视野,培养具有国际化思维的研究型人才。我国相关出版社制定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材时,原则上都是本着这种教学任务来编写的,但是,目前出版学界所推出的研究生专业外语教材五花八门,高校和教师很难选择到合适的教材,当前比较典型的研究生专业外语教材,通识性的内容所占比重过大,专业性的内容所占比重稍显不足,很难达到专业认知与专业引导的教学目的。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已经拓展到全球各地,中国思维、中国模式、中国制造、中国速度已经推广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客观形势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尤其是研究生教学领域,加大对这种新形式国际交流的研究力度,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大与新形式国际交流相关的内容。在教材出版领域,尤其是在研究生专业外语教材的编订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研究生专业外语教材涉及与新形式国际交流的内容,这就不利于我国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也不符合国际交流战略背景的需要,也不利于国际交流思维的培养。

(二)研究生指导教师群体对新形式国际交流的研究力度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研究生群体的学习与成长,都有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群体来完成,研究生指导教师负责所带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术道路的指引、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科研课题的参与等等。相对而言,我国相关高校研究生指导教师群体,都是饱学之士,都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都在这一行业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他们的学术能力是研究生继续成长的榜样,也是研究生群体的研究方向。但是,学术有专攻,学术能力强不一定意味着样样皆通,时代在发展,知识体系的更新力度也超乎出了想象,教学与科研虽有一致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专业外语的教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精通研究生专业外语知识的教师力量相对不足,这门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外语使用能力,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具有应有性、实用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特征,双语教学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与外语使用能力融为一体的能力,这种类型的教师队伍数量相对不足,这也是我国相关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难题。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之后,研究生专业外语授课教师又增加了一项新的研究内容,需要加大对这种新形式国际交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游刃有余,帮助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思维。故此,每位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师应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力度,指导研究生使用外语,使之成为推广新形式国际交流的媒介、桥梁与纽带。

(三)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国际化倾向不足

中国模式、中国制造走上世界,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深入进行,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健康有序推进,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开展各项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只能由高等院校来完成,故此,时代赋予了我国高校神圣的时代使命。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顶端,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直接检验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进行,社会各界急需对这种新形式国际交流有着深入专业认知的优秀人才,然而,我国一些院校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不利于我国研究生国际交流思维的培养,只有实施开放性教学、国际化教学,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只有经过国际化环境的实践,他们才能产生国际交流思维。

三、国际交流视角下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实践的改进措施

我国政府主导的新形式国际交流,将会给全世界带来相应的福祉,也会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新形式国际交流蕴含着无限商机,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院校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尤其是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国际交流对人才需求所呈现的新趋势,做好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加大教学大纲的调整力度

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对相关高校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院校加大开放办学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教学战略,实施国际化合作办学。针对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由于原有的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式国际交流的现实需求,所以各个高校根据本校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大纲势在必行。由于研究生本身外语水平的不同,以及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不同一,所以无法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是在具体的指导思想方面,尤其是在加大开放教学力度、实施国际化办学、加大国际化合作力度、培养研究生的国际交流思维等环节中,还是可以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现实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学校对研究生专业外语的要求仅仅是会用外语去翻译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个要求实在太低。在应对新形势国际交流的人才培养需求上,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能够用外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学术交流,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而且应该培养学生查找外文文献、撰写国际会议论文和用外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利用使用外语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特征,成为推动这种新形式国际交流的实施者,这样的研究生外语教学大纲才算合格。

(二)制定出包含新形式国际交流内容的专业外语教材

对于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来说,高质量的教材是专业外语教学的保证。在实践中,各高校多由任课教师自主选用教材。有的学校选择自编教材,有的学校采用别的学校已经编好的教材。有的任课教师则从互联网或者某个书籍中选取一部分材料作为教材。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原则选取教材,教材最好选用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的外文原版教材。我国出版社可以加大与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力度,尽早编写出包含新形式国际交流内容的专业外语教材,作为相关院校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的参考教材,让每一教师、每一位研究生都对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有着正确的认知、科学的理解;同时,我国相关出版社还可以跟国外的语言学家、知名学者进行出版合作,请他们用本国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主要特征,把国外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对这一问题的表述、论著、分析统一收集起来,也编写到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材中去,这样的教材更有说服力,表达方式也更准确,有助于我国研究生国际交流思维的培养。

(三)加大教学过程的改革力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要知行统一。我们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我国研究生国际交流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教学实践。在开始阶段,我国研究生应具备在网上查阅书籍、查找资料的能力,然后学习基础的外语写作方法;最后,最关键的是,研究生外语的授课教师和研究生齐心协力,培养国际交流思维,这种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之外,让研究生发挥主导型作用,还应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加大改革力度,具备条件的院校,鼓励研究生走进使领馆、驻华使节机构、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机构、外交机构等场合,让研究生群体领会到我国政府主导的国际交流的神圣意义与伟大使命,自豪感由衷产生,每个人都会产生推广国际交流的使命感。

总之,我国政府主导的新形式国际交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研究生专业外语的教学实践中,相关院校都应加大改革与调整力度,教学任务中加大与新形式国际交流相关的内容,加大研究生群体国际交流思维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艾永乐,李瑞.研究生专业外语教学实践探索与体会[J].外语教学研究,2009(7):217-218.

[2]邹红菲,马建章.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07-108.

[3]翟象俊.选材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编写521世纪大学英语一點体会[J].国外外语教学,2001(3):56.

[4]胡翠月,单清丛.“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J].高教学刊,2018(13):4-6.

[5]任文林.浅析建构主义理论下研究生英语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17(04):128-129.

[6]彭斌,沈希忠,张玉梅,等.研究生课程全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高教学刊,2018(08):113-115+118.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教学实践
AStudy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WillingnesstoCommunicateandtheInfluentialFactorsinsidetheClassroom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广西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现状分析及发展途径探究
商代时期有着怎样的“国际交流”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