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建设思维模式与方法探索

2018-09-10杨晓辉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台化系统化课程建设

杨晓辉

摘 要:课程建设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是形成特色办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因此不少学校在这方面都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与统一的管理规范,课程建设中存在着思路混亂等问题,如何走出当前困境和思维模式是关键。文章从系统化思维、体制化思维、激励化思维和平台化思维四个方面给予了课程建设思维模式的探讨,并基于这这些思维模式给出了一个基本的课程建设框架。

关键词:课程建设;系统化;动力模型;体制化;平台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8)02-99-05

从广义方面来讲,课程建设是指形成和决定课程质量的各种条件和内涵建设[1],如教学理论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从狭义方面来讲,课程建设是指以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该体系中的具体课程的建设[2]。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教学的本质需求,从功效的角度看,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可以说目前所有高校中都有与学科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体制,各高校都清楚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多都在课程建设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投入。但从达成课程建设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视角看,成效却并不能很令人满意。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建设工作涉及面广,课程建设过程的各环节之间缺乏成熟的全局过程控制机制,课程建设过程的联动性差、使得课程建设的总体效能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其二是课程建设本身往往受到现实各种条件的制约,容易形成课程建设的瓶颈,从而造成课程建设难有大的起色。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从实际出发,从全局战略的高度给出思想指导,系统分析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要从全局的视角进行规划,同时也要解决课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而充分挖掘现有和潜在的资源,并合理运用这些资源,开发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使课程建设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良性发展之中。本文从思维模式入手,提出系统化思维、体制化思维、激励化思维和平台化思维,从认识论角度探析课程建设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课程建设一个基本框架方案。

一、目前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

1.课程建设缺乏成熟、统一的模型化方法

课程建设的模型是人们依据研究的特定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结构、功能、属性、关系、过程等本质特征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课程建设模型就是旨在促进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描述课程建设系统诸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和过程的一种思维形式。有了这一模型,就能够充分认识课程建设的逻辑,才能真正指导高校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遗憾的是,这样的模型研究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尚未探索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高校课程建设指导模型,因此,高校课程建设缺乏应有的整体控制能力,使得课程建设时断时续且在不同学科之间发展极不平衡,采取的措施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虽然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从高校课程建设的体系化、常规化成熟度角度看,并没有取得另人满意的成果[3]。

2.课程建设中主体角色划分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职能机构主要设于教务处与院系。教务处主要负责对课程建设实施规划与管理,负责课程建设总体目标制定与投入预算,组织实施课程建设项目评审、过程跟踪与评价;而院系则主要负责实施具体的课程建设工作,是课程建设的主体,院系针对办学目标定位,将课程建设的任务下达到系及教研室。但部分高校在院系、教研室、课程组、教师中的课程建设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并不十分明确。有些高校系内教研室的设立甚至都不是十分科学,有的学校教研室内甚至根本就不设立课程组,更谈不上分工明确的完成课程建设任务。有些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没有严格的民主机制和程序机制,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课程建设的成果更多的体现在教师能在教学上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或个别课程建设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课程建设任务得不到科学的组织与分配,学科建设团队常常成为课程建设的承担者与实施者,造成课程建设职责混乱的局面,不能从根本上形成课程建设的制度体系,这便决定了课程建设的随意性以及体制不健全性,从而造成了课程建设常常脱离实际的教学需要,使得课程建设事倍功半。

3.课程建设的长效支撑环境明显不足

高校课程建设长效支撑环境应包括:有效的激励环境、科学的体制环境和良好的操作环境。首先,课程建设的激励环境不得力,目前的课程建设激励方式主要是项目资助。多数高校课程建设的实施常常是以项目申报并获审批后进行的,对于审批通过及完成的项目给予政策性资金资助与职称评定等待遇上的倾斜。这种项目形式的课程建设鼓励办法的政策性目标落在了点上,而没有落在面上,使得整体的课程建设缺乏应有的激励,造成课程建设发展的不平衡、甚至造成抓小放大,给课程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其二,正如1.2所论述的课程建设主体职责不清,从而无法形成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体制,造成课程建设工作难于落实。第三,课程建设缺乏成熟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与开发平台。没有这一平台就使得课程建设工作本身失去了高效的可操作环境,课程建设工作举步维艰,课程建设资源也很难积累起来,课程建设工作的运作、管理、维护、跟踪、评价没有一个一体化的高效平台。

二、课程建设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课程建设观念不明确

实际上,课程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往往都需要大力的投入,并且收效不一定能立竿见影,有时是收效甚微甚至是失败,因此有些学校对课程建设并不是十分积极主动,只是把课程建设当作学校办学的一个门面,在面临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时,做做表面文章。这主要反映了一些高校只注重眼前,而没有从长期、系统、艰巨、战略性的角度去认识和落实课程建设工作。

2.课程建设规划不科学

在实践中课程建设常以个别化的项目形式进行,没有一个全局化的科学思维模式作为指导,部分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建设在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地位, 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缺乏准确的定位, 对课程建设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缺乏深入的思考、整体的研究与具体的部署[4,5]。

3.课程建设投入不均衡

在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中在课程建设方面往往有较好的投入,而对于一些条件一般的学校则相对不足,或投入没有持续性。此外,学校在市场化以后,学校的生存面临着多方面的的竞争,学校需要在多方面投入,这使得有些高校只注重規模,而在投入产出不是十分显著的课程建设上投入不足,这也制约了课程建设应有的发展。

三、课程建设的新思维

课程建设之所以没有太大的进展,其核心问题是缺乏科学的课程建设思想,没有从课程建设的内在驱动进行深入思考,片面的从概念模型思考问题,没有理顺课程建设的真实路径与应有的相关制度体系,造成课程建设困难重重,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课程建设要有稳步的进展,必须在思想理论方面必须重塑,为此提出以下方面新思维:

1.建立课程建设的动力模型思维

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其发生、发展的真实机理。以往的课程建设研究只落于概念层面,而缺乏从系统化的全方位高度去探讨和研究其起因及其演进逻辑。这里所说的系统化,是指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体现在其复杂性、动力性、非线性等几个特征。这里的关键是其动力来自哪里,其运行如何驱动、其系统要素包括哪些,如何构造。为此,给出如图1所示的课程建设系统动力模型。

课程建设系统的发动机是教学需求与教学供给之间的矛盾。课程建设信息平台是其运行的驱动传动装置。教师、学生与各类管理人员是这一平台上的终端,这些终端由来自教学系统内部的驱动和外在的激励而工作。在这一系统运行过程中,信息化平台集成智能教学过程管理模型,将教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根据教学的基本原理,将其转化成课程建设上可操作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这形成了课程建设的内在驱动,从而指导教学基层的实际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学需求与供给这一矛盾是课程建设的动力,这种动力通过智能化的教学平台转化为课程建设全局方案,被确认的课程建设方案依据教学理论将其演化为课程建设上的具体任务与要求,这一课程建设的实施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整个教学机体的各终端执行单元在内部驱动与外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整体联动,最终达到矛盾化解的目标。该动力模型反映了课程建设的自底向上驱动方式,而不是以往的课程建设主观化色彩深厚的自顶向下驱动方式 。课程建设本身自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实现了课程建设的自觉性与联动性,能更好地为教学过程服务。

2.确立课程建设的体制化思维

体制是一个系统存在的方式,是系统运作的前提。因此,课程建设体制若不健全,就难以实现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q。课程建设的体制应是明确而相对稳定的,它围绕课程构建,而不是围绕组织架构构建。一旦创设了一门课程,其相应的课程建设架构便应形成,这一架构是一种层次组织架构模式,如图2所示。

课程建设源于学校的办学定位与院系的办学特色。由学校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实施,通常由院或系承担。系是专业建设与教学的基本单位,专业课程体系由系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的课程建设则由课程组负责,课程组研究具体课程的课程教学理论与开发相应教学资源,系与课程组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学校课程管理机构则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蓝图,并对课程建设实施必须的管理与指导。只有这一课程建设体制确立并长期稳定发挥有效作用,才能保证课程建设可持续,稳步有效地进行下去。

3.改革课程建设的激励化思维

目前,课程建设的激励化措施主要是把课程建设转化为课程建设项目,对能获批的课程建设项目给予资金的资助,以及团队成员在评聘高级职称时的政策倾斜。这种机制的问题在于,对于没有获批课程建设项目的课程就缺乏应有的激励,长期以来会使得课程建设极不平衡且缺乏持久性。因此,将面向点的激励转向面向面的激励,即将项目方式的激励转变为课程建设业绩考核方式的激励更具有操作性与持久性。针对课程建设业绩考核,应引入新的课程建设评估体系与标准,这样才能将激励落实到实处,并具有长效机制。

4.创设课程建设的平台化思维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教学理论与教学资源积累与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创建大量的教学理论与资源文档、对它们进行编辑,存储、查询、交流、展示等各种操作,没有一个课程建设支持平台,这些工作将举步维艰。并且,基于信息化课程建设平台可引入智能化的教学决策机制,从而能为课程建设提供更好、更快的合理化建议与服务。此外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开发平台,可以为教学资源的快速开发与积累创造更便利的条件,尤其教学设计平台的实施,必能为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普遍而高效应用创造广阔的前景。这些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课程建设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各高校应创设课程建设的平台化思维,以便创造更好的课程建设可操作环境。

四、系统化课程建设框架

1.课程建设出发点——系统化、持久化

课程建设常常是处于各种约束条件之下的,其成效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课程建设不做通盘系统化的考虑是很难达成预期的目的。此外,课程建设也是在教学规律不断挖掘的过程中实现的,这就要求课程建设是一个持久推进的过程[7]。

课程建设的系统化需实现课程建设模型化,只有模型化才能从全局的视角、挖掘其本质要素及其关系,从而实现课程建设控制的精细化和有效性。因此课程建设的模型化是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要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化手段构建这一模型,进而指导课程建设的有效进行。课程建设的持久化需要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应是面向所有学科专业课程的,而不仅仅是某个单项课程建设项目,这是实现全面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一机制需要将课程建设模型转化为现实可操作形式,如课程建设的业绩考核机制等。

2.课程建设实施-理论创新与工程化并举

课程建设在模型化、机制化的基础上实施课程建设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教学理论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积累等方面。除教学理论创新外,其它方面均可利用工程化方法实施,以保证课程建设工作的可控与高效。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是在已有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新方法探索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创新理论能更好的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教育教学内涵。

所谓工程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综合利用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等)和各种技术手段,自觉地改造客觀世界,建构一定的人工世界的活动及其实践成果[8]。工程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工程是有原理的。任何一个工程的实施都有其自然科学原理的根据,是一定的科学理论的体现;(2)工程有特定目标,注重过程、注重效益;(3)工程是通过建造实现的。任何工程都是采用特定工序、工艺、工期来完成的;(4)工程是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工程的实施要与当前的环境相衔接或相融,不应产生副作用;(5)工程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集成和优化的。课程建设大部分任务的完成显然具备上述特征,如:课程内容更新是基于学科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的,并以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的方式进行更新;课程内容更新的目的就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教学目标为目的;教学内容更新显然有其过程并注重效率的;课程内容更新显然也是通过建造完成的;教学内容更新显然不应对培养目标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教学内容更新都是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去寻求优化进行的。因此,部分课程建设任务工程化是完全可行的,课程建设工程化能带来风险管控、过程可控、标准作业、质量可控、规范管理等集约化的好处,为保证课程建设任务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教育技术在打造精品课方面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为课程建设工程化开辟了道路。精品课工程是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手段所打造的课程建设实践。它涉及合理确定课程组与负责人,加强高水平师资建设,切实做好课程建设规划,运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认真建设课程网站,构建网络教学和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挖掘课程特色及优势,形成课程建设综合保障体系。它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课程、教学决策、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的重大举措,不仅推动着我国高校信息时代课程与教学新模式的创建,而且将推动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发展,导致高校教学科研与教学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体系之数字化改造。它是按工程化的方法打造的教育优质产品,是经受得起质量标准检验可推广的教学实践。精品课工程已成为高校实现课程建设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1]胡效亚,贡福海.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0(3):47-50.

[2]张微,黄伟九,曾英等.教学型高校课程建设的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7):168-170.

[3]孙新波,査慧.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62-165.

[4]雷炜.高校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 (1):103-106.

[5]刘霞,戴双翔. 当前我国课程建设的困境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790-793.

[6]李英杰,张萍,吴秉会等. 本科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72-174.

[7]徐继存. 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论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6-141.

[8]李永胜. 现代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哲学思考[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9.

猜你喜欢

平台化系统化课程建设
系统化心理护理在生长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陪产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平台化”过程中的SWOT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平台化建设浅议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