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9-10韩思蒂

中国商论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韩思蒂

摘 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走向深入,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作用显著。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国有企业内部设立的,由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专门机构。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管理活动、经营方案、工作人员执行情况等的监督评价,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企业内部结构。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b)-129-02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活动。审计人员通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现状给予客观评价,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服务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的审计,确保企业在合法经营的情况下,对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真实性、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资产方面,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核实其实物实存数量及质量是否与账面相符;负债及权益方面,财务收支审计利用函证的方法对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进行核对。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管理者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工作,它对管理者在任职期间的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财务经济责任,其他责任则作为辅助性评价标准存在。内控制度审计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的审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使内部审计发挥更好的作用,而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客观有效的评价可以促使国有企业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更好的经营决策。

2 目前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计划制定不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计划只针对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制定,对于未来将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过少,导致审计工作过程中面对突发状况手足无措,无法及时更新审计计划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仍然放在事后监督,而事前以及事中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不多见,这就体现了审计计划缺乏前瞻性;大部分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内部审计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对定量和定性的结合运用不充分,导致对风险的评估存在一定的不足。

2.2 对内部审计结果建议应用不充分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内部审计的審计工作侧重于事后监督,主要在经济活动发生后对已经发生的事项进行审计,着重查找问题和追究责任,企业领导往往更加重视审计决定的落实,忽视了审计建议的采纳;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的分子公司或事业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充分,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领域只有自己了解其业务情况,认为审计工作人员的建议并不可取,最终都导致审计建议的应用情况不充分。

2.3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是进行审计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独立于企业其他管理机构,只对经营管理行为作出客观评价。我国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在各单位、各部门中的地位,同时对隶属关系也未作出要求,这使得国有制造业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机构中处于尴尬的局面。内审工作人员在名义上虽然理论上应当只对董事会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审计工作涉及到各个组织部门的利益链条,内审工作人员的行为活动必然受到外界的各种压力。同时内审工作人员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导致工作结果不够客观完整甚至存在失真情况。由于企业对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有些内审工作人员并非专职审计工作,导致存在一些审计工作者身兼多职,在从事审计工作的同时还兼有其他工作。

2.4 审计质量较低

在实际工作中,专职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内部审计要求,对公司经营管理很难提出建设性意见。在会计工作中,以往的手工记账被计算机记账所替代,储存介质由纸质账本进步为计算机与纸质储存的结合运用。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的方法仍然保持落后的状态,一些经济活动的流程监控不到位,不能与计算机同步,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内部审计面临了更多的财务数据,内审工作人员要从如此多的财务数据中分析找出有用的审计线索也成为一大难题。

3 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产生原因

3.1 对内部审计目标认识不充分

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管理活动以及经营策略的审查评价,出具客观可靠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法,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审计目标要得到较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就必须依法履行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职能的理解并不全面,认为审计就是查账,仅仅对财会信息质量作出监督检查,突出“监督”职能,往往忽视了内部审计服务与评价的职能。另外,受到固有观念的影响,内审负责人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往往依赖于规章制度以及上级意见,而管理层更加关心经济活动发生之后的结果,而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不够重视,导致审计计划更加偏重事后监督。

3.2 对审计成果运用的重视程度较低

内部审计人员往往认为审计决定的下达就意味着审计工作的结束,至于审计建议是否得以运用根本不予重视。除内审人员外,多数国有电机制造企业尚未建立有关制度表明审计建议必须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去,尚未意识到审计建议的重要作用,使得审计成果的重要性更低。

3.3 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要以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为基础。独立性原则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是区别于企业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重要标志。目前,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人员少,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是由纪检部门、财会部门等临时组织。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质量的客观性、公正性、效率性也无法达到。

3.4 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国有企业,由于行业的限制因素,导致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无法吸引大量优秀人才,高学历人才往往由于国有企业薪资待遇较低而选择其他企业就职。另外,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继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其专业素质不高的主要因素。

4 解决内部审计问题的对策

4.1 明确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

内部审计的目标主要包括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当前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面对的风险日益严峻,企业要充分认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4.2 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就必须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赋予内审工作人员纠错权和处罚权,使內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及时纠错并能予以处置。在这样的前提下,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必然得到大幅的提升。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应当实行激励制度,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积极鼓励内审工作人员做到工作创新,对于提出有效工作方法的内审人员予以奖励。

4.3 鼓励内审工作人员自我提升

企业内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仅依靠公司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自我学习与发展。企业应鼓励内审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注册会计师、国际内部审计师及特许公认会计师等可以提高审计知识与技能的专业考试,从而增长见识,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国有控股电机制造企业应当结合当下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制度的优点与长处,及时解决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发挥职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在计划制定方面,审计负责人可以依据多种方法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审计计划。在对审计结果应用方面,要促使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同时提高审计结果质量。同时,通过职业后续教育、内部奖惩机制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焕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3).

[2] 赵光宏,杜迎新.试论发展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内部审计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