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深刻内涵
2018-09-10鲁碧华
鲁碧华
[摘要]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概括和科学总结,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是“两个飞跃”思想的酝酿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是它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其的成熟阶段。“两个飞跃”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与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并且,它仍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正确发展道路。“两个飞跃”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第一个飞跃”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问题,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和依据;“第二个飞跃”解决的是由小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在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今天仍给我们予极大的启示。
[关键词]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化集约化;“两个飞跃”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2-0099-0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高度重视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而且始终思考并关注着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在深刻总结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积极探索寻找我国农业改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在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今天仍给我们予极大的启示和借鉴。
一、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发展历程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初他对农业问题的思考开始,到90年代初“两个飞跃”思想的最终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60年代初:“两个飞跃”思想的酝酿阶段
1958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在全国农村迅速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脱离了我国农村现实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使我国农业粮食产量骤减,人们生活极端困苦。1961年,安徽、广西、湖南等地农民自发地实行了“责任到田”“包产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对这似乎“倒退”的做法,当时中央内部存在意见分歧。因此,1962年7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对于分田到户要认真研究一下,群众要求,总有道理。不要一口否定,不要在否定的前提下去搞。过渡时期要多种多样。现在是退的时期,退够才能前进。总之,实事求是,不要千篇一律。”邓小平在对农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冷静而大胆思考后,肯定了这一做法。7月7日,他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有些包产到户的,要使他们合法化。”“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在这里,邓小平强调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多种多样,符合群众意愿,不要千篇一律。同时,他还把巩固集体经济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指明了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为“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当时“包产到户”的主张在党内受到错误批判而被压了下去。由于农业生产关系得不到改善,致使农业生产在以后长时间里发展缓慢。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两个飞跃”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村民冒着杀头坐牢的風险秘密搞起了“大包干”,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产品分配实行“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就彻底突破了人民公社旧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明显增产。但在当时,党内对包产到户和大包干存在着不同认识,在社会上也引发了争议,给农民造成很大压力。对此,邓小平多次发表讲话,对农民的首创精神明确地给予肯定和支持。同时,针对有的同志担心搞“包产到户”会影响集体经济,邓小平明确回答:“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这里,邓小平初步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的基本框架。但是,开始推广包产到户时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怀疑观望,有些省徘徊犹疑。因此,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1980年10月,中央全国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通过的座谈会纪要,肯定了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同时指出,根据群众意愿,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1982年中央1号文件充分肯定了农村建立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1983年中央1号文件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决定对“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政社分设”。1984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农村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这三个中央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全国迅速推广。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生产自主权增强,人民公社失去农村政治、经济管理的职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废除人民公社,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10月12日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社建乡,人民公社退出历史舞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较好地调整了农村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创造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奇迹。1978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超常规增长,粮食总产量持续大幅上升,与1978年相比,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218.5%,达到2815.6亿元;粮食总产量增加1亿多吨,增长133. 6%,达到4073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21.8元,增长266%,达到355. 33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标志着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的实现,为农业发展进入“第二个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个飞跃”思想的成熟阶段
通过改革,我国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生产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显著改善,短短几年广大农村实现了“第一个飞跃”。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业生产不景气,发展迟缓,农业年均增长率下跌至4.1%,粮食生产出现了“一年停滞,三年徘徊”的被动局面。粮食年总产量在4亿吨左右徘徊,农民的收入增长减缓甚至停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降至2%~3%,1989年至1991年年均增长仅为1.2%,其中1989年为-1. 6%,与1990年两年合计仅增1元钱;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比例再次拉大,恢复到改革前的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增长缓慢制约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问题,邓小平站在战略的高度,从长远发展的要求上,1990年3月3日,在同江泽民、杨尚昆、李鹏等谈话时提出了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第一次明确了“两个飞跃”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992年7月邓小平又重申了农业两个飞跃问题。他说:“从长远的观点看,科学技术发展了,管理能力增強了,又会产生一个飞跃。”“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有的地区农民已经提出集约化问题了,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有的要超过村的界线,甚至超过区的界线。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就是过一百年二百年,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他认为,这是“大思想”。至此就形成了完整的“两个飞跃”思想,标志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的成熟。“两个飞跃”思想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概括和科学总结,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一、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两个飞跃”的思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阐明了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飞跃”思想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正确发展道路。
(一)“第一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第一,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当时我国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经营方式上的单一,管理上的高度集中,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主义,生产关系上的超越等问题,脱离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忽略了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违背了农民的意愿,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一个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从经济体制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与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符合的。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看,地少人多,生产工具简单,大部分地区仍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和畜力,生产分散,产品附加值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有了很大的自主性和决策的灵活性,农民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发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实现生产发展,多劳多得,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的创造性和生产积极性。同时,这种政策上的转换,农民可以自由安排劳动力和剩余时间,使过去农村中闲置的劳动力去参与其他产业的价值创造,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要废除集体经济、改变其社会主义性质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废除人民公社原来那一套不合理的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是一种公有私营的土地制度。坚持集体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和肯定,包产到户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责任制的一种形式,没有剥削,没有违背集体所有的原则,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体现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搞资本主义。”1980年中央75号文件中强调,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个体农户的家庭经营“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组织规模不等、经营方式不同的集体经济”,是“一种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中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快速改善。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造小规模经营分散的传统农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农业体制自身所固有的弊端以及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日益凸显出来。
第一,社会化大生产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之间的矛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分散封闭的,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它仍然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只能容纳较低的生产力,在向现代规模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遭遇到很大的困难,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制约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与家庭经营的矛盾。现代化农业就是科技农业,而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不仅吸纳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十分有限,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而且由于土地被零碎分割,很难实施和推广机械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科技,这会阻碍科技兴农战略的具体实施。
第三,社会大市场与小农户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济实力弱,势单力薄,无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分散的个体农户很难准确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也难以科学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个体农户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第四,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户经营出现日趋兼业化的问题。与工业品价格相比较,农业产品价格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当非农业收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时,农业在许多农户家庭中降为副业,土地经营日益兼业化,不少农户或实行粗放耕作或抛荒土地。这不仅影响土地的高效利用,也是对稀缺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
随着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障碍。面对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究竟应当如何继续调整与变革农村中的生产关系,解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问题,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第二个飞跃”思想。
(二)“第二个飞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集体经济,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正确发展道路
第一,农业发展的动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实行科学种田。农业机械化体现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和劳动力就业结构。首先必須有较高的机械化水平,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可见,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核心和实质是靠科学、靠尖端科技解决农业问题。人力资源丰富而土地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的国情,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振兴,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种田来确保土地的高效利用、农业潜力的发挥和发展的后劲。
第二,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1983年8月,邓小平指出:“要注意大搞多种经营。要多发展林业、林果业、渔业、加工业,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农业的发展需要实行多种经营,而多种经营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多种经营发展了,并随之而来成立了各种专业组或专业队,从而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也将使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而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农业生产要实现飞跃,必须从传统模式的小农生产中跳出来,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走生产社会化的道路。专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是中国农业的出路,更适合中国现实的状况。
第三,实现“第二个飞跃”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市化。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使纯生产型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农民非农化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即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邓小平很早就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总不能老把农民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有什么希望。”这就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指明了方向。农民非农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前提条件。农村城市化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现代化经济转变的必由之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要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农民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的成果。
第四,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为了解决当时日益突出的家庭生产同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邓小平提出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的主张。他明确指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否则,“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有解决好土地、劳动力、科学技术三个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合理流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使用,这是我国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从广大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出发,必须把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使他们有效地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发展集体经济,不能损害农户利益,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要有创新思维,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的飞跃发展。
第五,“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渐进过程。邓小平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向“第二个飞跃”过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是他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出的科学决策,指明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个“度”取决于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社会化使用程度。如果有些地方条件确实成熟,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社会化使用程度高,农民自愿要求搞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就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支持,不要阻拦,不要勉强,要加强指导,正确引导,创造条件,不能急躁冒进,不要搞运动,不要搞“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循序渐进,切忌人为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飞跃”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问题,是“第二个飞跃”的必要基础和依据;“第二个飞跃”解决的是由小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是“第一个飞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联系,共同推动农业的持续发展。“两个飞跃”思想科学地指明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着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探索股份合作如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企业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实现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