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2018-09-10杨耀源
杨耀源
摘要:“因海而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走过了十余年的非凡历程,目前正迎来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笔者认为,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南向通道”将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泛北部湾区域交通网络发展;二是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三是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升级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引擎;四是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民心相通”的纽带。
关键词: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479(2018)02-0017-05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以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为宗旨,以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发展的国际性论坛。自2006年首次提出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构想以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走过了十余年的非凡历程。十余年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共赢,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各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次区域性合作的重要品牌。
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面临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契机
2018年,正值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进入第10届、“一带一路”建设进入第5年之际,如何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在新时期的战略地位和实际应用、赋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新的内涵、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当前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正迎来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期。
首先,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是目前中国与相关周边国家唯一的长期探索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平台。早在2006年举行的首届环北部灣经济合作论坛就开始探索“央地协同,区域协调,内外联通”的海陆统筹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服务于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海陆统筹,进而扩展为服务“一带一路”的海陆统筹,这构成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优化陆海统筹发展的先决条件。
其次,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泛北部湾区域各国山水相连、陆海相望,陆路上可以“一廊串七方”,海路上可以实现“一湾连七国”,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天然的合作伙伴和紧密的友好邻邦,这构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
再次,2018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入第15个年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需要提质升级将赋予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次区域合作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外在动力。历史上,中国与东盟国家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2003年,中国率先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从此以后,中国与东盟合作呈现积极向上的势头,尤其是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持续保持强劲态势。从2010年至今,中国一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14年开始,东盟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17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5148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额累计已达146.04亿美元。除了紧密的经济合作之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还拓展
到其他领域,包括教育、文化、旅游和农业等。新形势下,中国视东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东盟各国的积极响应。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东南亚地区的实施,推动中国与东盟不断提质升级、打造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新突破口,这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
第四,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会对以中美两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的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并且会为中国深化对东盟的投资带来机遇。这是因为部分中国企业将为了规避高关税而转向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这将有利于在地理上离中国较近的东南亚国家。在东南亚,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大幅增加。例如,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取得马来西亚大型汽车企业宝腾约半数股权,显示其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意愿I
在上述大背景下,作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次区域合作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在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凸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进一步优化海陆统筹发展新模式,朝着打造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而中国与新加坡共建“南向通道”将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发挥“助推器”的作用。
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根据中国官方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下简称“南向通道”)的定义,在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以中国重庆为运营中心,以中国的广西、贵州和甘肃等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区,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辐射南亚、中东和澳洲等区域;向北与中欧(渝新欧、兰州号)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甘肃省的主要物流节点,连通中亚、南亚和欧洲等地区,通过国际合作打造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通道。这一定义涵盖了4层内容:一是“南向通道”属于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第3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相契合。二是该通道建设的中国参与主体是重庆、甘肃、贵州和广西等西部4省区市。除重庆处于通道建设的运营中心地位、扮演协调各方的角色之外,广西凭借其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独特区位优势,也将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三是建设“南向通道”的目的是打造一条内连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外连东南亚和中亚的南北大通道,实现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机衔接。四是“南向通道”是一条内通中国南北、外接东盟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它具有开放性、辐射性以及联动性的特点。以上所述“南向通道”所涵盖的4个层次的内容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海陆统筹发展新模式、打造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理念相契合,“南向通道”将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
(一)激发广西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资源潜能,完善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自身运力不足,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的交通网络发展
“南向通道”建设将“渝桂新”通道与“渝新欧”通道相衔接,极大地便利了陆海通行,为加速中国西北与西南,以及中亚、南亚与东南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要素的流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南向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通道本身的建设,而且还离不开大量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交通建设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南向通道”建设也将带动围绕广西为中心的泛北部湾区域的交通建设,加快泛北部湾交通区域网络化发展的步伐。《廣西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广西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的阶段目标,即“2018年年底前,着重打造贯通南北的海铁联运国际贸易物流主干线,巩固提升连通中南半岛的跨境运输线,开行北部湾一重庆班列和北部湾港一香港班轮3个天天班”;“到2020年年底前,南向通道沿线铁路、公路、海港、口岸、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初步形成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线,公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跨境铁路运输等一主多线的多式联运体系。”从中可以看到,《工作方案》强化了泛北部湾区域内的交通联系。
(二)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助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指出,社会分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财富资本积累的必要手段,但社会分工取决于商品交换的市场范围,市场范围又取决于交通手段的发达程度因此,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和网络成为社会分工的基础,也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泛北部湾区域内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南向通道”的陆海枢纽位置,这样“南向通道”对泛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学界热议的“通道经济”就是对通道经济意义的形象说明。通道经济本身产生的经济收入,比如公路、铁路和海路的通行费用就是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收益。“南向通道”属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必将刺激投资,带动工程建设、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终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显著增加。
“南向通道”的建设将会克服泛北部湾区域内部的地理因素对人员、货物信息等各方面流通的约束,在泛北部湾区域内实现更为直接和迅速的对外开放通道,加快人员、商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交流的速度,这对于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将起到“推进器”的作用。泛北部湾区域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既有被联合国列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新加坡,也有在近年来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均GDP刚刚跻身世界中等低收入国家行列的越南。在这一区域内,除了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和中国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均GDP水平较高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中等低收入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并不强。这样“南向通道”对于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中南半岛的跨境运输线若能连通,将极大地便利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的经贸往来,这对越南来说意义更加深远。通过开行北部湾港到中国重庆、北部湾港到新加坡、北部湾港到中国香港班轮这3个“天天班”,重庆的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品就能够畅通无阻地经由广西中转到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广西的生鲜蔬菜、水果、中药材、矿产和劳动力等也能到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世界自由贸易港”的中国香港的人才、技术、信息和金融等方面的资源也能够自由地实现与广西和中国西部地区的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促进泛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发展。此外,“南向通道”的建设将会显著提高泛北部湾区域的交通效率,由此也直接导致了以物流成本为代表的包括人员、物资等各种要素流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并进一步导致燃料、原材料等能源要素成本的显著降低,从而大大节约能源。
由于具有辐射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南向通道”的建成将会打破泛北部湾区域内的某些国家和某些地区之间的固有联系,它就像一条纽带一样,将沿线的泛北部湾区域国家和地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线、一大片。此前,泛北部湾区域内的沟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南向通道”的建成将会把原来各自独立、互相分隔的行政区域串联成为联系更为紧密的“经济区”,这样泛北部湾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因为“南向通道”建设而大大加快步伐。“南向通道”将成为贯穿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大动脉,通过打造海铁联运主干线,形成稳定、快捷、低成本、规模化、进出平衡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两大经济体板块的一条重要国际大通道,它可以通过海洋与东盟9国相连,也可以通过陆地与7个国家相连,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中国一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成为加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开放与开发的“双通道”,缓解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压力。同时,由于“南向通道”的运费更低、时间更短、服务更好,同时在某种情况下,它的安全风险更低,因此,它拥有着在未来成为加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主通道”潜力。
通常来说,重要交通干线的两侧会形成新的产业带或经济带,这是当今各国区域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例如,美国太平洋沿岸长达千余千米的城市带和日本新干线新兴产业带等均是依托交通干线迅速发展起来的。由于“南向通道”是对接中国重庆、贵州并经广西出海、出边直至连通新加坡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那么这一区域的发展也会符合这一规律。也就是说,“南向通道”贯穿的泛北部湾区域将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将经济走廊的交通建设与沿线产业群结合起来,实现“南向通道”在泛北部湾区域内的经济辐射扩散功能,促使更多资本转向价格与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地区,为该区域内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从而使得这些地区能够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实现经济腾飞。
与此同时,泛北部湾区域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胜地众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以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其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人数的支柱产业。“南向通道”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泛北部湾区域各国和地区的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迎来“新的春天”。
(三)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升级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引擎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在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实现陆海统筹发展,实现中国国内外融通发展的模式。实现这一转型升级的目标需要广西立足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中央赋予的定位,打造泛北部湾海陆贸易大通道中心,实现泛北部湾区域的陆海一体、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建设恰恰可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南向通道”建设需要涉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和物资等多方面、多个环节,需要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否则是无法顺利完成一项如此艰巨宏大的工程的。对于广西来说,“南向通道”的建设是广西经济再次起飞的一次重大机遇,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广西需要举全区之力支持“南向通道”建设,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同时也需要广西在中国4省区市的协同中扮演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这样,“南向通道”在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后的运营管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广西的鼎力投入和国家的大力支持的同时,反过来又将促进广西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快速发展,最终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次,“南向通道”建设在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一体化、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的政治合作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南向通道”的建设涉及泛北部湾区域的越南和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在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合作各方的协商和交流,才可能确定出让各方受益最大化的合理方案,这样就可以以推动经济合作为契机,加强和促进泛北部湾区域有关国家的政治合作。
最后,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历来看,地区一体化正在成为21世纪的一个新潮流。海上通道建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又将有力地推动政治一体化的实现。例如,英国与法国海底隧道的建成就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政治意义的大事。当时,英国、法国和比利时3国提出通过建立海底隧道来推动国家經济发展,从而构建一个经济发达的“欧洲特区”。1991年12月,英国、法国和比利时3国与其他隶属欧洲共同体的国家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共同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将欧洲共同体正式改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经济方面开始向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纵深方向发展。正因为这一原因,英国与法国的海底隧道被称为“欧洲隧道”,被看作是促进欧洲政治一体化的一条“彩色的纽带”。同样,“南向通道”建设也赋予构建中国—东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大好机遇。“南向通道”一旦建成,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建设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稳定推进提供良好的契机,而中国与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又将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和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基于此,“南向通道”建设将使泛北部湾经济区域成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将进一步放大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提升其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地位。
(四)成为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民心相通”的纽带
“民心相通”是夯实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民心基础,是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升级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枢纽区和“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的重要前提,也是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志性平台的方向和目的。泛北部湾区域涉及多个东盟国家,中国要发展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与友谊,必须要夯实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土壤,加深与这些国家人民的交往和感情。“南向通道”的建设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条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掘金之道”,也不仅仅是一条价格低廉、便捷贸易的“快捷之道”,还是一条人文交流的“民通”之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交流能够增进中国与泛北部湾区域内东盟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南向通道”建设,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各国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各国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例如,“南向通道”建设带动了泛北部湾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活动,通过旅游活动可以汇集人气,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推动彼此间的文化教育交流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因海而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若实现既能激发“陆”的活力,连片推进、联动发展,又能释放“海”的潜力,联湾共舞、合作共赢的陆海统筹模式,打造“一带一路”海陆统筹核心区,就需要“识时务,通机变”,充分认识“南向通道”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转型升级产生的重大意义,因势利导,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在新时代的战略地位和实际应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