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用法律和道德来保障食品安全
2018-09-10赵子涵
赵子涵
摘要:近年来,网上曝光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使社会上人心惶惶,更有人戏称“中国的食品界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化学扫盲”。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我们充分利用道德舆论来制约生产销售者的不法行为。
关键词:道德;法律;食品安全
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如英国“疯牛病”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僵尸肉事件等,这使得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愈发严峻,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熱门话题。
一、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源
国家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还较为滞后,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由国家、地方、行业、企业等不同的食品行业标准构成的食品标准体系,但我国的食品标准,无论是从食品安全实际需要看,还是相对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而言,都还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我国的食品检测水平还比较低、检测设备还不够先进、各部门间权责不够分明等。
企业方面。部分企业缺乏诚信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食品企业生产加工假冒伪劣甚至有毒有害食品,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个人方面。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薄弱。遇到侵权问题,有的消费者忍气吞声,小事认栽,大事悲哀;有的人虽心有不满,但不懂得如何依法维权,甚至采用以恶制恶的暴力维权方式。
二、德法并举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完善法律。国家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不让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比如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食品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等,使食品安全更有保证。
道德约束。在食品安全方面,道德比法律的约束范围要大得多,可以借此弥补法律标准的缺失。比如可通过公众舆论、道德约束,促使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遵守诚信经营的要求,合法经营。媒体也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非法企业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形成人人遵守道德规范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首先,对遵纪守法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正面的宣传引导,对不良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大肆批评报道,让生产者心存畏惧,不敢铤而走险。其次,对管理者进行宣传,让管理者重视自身的责任,加强监督和管理。最后,对消费者进行宣传,让消费者科学地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危害性,让群众远离有害食品。
总之,笔者认为,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法律和道德双管齐下。道德可以起到预防作用,而法律可以起到严惩的作用,只有将两者合理利用,形成合力,才能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