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8-09-10程建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需求导向税收创新

程建平

【摘 要】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式,也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有效途径。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运用结合起来,将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关乎国家税务与经济发展,更应该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不断进行创新。

【关键词】需求导向;税收;创新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267-02

高校的人才培养对于社会需求的关注比较少,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学生的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在需求导向下进行人才的培养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助力。

1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概念

需求导向就是以社会需求为标准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快速地熟悉某一领域的工作,并能够快速地在某一领域任职。从教育意义上来说,这与现实主义教育的观念是十分符合的。现实主义的教育观念在中外教育家的思想中都有体现,这也说明现实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实际上就是需求导向型教育。教育为了生活服务,为了社会需求服务,这样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多的是能力上的。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就是要根据我国经济税务中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搭建平台,将理论学习、技能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及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进行各种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税收工作还承担着调节社会经济、进行社会经济监管的职能。在一定意义上,税收工作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为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我国在不断进行经济体系的改革,税收工作作为经济体系改革中的重要方面,其工作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税收体系不断进行改革,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不断调整,根据税收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税收专业人才进行知识和技能上的完善。

2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提供高素质综合税务人才,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我国在国际经济中占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国际化的经济形势,我国的税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税收新形势,税收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各种类型企业、国家税收机构、税收代理机构对税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都不仅仅停留在税务知识应用方面,更多的是对国家税务政策的解读。单一的只具有知识或技能的人才都不符合税务工作发展的需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税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技能及政策解读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很快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税收机构及各种代理机构、商务公司的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得到满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撑,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为建立高效的经济模式提供后备支撑。

2.2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合,促进人才间的交流对接

大学生对社会的真实情况不了解,真正走入社会时,面对社会的压力无法适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很优秀,但却难以就业的主要问题。在当下的税务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还是学校的理论教育,实践锻炼机会还是比较少。学历不等于能力,学习成绩优秀的不代表能力就强,大学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学历转化为能力。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務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加强学生与社会间的联系,为税务专业人才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将在校园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升税务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税务部门提供更多、更实用的人才。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学校与社会间的联系,学校的人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用工单位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才,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为校企间联合搭建平台,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对接。

2.3 促进税收专业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高校大部分都属于综合性大学,但是在综合性大学中也有一定的优势学科,不同的大学对于自身的优势学科都会有特别的关注。所谓优势学科就是本学科的就业率及从该学科毕业的成功人士比较多。就业率高的学科在社会上都称为热门学科,会有更多的人才向这个学科靠拢,能够更加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税收专业的就业率,有助于税收专业成为热门学科,能够为税收专业带来更多的优质生源及更多的国家基金支持,为税收专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及财力方面的支撑,有利于税收专业的长期发展。

3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3.1 税收专业理论创新

税收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关系我国经济的发展,税收专业人才在学习中要追求先进的理论,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税收方面的工作。税收理论知识涉及范围特别广泛,并且税收工作关系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可以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先进的税收知识理论是要立足于全球来进行考虑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投资空间比较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瞄准中国市场,希望能在广大的市场中分到一杯羹。面对外来公司,我们需要征收一定的赋税,这个赋税征收的标准及征收的范围就属于税收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又属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很多外来的企业来自资本主义国家,面对这样的税收征收差异,外来公司会存在一定的疑问或者不满。为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又需要引进外来公司,需要制定出能够符合经济全球化需求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制定就是税收专业的理论创新,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进行理论的创新,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税收的实际操作工作。税收专业理论创新要立足于全球,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研究税收政策及标准,不能将税收理论局限在所谓的教材中,要根据实际经济状况不断改进税收理论,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新的理论。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对某一种经济事件进行专门的研究,并给予一定的引导,让学生的研究能够顺利进行。或许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成功,或者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得到比较科学的理论,但是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对不同的经济形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够有比较先进的认识。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收专业的理论创新,能够为税收专业提供更多的更加贴合我国实际的税收政策,为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科学的思路,能够有效地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科学理论水平。

3.2 需求导向下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创新

3.2.1 为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需要税收方面的专业人才,要保证税收事业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为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平台,保证税收专业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在需求导向下为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就是要加强校企间的联合,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校企联合模式在国外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方式,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后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快速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于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够使学生的能力更加突出。我国的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要学习这种校企联合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3.2.2 将社会需求与职业规划结合起来

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就业,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职业规划是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各大高校都会开设一定的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区别,对以后的职业有一定的规划。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就业率,需要将税收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及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在社会需求下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提升职业规划的科学性,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有更多的信心与勇气,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经济形势也越来越复杂,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进行。面对这样的形势,在需求导向下进行税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件迫切的任务。为使税收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实际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在稅收理论方面及税收工作实际操作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不断提升税收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谭艳平,沈宏.需求导向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7):94-95.

[2]谷彦芳,李林,曹佩琪.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38-40,58.

[3]杨杨.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本科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6):161-16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需求导向税收创新
美国在线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需求导向分析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税收(二)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税收(四)
税收(三)
上半年个税同比增长15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