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高校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2018-09-10延丽霞

高教学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模式

延丽霞

摘 要:文章首先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入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翻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文章提出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并从生态翻译学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多样统一的角度分析混合式翻译教学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设计了混合式翻译教学的具体实施模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高校翻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2-0098-03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major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from four aspects: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etting, textbook sele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hybrid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l is a beneficial attemp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hybrid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correlation, dynamic balance and diversified unification of ecological translation. Finall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odel of hybrid translation teach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words: ecological translation; college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l

生態翻译学是由胡庚申在2009年提出的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是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翻译学中,因为翻译生态和自然生态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类似和同构。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综观描述的跨学科研究,是翻译学与生态学交叉联姻的产物。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中最重要的选择/适应,整体性原理运用于翻译中。基于生态学的翻译研究强调“整体/综合”思想,其整体观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结构的整体性研究。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纳入到一个宽泛的翻译生态环境当中,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和研究翻译活动。

一、当前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看,当前我国的高校翻译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培养目标

翻译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有翻译需求的企业实体等。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说,当前的高校外语翻译教学未将有翻译需求的企业实体纳入到翻译生态系统中来,脱离了翻译生态。在设置培养目标时,应该将有翻译需求的实体纳入到翻译生态环境中来,考虑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

当前的翻译教学大多侧重翻译理论、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培养。这种课程设置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讲,忽视了翻译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交际。译者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实现两种语言的有效转换。单纯地侧重翻译理论、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翻译教学模式是培养合格译者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能满足社会对合格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教材选择

当前的翻译教学在教材选择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 传统翻译专业的教材以文学性文章的翻译教学为主,较少涉及专业领域,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社会需求,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材更新速度较慢,翻译教材的部分内容相对陈旧,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四)教学方式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练习-教师点评为主,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的教授,教师的讲解占据整个教学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学习过程封闭;教学内容和进度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少灵活性和实用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学生被动接受,然后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运用到翻译练习中。在这种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少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不能真正理解所学习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这违背了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中心”的翻译观,因为翻译教学活动中的翻译学习者理应属于译者范畴,而目前的翻译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生态群落主体意识模糊。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整体/综合观,翻译教学是个庞大的生态系统。翻译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这个庞大生态系统中的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翻译教学活动这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翻译教学这个有机整体。因此,以上提到的问题若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翻译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混合式翻译教学

混合式翻译教学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把信息技术和翻译教学相结合,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是解决我国高校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混合式翻译教学概述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终端不断更新,多媒体辅助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但这种教学环境主要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组成,教师主要讲授翻译理论、传授翻译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翻译实践活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网络教学的特点是形式灵活,突破了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教学生态环境延伸到了网络上,教师、学生、网络资源、网络工具等构成了更为宽泛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常设仿真的翻译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但是,网络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都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只有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教学的新趋势。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互相补充,实现了教学生态环境的多样统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最早是由何克抗教授于2004 年在其《从 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一文中就提出的。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形式上看,混合式翻译教学是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翻译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有机结合。混合式翻译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翻译技巧-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点评学生译文”的翻译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和网络手段进行课堂外的线上学习,将翻译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

(二)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混合式翻译教学的必要性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是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以生态学的整体观为方法论而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综观研究是翻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生态翻译学注重整体关联、讲求动态平衡、倡导多样统一。

整体关联:翻译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翻译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必须落实到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上。从生态翻译学的整体关联性来看,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工程,涉及到语言基础的夯实,翻译理论的把握,翻译技巧的使用,翻译辅助技术的运用和翻译实践的参与。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必须要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实现信息技术和翻译教学的融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社交工具、交流平台、慕课等网络资源,并指导和组织学生掌握和使用这些线上资源已经成为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式翻译教学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产物。

动态平衡: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教学活动中各个生态因子(教师、教授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之间、翻译教学活动各生态因子与其外部生态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教學的实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堂下,从传统的校园教学环境延伸到了线上教学环境。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授课对象的特点等安排线上和线下教学,形成动态平衡的翻译教学环境。

多样统一:多样性体现的是事物的个性,而统一性强调的是事物的共性。具体到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多样性指的是翻译教学应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但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这是共性。线下和线上教学互相补充,实现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多样统一。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生态翻译学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多样统一的角度看混合式翻译教学有其必要性,也是我国当前高校翻译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在本部分,笔者针对上文提到的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方式四个方面探讨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探讨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因为它是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依据。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包含众多的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翻译生态系统。社会需求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翻译教学模式各个阶段的设计都要为这一目标服务,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最终目的。

社会需要的翻译人才需具备:汉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基础知识;中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基本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较强的信息获取和使用能力等。

(二)优化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课程设置是教学模式实施的框架,任何教学模式的实施都要在一定的预设框架内进行。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是由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决定的,翻译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翻译理论、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培养,翻译能力=语言基础+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翻译实践+翻译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融合)的运用。

1. 语言基础:虽然翻译并不是纯粹的语言交换,但是,扎实的母语和目的语语言基础是实现两种语言有效转换,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2. 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翻译理论的学习就是为两种语言实现有效转换提供理论指导;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法、修辞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进行翻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作为指导。3. 翻译实践:翻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一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翻译实践,仅仅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与外界环境和知识结构进行互动,进而获取翻译经验,发展翻译能力。4. 翻译技术:在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顺应时代潮流,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关联性。生态翻译学强调整体观,所有的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及整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从而使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翻译教学中,单纯地侧重语言知识、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地学习是不够的。要想从整体上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翻译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综合考虑,设置全面合理的课程。

(三)丰富教材选择

教材的选择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是教学模式得以实施的一种载体,教材的选择会影响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大大加强,社会实务性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选择翻译教材时,应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考虑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的变化,选择符合社会需求的翻译教材。

然而,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选取网上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看,这是对翻译教学外部生态环境变换的一种选择和适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翻译教材的内容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变化。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信息社会里,网络资源过于丰富,良莠不齐。过于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和云端资源要求教师进行仔细的甄别,选择适合学生的翻译材料。教师要把好教材选择这一关,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师选取和甄别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是混合式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体现。这个环节要求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能有效甄别网上过于丰富的资源。

(四)改革教学方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最为典型的特点是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工具等网络资源,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延伸。

1. 教师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课本内容,教师还应利用网络广泛收集资料和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为翻译教学实践积累素材。教师应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寻相关资料和信息,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需整合收集的资料,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项目设计。课堂上,教师利用所收集到的信息,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翻译教学。课堂教学由单纯的教师讲授-翻译练习-翻译讲解变为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從练习转移到实践,教师成为翻译项目的管理者。课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和参考材料,布置学习任务。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也可通过建立QQ、微信群等方式在群内进行集体讨论。另外,教师还需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相关课外学习资料,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资源,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2. 学生学习方式。在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参与到翻译学习过程中。学生需在课前认真完成教师通过网络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教师发布到网络上的课前学习材料需要认真学习,为课上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翻译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学习效果和项目进展展示。对于各小组的项目成果的评价应采用本组自评,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最终做出综合性评价。课后,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上课所学习内容的相关课件和资料,并获取课后学习任务。对于课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和平台向老师寻求帮助或进行集体讨论。

四、结束语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翻译教学中都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选材过时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和刻板等问题。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网络移动终端日益普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翻译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译教学模式。混合式翻译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高校翻译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舒晓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上海翻译,2014(2):75-95.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模式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