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共同体视域下环境类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原则探析
2018-09-10曾子焉马强
曾子焉 马强
摘 要:从学生培养“需求侧”出发,探析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共同体人才培养内核,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通过深度解析实践共同体内涵及外延,结合环保类专业特色,深入挖掘四位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价值、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探索环境类专业学生高质量培养原则。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原则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0-0008-03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emand side" of student trai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core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community talents combined with industry, study and research to build a high-quality talent training model. Article analyzes through the depth resolution practic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combined wit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four in one" combin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from the culture value,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with high quality environmental principles.
Keywords: community of practice;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principle
“實践共同体”为探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有非常高的理论价值,在这一理论框架内讨论高等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界对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探索,也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共同体,如较为普遍的课堂、师资、校地(企)、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教学共同体、依托新媒体信息网络构建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共同体,教师信息共同体等。但由于这些都主要从实践主体角度出发探讨,对于教学实践共同体实际操作层面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就结合我校环境类专业实际,探索打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原则。
一、实践共同体内涵概述
共同体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关于人类在实践交往中形成的城邦、国家问题的思考。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第一次对普鲁士国家这一国家共同体进行了反思。在之后的许多著作中,马克思也大量使用了“共同体”的表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虚假的共同体”。①
“实践共同体”概念最早由莱夫和温格(Jean Lave & Etienne Wenger)1991年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用于分析学徒制这一非正式学习模式。他指出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分享共同关注的问题或对同一话题抱有热情的人群。他们通过在一个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互动,深化了该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这些人并不一定每天在一起工作,但他们因为发现了他们之间互动的价值而聚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共同话题上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并形成一个拥有共同的知识、实践和方法的团体。”也就是共同体有多个个体组成,其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成员都有着共同的任务、相关的实践资源以及共同认可的常识,追求同一个事业。
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一直有“海内存知己”“天下大同”等共同体思想。学者赵健对“实践共同体”基本特点的描述 包括:第一,任务、目标清晰,其成员为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走到一起。第二,成员志同道合,有共同愿景。第三,异质性,即成员的经验背景不一。第四,边界相对模糊,打破了原有组织的约束,且可跨边界。第五,开放、而非封闭。第六,具有再生产的能力,有新知识的产生。第七,是动态的,随实践主题的变化,可以重组。②
本文探讨的实践共同体指由特定人群组成,成员之间既有同质性,即共同的目标、价值观、相关知识背景,也有异质性,经验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不同、需求不同,成员为完成共同的事业所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二、环境类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环境类专业指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对相关课程进一步学习,培养具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相关技能为目的的特定专业。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环境类专业就由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这样一种“四轮两翼”组成。环境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上也有其特殊性,包括环保意识的培养就与普通高校学生不一样,其次在于教育教学内容有其特殊性,再有就是环境类教学实践模式也有其特殊性。
(一)专业环保意识要求高,但专业化意识不强
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在环保意识的培养上要更加的全面宏观,首先,对环保政策把握更加全面。需要对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学习。其次,对环保理念贯彻更加深刻。再次,对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认识更精准,对环保类技术的掌握更加专业,更加要了解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动态,将环境保护纳入到自身为之终身奋斗的使命当中,换句话说,就是为推进环保事业产业化专业化做准备。
环境类专业学生,其环保意识应该更加强烈,但实际上,许多环境类学生在意识培养方面存在分裂状态。一方面专业特性要求他们在专业层面更加重视绿色生态,但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绿色环保理念并没有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也很少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这一理念,乱扔垃圾和浪费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教学内容丰富,但仍难满足学生知识需求
以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环境类专业包括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环境科学等。学生学习内容除了数学、化学等公共课程之外,还包括一系列专业课程。如生态学核心课程为普通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规划学、生态工程设计与制图、生态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环境工程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制图;资源环境科学核心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分析等。学生对专业技能要求更加强烈,但由于教学计划设置,用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时间会更多,导致专业迷茫,不知道自己专业究竟在学什么,不知道未来可以从事何种行业,所学知识在飞速发展的产业上有些单薄。
(三)实践模式完善,但操作层面难以贯通
环境类专业属于实操性极强的专业类别,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实践模式:第一,本科生导师制为主的“师——生”互动模式。本科生通过选择专业老师为自己的导师,提早进入实验室。第二,依托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建立的“生——生”互动模式。通过各类创新创业项目,与高年级同学组成项目团队,开展项目研发。第三,通过企业实习建立“生——企”互动实践模式。高年级同学会有更多的企业实习机会,这既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又让同学们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第四,通过“三下乡”等志愿活动建立的“生——社团”实践模式。通过暑期参加“三下乡”活动、“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等志愿活动,对乡村环境情况开展调查,并且开展一定的治理工作,直接将所学知识回馈社会,强化他们的环保精神。
多种实践模式,在环节上有时候存在重复,在具体效率上稍显不足。由于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在各类实践上,导致实践活动难出精品,实践效果不佳,理论知识又较为薄弱。
三、打造“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共同体
教学实践共同体,首先在于教学参与主体的多远性与统一性,其次在于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与渐进性,我们结合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际,从实践过程出发,按照教育目标的循序渐进性以及教学过程的连贯性,构建“环保启蒙教育-环保类竞赛促专业技能提升-企业和专家团队帮扶-投身环保社会实践”四位一體实践育人体,既考虑到社会、企业、学生在人才培养上的“需求侧”,又优化多方育人的“供给侧”,在实际操作层面完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共同体。
(一)供给侧与需求侧结合,优化教育目标
在教学实践共同体的背景下,社会、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目标上有共同的需求与目标,也有自身的特定诉求。
环境类专业同学在专业学习上的首要需求就是希望能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其中,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能力,使得其在毕业之后,能够凭借自身专业能力求得并适应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往更高学历继续深造的机会,根据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就业调查显示,87.31%的毕业生毕业之后都是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而在就业过程中,28.16%的毕业生认为在找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相关工作经验,这就表示,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学生对课外实践机会的需要越来越大。
企业招聘过程中,对于相关技术类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也非常高,希望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在入职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手新工作,以减少其培训时间与成本。同时,为减少人才的流动性,保持企业的一个平稳运营,企业也希望毕业生对企业文化、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度,对行业发展的看法与企业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作为由理学、工学学生所构成的环境类专业,高校在招收研究生的过程中,对专业的知识背景与科研能力相当看重,更希望能够招收到专业对口,学习过该专业相关课程并且在本科期间就从事过相关实验,具有实验室经历,具备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
(二)培育过程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逐步构建“环保启蒙教育-环保类竞赛促专业技能提升-企业和专家团队帮扶-投身环保社会实践”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体,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首先,环保启蒙教育贯穿于学院专业信仰教育的始终,包括环保意识的树立,专业认知的深入以及环保精神的培育。在新生开学之初,就开展专业介绍,邀请各专业学术带头人对新生开展专业介绍,并安排新生参观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此外,通过由同专业高年级同学组成的助理班主任、朋辈辅导员,在课外与新生进行专业交流,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其次,在新生入学初重点开展环保启蒙教育。在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便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环保类竞赛促专业技能提升上。在学院范围内开展生态沙盘竞赛,支持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高校各级别的环保竞赛,诸如“节水青春行”全国高校节水主题创意方案、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碳索杯”低碳知识竞赛、全国首届土壤技能竞赛等等。同时,在学院设立“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确立导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专业学习、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共同体中的作用价值。最后,与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机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与深圳笆田公司合作,设立“笆田班”,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学生具备环保意识、环保知识以及一定的实践积累之后,将环保责任内化为自身使命,通过各类公益环保活动,回报社会。诸如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和“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
四、实践共同体视阈下产学研培养原则
本文所探讨的共同体,是指由多个主体所构成,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配合协作,使得行动效果最大化的特定群体。环境类专业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学生共同努力下形成的“环保启蒙教育-环保类竞赛促专业技能提升-企业和专家团队帮扶-投身环保社会实践”四位一体实践育人体。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主体有着共性的一面,也有着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方配合,实现培养效果最大化。
(一)价值观传递协调一致
实践共同体由多个个体组成,其成员往往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都有着共同的任务、相关的实践资源以及共同认可的常识,追求同一个事业。教育的特殊性质,要求共同体在目标、兴趣上保持一致性之外,还必须要保证价值观传递上的一致性。高校、企业、社会甚至家庭,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往往会传递不同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有些是一致的,但有些可能是相左甚至对立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混乱,对学生有一定的误导性,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专业认同是非常不利的,这不仅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更会误导学生未来的努力方向以及面对各种问题的判断。
因此,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价值观傳递的一致性应该是要保持一致的。既要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要与社会主流观念以及道德评价一致,同时,还要体现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实践共同体中对多方在培养全过程上进行不断的协调沟通,寻求彼此之间的共同性与平衡点。环保启蒙教育贯穿于学院专业信仰教育始终,包括环保意识的树立,专业认知的深入以及环保精神的培育。
(二)培养内容互为补充
“环保启蒙教育-环保类竞赛促专业技能提升-企业和专家团队帮扶-投身环保社会实践”四位一体实践共同体的建立其目的就在于在培养内容上承前启后,相互贯通,构成了一条较为顺畅的人才培养途径。每一模块的培养都有其侧重的一面,也有其薄弱的一面,因此,需要这四个模块在教育内容上发挥自身优势,还要对其他几个方面进行补充,来弥补彼此的不足,优化教育效果。这需要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就要注意对教育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实施主体之间进行沟通,并且,将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承接给下一个环节的实施主体,保证下一个环节的主体能结合之前的教育效果,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补充上一环节没有完成的内容,同时,将实施情况对上一环节的主体进行反馈,形成动态合作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计划。这当中,需要克服时间、空间上存在的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托新媒体,建立网上的项目跟进,方便各主体能够实现及时的信息共享。完善评教制度,实施跟进培养对象需求变化。
(三)实践模式相互配合
从大一一入学的启蒙教育,到环保类竞赛再到企业专家团队的帮扶,最后将自身学习每一个环节都结合教育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进行,层层递进,不断提升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化技能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价值认同,不断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学习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最新环保政策动态以及行业发展情况。
推进“四位一体”实践共同体,不仅需要价值传递、教育内容上的一致性与互补性,更需要实践模式上的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补齐学生各方面的短板,更好满足学生实践发展需要,以调整“供给侧”满足“需求侧”。
注释:
①刘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发展的新境界[J].学习时报,2018,1(3).
②王利敏.实践共同体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6(1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29.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56.
[4]彭伟强,陈海娜,谢淑英.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92.
[5]邵阳.创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理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40.
[6]顾峥,钟伟娜.浅谈“四位一体”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7(0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