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广西政务外网建设管理研究

2018-09-10钟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研究

钟贞

【摘 要】当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手段。现阶段,广西电子政务外网需要借助“互联网+”理念和思维,探索“互联网+”政务外网发展新思路,全面支撑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外网;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184-03

1 广西政务外网体系概述

广西政务外网是广西电子政务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条件下政府提供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密切群众联系,加强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桥梁,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网络支撑服务。

1.1 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保障能力有效增强

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已建成自治区连接14个设区市、113个县(市、区)的广域骨干网,实现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网络的纵向联网。自治区级横向网络实现了南宁市城区的基本覆盖,市一级横向网络全覆盖,县一级横向网络覆盖率达到80%。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政务云平台建设进展迅猛,自治区及南宁、柳州、桂林、钦州、来宾等市已建成政务云平台并投入使用。总体来看,自治区和市级“1+N”政务云平台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在为各部门提供云计算、数据存储、数据灾备和应用发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承载业务应用持续增加,集约化成效逐步显现

广西政务外网业务应用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在承载部门应用和纵横联动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承载国家和自治区层面业务应用总数超过300项。其中,包括一大批跨部门、跨层级的全区性典型的跨部门应用,有效带动了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广西政务外网数字证书用户总数达1.3万,安全邮箱用户达1.5万。

1.3 制度规范逐步完善,运维管理有效加强

建立了广西电子政务外网联席会议制度,成为协调解决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建设了基于GIS技术光纤管线网络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对南宁城域光纤网资源的图形化、智能化管理;成立了广西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研究与服务中心,从组织机构上保障政务外网安全运行;建立了绩效考评和业务工作检查两项长效管理机制。

1.4 业务培训有效加强

广西政务外网每年邀请国内信息网络安全领域方面的相关专家分别对全区政务外网系统、政务外网业务应用单位开展外网运维安全培训和外网应用安全培训。同时,派出政务外网系统的专家前往各市、县及各业务应用单位开展专题业务培训。“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提升了政务外网运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广西政务外网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广西各地政务外网运维管理单位来自不同部门,职能各异,尚未形成全区自上而下统一的管理模式。各相关职能部门间协调推进外网规划、审批、建设、运维等环节的机制尚未建立,多头管理问题较为普遍,导致资源难以共享、应用难以深化、过程难以衔接[1]。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政务外网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横向网络建设有待完善。广西县级横向网络未能全面建成,县级部门单位接入比例低,造成政务外网建设和应用成效逐级减弱。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部门对政务外网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推进具体工作方面不够积极主动,缺乏有效方法,推进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三是外网应用集约化程度不高。尽管在政务外网上部署的业务应用呈快速增加态势,但总体数量还相对较少,严重制约政务外网整体效益的发挥。主要原因是部分市、县级政务外网横向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造成一些全区性的纵向应用无法部署。一些政务部门对政务外网还不够了解,对依托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心存顾虑,影响了政务外网应用的进一步拓展。此外,当前部门业务专网仍然存在,而且数量很多,电子政务分散建设、信息孤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效益的发挥,也极大地制约了跨地區、跨部门、扩层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开展。四是运维保障工作还不够扎实。从监测数据来看,有些地区对政务外网运行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个别县级节点仍然存在经常停电、停电不报备的现象,造成节点网络不畅,影响业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部分市、县政务外网还没有统一互联网络出口,对网络接入和使用缺乏规范管理,给全网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 广西政务外网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据强国的发展战略,从深化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放管服”改革的全局出发,围绕网络整合、信息共享、数据开放、应用协同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做出了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同时强调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促进电子政务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集约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趋势[2]。在此背景下,政务外网统建共用、协同共享和互联互通的作用日益凸显,“十三五”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规划强调要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加快外网基础网络建设和政务系统的清理整合,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重大应用部署到政务外网,真正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业务的协同办理,有力支撑电子政务服务行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政务部门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已成为政务外网发展的主要目标[3]。“十三五”时期,广西电子政务将面临多重发展机遇和挑战。从国家层面看,这几年国家密集发布了10多个涉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宏观政策,围绕网络建设、大数据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电子政务发展理念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顶层规划更加清晰,政策要求更加严格,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各项工作逐步深化。从自治区层面看,广西政务外网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力量有效加强,建立了政务外网联席会议制度。从广西政务外网支撑能力看,政务外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各部门业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部门更加重视电子政务深化应用,也要求政务外网发挥更重要作用,这也意味着广西政务外网肩负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4 政务外网建设发展思路

4.1 深入理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电子政务工作重点任务

将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工作同广西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政务外网对政府履职的支撑能力,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4],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人民群众,在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领域,加快推进各类应用部署,才能更好地展示和发挥政务外网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4.2 深刻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未来网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政务外网领域的应用,比如云计算中心、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等[5],为网络建成后的推广应用和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4.3 全力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服务

政务外网面向的都是政务部门用户,除了提供基础的网络接入、应用部署、统一互联网出口、安全邮箱等服务外,还需提供公共应用、数据交换、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政务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性服务,以提升政务外网的综合服务能力,而这些服务内容需要我们超前谋划、提前布局。

4.4 必须强调“安全与便捷并重”的网络发展理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拓展了电子政务应用[6]。政务外网要顺应新形势,积极推广政务外网统一互联网出口、移动安全接入等业务,加速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基础网络安全可控地融合,以支撑更多的政务应用和数据开放到互联网中,实现对社会和公众的有序开放,不断扩大政务外网的发展优势。

5 广西政务外网建设管理发展重点

广西政务外网工作要紧密围绕“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政务信息化重点任务,以打造广西综合性集约绿色高效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为目标,以有效支撑广西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核心,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为抓手,加快政务外网网络完善和配套设施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推动政务外网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在全区的科学布局,为广西电子政务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全方位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7]。

5.1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资源布局

“要想富,先修路”,政务外网的基础设施正如信息高速公路,只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完善各级政务外网网络,全面完成各政务部门局域网的整体接入和使用统一互联网络出口,才能有效发挥政务外网的集约效应。同时,统筹规划广西各级政务云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自治区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及其灾备中心建设,加强自治區、市两级电子政务云平台的统筹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能力。

5.2 提高基础设施资源集约利用效率

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部门专网和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外网和云计算平台迁移工作,实现各部门所需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动态高效利用和按需灵活配置。建立迁移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完善迁移业务流程,加强技术储备,为全区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展业务协同奠定基础。同时,要继续扩大各级政务部门对政务外网统一互联网络出口、安全政务邮箱、存储灾备、云平台等资源的利用,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建设运维成本,发挥政务外网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的规模化效应。

5.3 开展大数据应用,增强对重大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撑能力

围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加强与各部门在数据开放共享工作领域的沟通协调,协助有关部门实施部门大数据平台建设,有效推进全区政务大数据应用,持续深化广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8]。同时,要深入把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组织协调和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务外网系统对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的支撑能力。

5.4 强化运维保障工作,提高建设运维管理水平

安全永远在路上,未来政务外网的发展需要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断改进技术手段,持续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要着力保障政务外网节点机房环境,建立可靠完善的供配电设施,加强对政务外网机房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不因停电、运维等原因造成网络中断事故的发生。要进一步加强本级政务外网人才技术队伍建设,继续创新培训模式,广泛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培养和组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技术运维团队,形成对本地政务外网建设运维工作的强大支撑。要继续完善安全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演练,加强风险防控,提高各级政务外网接入部门的网络应急和防护水平[9]。

参 考 文 献

[1]周阳.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安社会科学,2010(5):39-40.

[2]王天伟.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3]许忠元.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2011(15).

[4]胡小明.大数据思维形成的两种视角:信息技术驱动及应用拓展[J].电子政务,2015(12).

[5]甘霖.“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系统发展探讨[J].数码世界,2017(4).

[6]王捷.“互联网+”助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J].海峡科学,2016(5).

[7]陈媛媛.互联网+政务服务:现状、挑战及发展思路[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8]李晓东.高新区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对策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5(10):111-115.

[9]朱梦琳.电子政务外网安全问题研究[J].电子世界,2017(4).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