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116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8-09-10张彬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4期
关键词:肛瘘出血量

张彬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中医挂线疗法治疗116例肛瘘患者时,具体的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行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组行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随访半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均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17%(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患者时,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挂线疗法;肛瘘;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136-01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可能由切口引流的后遗症引发。典型的肛瘘就是一根通畅的完整的管道,一头在肛窦,一头在肛缘外,或在直肠壁[1]。明显症状为流脓、肿痛、瘙痒、肿块以及排便困难、狭窄、贫血、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神经衰弱、全身感染等表现。为有效治疗,临床常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本文将患者分为两组,总结并归纳中医挂线疗法治疗116例肛瘘患者时,具体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我院被诊断为肛瘘者;②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性疾病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有系统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④入院前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者。将116例肛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18例;年龄31~73岁,平均(45.94±7.25)岁;对照组:男41例,女17例;年龄32~74岁,平均(45.97±7.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各项指标上P值均大于0.05,数据从统计结果,不具有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测,对照组行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切开患者肛管直肠环以下的部位,可不切开部分短管,将感染的病灶清理干净,并除去多余的结缔组织,将瘘管切开至直肠,并在上方挂线,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观察组行低位部分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患者取截石位,切开患者肛管直肠环以下的部位,将周围腐肉切除,最大限度开阔创口,并在肛管直肠环上挂线,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防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随访1年内的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116例肛瘘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_x±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1年内复发率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x2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均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见表1。

2.2 两组1年内复发率的比较 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患者为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观察组复发率为5.17%(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

3 讨论

肛瘘的临床治疗较为复杂,一般临床上以齿线为分界线,齿线向上分为高位肛瘘,向下分为低位肛瘘[2]。有根据肛瘘的内口数量分为单瘘和多瘘。而分析其发病原因,肛周脓肿、直肠肛門损伤、肛门裂或反复感染、结核、会阴部手术、溃疡性大肠炎等多种疾病均会造成肛瘘的发生。

对高位瘘或多瘘管的复杂瘘,没有把握手术,但为了防止病情加重或蔓延,可以在瘘管内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每天药物冲洗,虽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病情[3]。此项试验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相差较大,均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5.17%(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7%(11/58),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根据上述材料,此结果表明在肛瘘的临床治疗之中,使用中医挂线疗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与徐世文[4]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值得广泛应用,提升患者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在采用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患者时,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健.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肛瘘106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15): 111-112.

[2] 陈红彬. 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22): 16-17.

[3] 袁虎. 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对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评估[J]. 中外医疗, 2017, 36(14): 174-176.

[4] 徐世文, 朱国弈. 不同方式的中医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4): 45-46.

猜你喜欢

肛瘘出血量
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肛瘘伴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分析
别把肛瘘当痔疮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肛瘘诊断与治疗
肛瘘:冬季高发的肛肠疾病
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药坐浴治疗170例肛瘘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