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偃师市夏玉米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探索

2018-09-10杨稼琳杨晓民

种子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夏玉米

杨稼琳 杨晓民

摘 要:偃师市以小麦—玉米两熟栽培为主要模式,针对夏玉米田常发有害生物类别,制定了符合实际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

關键词:夏玉米;绿色防控;技术探析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84-01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志码: B

1 加强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

严格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植物检疫条例》《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加强植物检疫执法,种子、种苗调入必须持有《植物检疫证书》等,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入。

2 推行生态调控

合理调控土、肥、水等田间小气候,增强植株自身抗性,提高对不利自然环境和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减轻危害。推行土壤提质措施,增施有机肥,科学配方施肥。

3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的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的玉米杂交种,如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丰德存玉10号、滑玉388等。对于抗逆性较差的品种,要谨慎选择种植。

4 做好包衣处理

种子包衣处理对于预防苗期病虫害具有很大优势。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包衣种子普遍存在包衣剂质量较差、单一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包衣的现象。为确保防效,包衣剂应选择复合型种衣剂,杀菌剂、杀虫剂、微肥三元复合种衣剂效果较好,能够达到防病、治虫等“一拌(包)多效”的目的。此外,为促使苗齐、苗壮,提高玉米苗期对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抗性,在进行种子包衣前,选择晴天晒种1~2 d,并在包衣剂的基础上,每10 kg种子拌入2 g碧护,具有明显效果。

5 封闭除草或苗后除草

夏玉米田采取封闭除草或苗后除草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除草剂使用的风险,可在原有使用除草剂剂量的基础上减少药量30%,加用激健15 g/667 m2和碧护4~6 g/667 m2,达到减量使用农药和提高防效的目的。

6 综合防治病虫害

6.1 灯光诱杀鳞翅目害虫和鞘翅目害虫

每2 hm2安装1台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安装高度1.5~2 m,在6月上旬玉米播后苗前开灯,诱杀小地老虎、玉米螟、黏虫、甜菜夜蛾、棉铃虫、蛴螬、桃蛀螟、二点委夜蛾等趋光性害虫成虫,及时处理被诱捕的虫子。

6.2 糖醋毒液诱杀鳞翅目害虫

按照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配制糖醋毒液,诱杀小地老虎及其他鳞翅目害虫成虫,每天上午及时清理害虫,7 d更换1次糖醋毒液。

6.3 色板诱杀蚜虫和蓟马

每667 m2悬挂20~25张黄色黏虫板,悬挂高度以高于生长期玉米约30 cm为宜,可有效诱杀有翅蚜虫、蓟马等苗期成虫,黏满小虫子后注意更换黏虫板;蓝色板诱杀叶蝉效果更好,配以性诱剂可捕杀多种害虫的成虫。

6.4 性诱剂诱杀玉米螟

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 cm,每667 m2挂放1个玉米螟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每隔30 d更换1次诱芯,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并更换黏板和水盆加水。

6.5 保护和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捕食蜘蛛、鸟类、蛙类和蚜茧蜂等自然天敌,以虫治虫。

6.5.1 释放生物导弹

根据测报情况,在与玉米螟产卵期吻合时,释放“生物导弹(赤眼蜂)”以减少玉米螟卵块。每667 m2用“生物导弹”4~6个,挂于玉米叶片背面。

6.5.2 使用绿僵菌、白僵菌杀虫

玉米田苗期发生东亚飞蝗和土蝗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绿僵菌制剂防治;也可使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蛴螬的成虫;雨季来临前使用白僵菌制剂,可以防治蛴螬、蝗虫、蚜虫、叶蝉、飞虱及多种鳞翅目幼虫,如玉米螟等。

6.6 使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和预防纹枯病

使用BT、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生物农药,防治玉米田早期的二点委夜蛾、黏虫、甜菜夜蛾、棉铃虫、地老虎等。使用井冈枯芽菌制剂,在小喇叭口期或纹枯病发病初期喷雾玉米基部,达到预防纹枯病、保护叶鞘的目的。

6.7 科学用药,综合防控

在优先使用农业、理化和生物调控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时,坚持“早防、早治,治早、治小”的原则,结合天气预报和病虫测报信息,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控。注意农药交替使用,配药时采取二次稀释法,使用弥雾式喷雾器,做到喷雾均匀周到,提高防治效果。为提高防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每次施药时均按每667 m2加用15 g激健,达到减药增效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8-03-23)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夏玉米
施钾量对夏玉米维管组织结构与物质运输性能的影响
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高温干旱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影响夏玉米产量的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