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创新发展策略探讨①

2018-09-10温芳

中国商论 2018年3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目前全球公认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也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本文以南京云锦为例,分析了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对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创新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产业 创新发展 南京云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b)-137-03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来源于1998年,英国布莱尔政府为解决英国进入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创新为核心,覆盖范围广泛,对其相关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艺术文化与经济开始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为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产业走向创新化、产业化、市场化创造了条件。民间传统手工艺发展的历史悠久,传承发展的道路曲折漫长,要使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下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脱离了创新发展的产业都难以取得成功,传统手工艺产业也同样如此。

1 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概况

南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造就了其人文环境的多元化发展。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地域环境里生产生活,在這个过程中衍生出一些祭祀祈福、节日庆典、供奉信仰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与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表达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内心的信仰。随着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创造了形式丰富的艺术文化和一些传统民间口口相传的手工技艺。如享“丝绸之王”美誉,酷似天鹅羽绒的南京传统丝织工艺品天鹅绒;历史悠久,工序繁琐,中国富贵文化代表的南京绒花;至善至臻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云锦;“万盏花灯映秦淮,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秦淮花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的南京金箔;在明代时就家喻户晓的金陵折扇;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剪纸;中国传统竹雕艺术金陵刻竹;还有传统的皮影戏等。这些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它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能体现出区域的民俗文化特色、生产生活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推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大数据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多仅仅依靠心口传授的传统手工艺正在渐渐消失,从而威胁到了部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及创新。现阶段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少推进民间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虽然有部分传统手工艺文化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中,但其传承及发展方式缺乏创新。在当前的形势下,重中之重就是要开发并完善南京民间文化旅游市场,改善相关产业的经济效益,采取措施让这些传统手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2 南京云锦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南京云锦工艺发展历程

南京云锦独特的织造技艺已经传承了1400年了。作为中国丝绸最高技艺标志的南京云锦在清康熙、雍正年间生产达到高峰,最繁盛时期同时有大概3万多台织机同时生产工作,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大约有30万人以云锦和其相关产业为生,成为了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

南京云锦织造通过“挑花结本”“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等极为复杂的技艺织造云锦。所谓的“挑花结本”,即通经断纬,用丝线俗称“脚子丝”作经线,用棉线俗称“耳子线”作纬线,对照绘本“意匠图”挑成花纹样板。上机织造时,工匠使样板上的每根脚子线与织锦上的每一根经丝联接,耳子线则提起应该起花的部分,织入纬线。完成织造时,花纹样本上的纹样“自然”复制到云锦上,图案的“秘密”隐藏在每一个节点上。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机下坐着的人,称“织手”,他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就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来。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除前面介绍的“挑花结本”“通经继纬”以外,夹金织银也是云锦的一大特点。云锦主要有“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品种。

2.2 南京云锦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京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云锦研究所,致力于解决南京云锦这种特殊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来看,南京云锦工艺发展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2.1 政府对云锦的织造技艺不够重视

目前政府对于云锦的这项织造技艺重视还远远不够,云锦的传统织造技艺不仅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加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发展。就现在而言,政府包括社会各界对于云锦工艺的保护,还停留在计划阶段,有很多措施没有得到落实。而云锦被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力度。没有精品意识以及创新的精神,任何传统技艺都会陷入困境。

2.2.2 传统木机制造技术发展十分缓慢

传统木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传统木机制造技术发展缓慢,技艺、原材料趋向失真。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原始落后的纯手工劳作的生产方式被否定并淘汰,并逐步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商业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首先是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之后,使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即将失传的危机。先进便捷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已经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这又给传统的云锦织造带来了危机。再加上传统的云锦织造技艺的特殊性与繁复性,使得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有机械来代替手工生产。因此在工艺品市场上,真正熟识云锦的人变得少之又少。

2.2.3 云锦工艺产品开发存在误区

南京云锦与其精湛的制造工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与传承,目前在广大传媒的渲染下,云锦产品已经慢慢地走入人们的视线,在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很多商家在生产和销售云锦产品时,只是借用了云锦的招牌来夺取商业利润,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化含义,导致市面上出现了“人人皆知锦,却不知锦是何处来”的局面。

2.2.4 云锦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云锦的手工艺传承者并不能集中化生产劳动,而且手工艺传承者掌握技艺的水平也都良莠不齐,非常不利于民间手工艺的规模化发展和传承。由于云锦市场不景气、发展前景不光明,企业的效益也不乐观,大多数的青年人不会选择学习这类传统手工艺,老艺人想找一个能传承自己技艺的传承者很难。因此,云锦手工艺的传承更多的是依靠传承人自发自愿的进行生产性传承,但由于受到市场、资金的制约,传承人往往无力对其进行有效的生产性保护。

3 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创新发展对策——以云锦为例

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重在保持它的特色,让它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东西得以保护与传承。虽然国家和很多地区已经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一些关于发展民间手工艺技术的政策法规,部分社会团体也已经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投身于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工作并且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依然存在民间艺人观念陈旧、资金短缺、人才不济、设备落后等诸多问题,因此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3.1 提高地方政府对云锦工艺的重视程度

南京云锦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和发展,虽然是一种民间文化的继承,但是地方政府应当控制住整个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掌握大局,在这项手工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起到主导作用,利用政府可以利用的所有资源传承并保护云锦文化。但是就目前状况来讲,虽然南京云锦的手工织造技艺已经得到了一些相关部门的重视及肯定,但并没有出台具体的措施来拯救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各地的文化部门、宣传部门以及本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因此“,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该将历史上优秀的云锦木机织布的影像或图片作品鉴定其文化价值,资料存档,以供后人学习参考。政府应进行减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投入资金和人力对南京云锦的木机设备以及制造工艺进行生产式的保护”。

3.2 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并进行创新性传承发展

南京云锦自魏晋南朝形成数百年来,已形成完善的手工织造技艺。云锦织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实施“双管齐下”的方针,第一是完全继承传统,复原古代皇室的云锦龙袍,设计华丽高贵云锦精品,作为单纯的观赏品;第二是同时发扬创新,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改良传统织布机的构造或织布方法,从而生产出适应市场新需求的新的好的产品,从而扩大市场需求量。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代表,织锦技术最为复杂,应该将这种技术传承下去。

3.3 加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

传统的手工技艺大部分都是靠心口传授所流传下来的,但是由于手工艺者的离开,很可能导致这些传统技艺的灭绝。目前能够熟练掌握传统手工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甚至找不到传承人,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南京云锦的制造技艺,其本身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既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需要后辈继续传承下去。通过传承者的继承和利用,保持传统手工艺的新鲜活力。

3.4 采取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采取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保护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针对现存但已失去应用价值的有形实物和无形知识,即对于云锦的实物和运进的木机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存在两种路径:一是博物馆式馆藏保护;相当一部分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是以馆藏保护为主的,还有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手工艺品及其制作工具都是需要采取特殊方法保存的。二是采取文字记录、手工艺品保存、相关器具保存、录音保存、影像录制等进行保存和保护。

对于南京云锦的保存和收藏来说,完全也可以进行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目前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以及南京云锦博物馆里,都陈列了大花缕木织机的样品。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中,甚至还有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的演示。而动态保护更是对于这种手工织造技艺的更全面的保护,它可以录像来生动地展示整个制造过程,也可以通过录音或文字记录记下织造口诀。总之这种模式运用在云锦的手工制造技艺上面,还是比较可行的。

3.5 加大南京云锦的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效应

首先,对于南京云锦手工织造技艺的宣传,可以通过政府以及媒体的宣传,进行座谈、講座、出书或研讨会形式进行推广;其次,加强对云锦产品的宣传,让云锦更能够贴近人们的生活,让大家了解到,云锦自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最后,可以利用新媒体在全国青少年之间广泛宣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且还可以让他们对传统手工艺品充满兴趣。

此外,南京生产云锦产品的企业数量较多,但整体规模小、创意水平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缺少具有集聚、辐射效应的领军龙头企业。整体来看,云锦以传统的手工生产形式为主,云锦产业开发利用程度还比较低,集聚、创新能力较弱,距离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有一定的差距,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产业链可延伸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3.6 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满足新的文化需求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不断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选择产业化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社会文化需求出发,秉承云锦工艺一脉相承的创新传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围绕云锦织造的款式、技法、技法、材料、功用等方面,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推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的优质产品。

随着消费环境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创新成为必然。南京传统手工技艺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处理好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解决南京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城市文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产业化结构的安全度;要把握好丰富的社会资源及民间传统文化和地域先天资源的条件优势;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汲取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养分并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不断的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大保护和支持,坚持人才至上思路、强化智力支持,提升产业企业的水平,增强本土的品牌意识,推陈出新坚守民间文化,是南京传统手工艺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宝林.南京云锦织造技艺[M].江苏:南京出版社,2012.

[2] 王宝林.云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 刘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91).

[4] 叶云,叶依子.论汉绣的保护与传承[J].湖北社会科学,2008(9).

[5] 廖军.对云锦艺术传承和保护的再思考[J].丝绸,2004(10).

[6] 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 胡天君.区域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浅探[J].东岳论丛,2011(10).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ZZD004)。

作者简介:温芳(1979-),女,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