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培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探索
2018-09-10王振辉
[摘 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富于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把企业项目搬进校园,把专业实践延伸到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景化,课程设置模块化,师资队伍专家化,创出校企一体化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协同办学之路。
[关键词]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3-0054-04
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等理念的提出与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树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多维度的实践平台。
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过分强调商务理论,缺少对学生电子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二是专业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脱节,尤其是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三是教师工程技能缺乏,现有的师资队伍难以适应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要。
校企协同为创业教育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协同教学可以激活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改善师资队伍、学训载体、锻炼平台和文化氛围[1][2]。文章通过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把企业项目搬进校园,把专业实践延伸到企业,实现了专业教学实景化,课程设置模块化,师资队伍专家化,创出了校企一体化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合作办学之路,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了“企业招不到人,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有必要及时将企业资源引入高校。一是高校通过企业提供学生实训环境,改善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二是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实现其高质量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大力提升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加快“双师型”和“专家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
(一)校企协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设计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探索与创新电子商务专业育人模式。立足行业发展,面向企业需求,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与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相一致。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关集中实训环节,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和增加学生的实战能力。对原来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倒推法”设计,校企共同制定[3]。按照电子商务工作岗位设置课程,实现“工作任务驱动”下的模块化教学,即教学与学习过程就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最后通过设立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班,校企直接接轨,学校培养的方向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标。
(二)校企共同构建学生实践基地
围绕实践教学,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了与电子商务专业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和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平台。西安翻译学院联合阿里巴巴西北区、西安盛园电子商务公司建立的西北高校首家基于跨境B2C、B2B真实产品营销的“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培养紧缺型高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西安翻译学院——陕西思坦福创业孵化中心校外实践基地获得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省级大学生工程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三)校企共同开展教学工作,共同参与课程建设
对接企业群、职业群、岗位群对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专业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着力加强了课程内容建设,共同创新并大力倡导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共同推进教材建设。
(四)校企共同打造“专家型”教学团队
以“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为核心,借力西安盛园电子商务公司和陕西思坦福创业孵化中心优质实践资源,改善师资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从根本上增强了学院教学力量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西安翻译学院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教师5人,完成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7人次,累计时长达4年,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比达到80%。
(五)专业教学实景化
为降低实验设备成本,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校内建立了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不但能够让学生不必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就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而且这种虚实结合、相互辅助的实验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其次,邀请企事业技术人员来西安翻译学院开展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活动,开展基于“第二课堂”的校内实训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互联网企业实际的项目,了解企业文化,了解相关岗位的基本应用技能需求,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利用节假日安排电子商务专业学生300多人次赴陕西思坦福创业孵化中心、西安博大网络公司、西安奇光精细化工公司实习,拓展校内实训内容,开展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专业训练。将互联网企业的工作场所转化为“第二课堂”学习场所。
(六)师资队伍专家化
依据《西安翻译学院“一主体双引擎”转型发展实施辦法》,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坚持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不动摇,为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专业竞赛、大创项目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全面赴企业挂职锻炼过程中、在企业实施教学过程中、在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过程中水平不断提升,校企合作办学为实现建立“双师型”和“专家型”教师队伍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同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到对学生实践指导中,专业师资力量不断壮大。
(七)坚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赛教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基于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在企业和教学团队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大赛,并将参赛纳入课程体系,通过参赛,学生们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实践经验,形成了“学赛相长”的良性循环,优化了教风学风,同时学生体验了完整的项目开发全过程,为电子商务专业领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教师和教学团队共同积极指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首届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电子商务运营大赛等。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建设经验
(一)建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
构建互惠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准确把握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和机制,有效破解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难题[4]。
企业方面:推行“项目引入+实战训练”合作模式,使企业从授课中得到应有的项目收益,减少用人成本。
学院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保障,师资队伍得到锻炼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方面: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职业适应性明显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多方共赢情况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互通、动态组合,分阶段式项目化授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取得的经验来看,“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来自互联网企业一线的实训项目是学生掌握互联网企业一线动态及最新知识的重要载体;以企业真实电子商务项目为载体,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重要途径。
西安翻译学院电子商务创新产业园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岗位技能先后顺序,安排陕西盛園电子商务公司的企业讲师对电子商务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电子商务实操实训。第一阶段:基于天猫平台B2C模式的商品运营推广。第二阶段:基于速卖通平台的B2C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推广。第三阶段:基于阿里巴巴平台的B2B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推广。通过分阶段项目化授课,增加校企合作实践课程,将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转化成课程标准,增强课程实战性,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提升了学生跨境电商平台实操能力。
三、校企协同,培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果
(一)专业建设成效斐然,建设经验辐射到相关专业、相关行业
校企协同共建电子商务专业使得该专业校内外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先后申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精品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商务一流专业培育等项目建设;2017年5月在西安翻译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基于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该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借鉴经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和陕西省教育厅“百校百县”“两联一包”等扶贫工程,专业教师联合互联网企业讲师知行合一、甘于奉献。先后多次率领师生团队远赴榆林子洲、宝鸡千阳、陈仓、山西吕梁交口县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积极配合当地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建设在淘宝、京东店铺开设销售农副产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绩突出
2012级电子商务专业薛国庆同学开发的“每天美车手机APP”,2015年6月参加“陕西省首届创业新星”大赛时,获得500万元投资,成功创办西安蓝果星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5月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获陕西省 “金奖”。此外,2011级电子商务专业、2011级软件工程专业、2011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许多同学都创办了许多电子科技公司。
2015年7月1日到8月1日,《三秦都市报》连续7次报道了2012级电子商务专业“最牛创业班”的创业经历和故事。特别是“互联网+农业”创业项目,社会关注度、区域影响度较大。通过开展高年级学生传帮带,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目前,该专业已经形成了学生全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体教师参与大创项目指导的良好氛围。
(三)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了“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理实合一、赛教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引领下,教学团队先后依据《西安翻译学院“一主体双引擎”转型发展实施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计划,每年派出5名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累计不少于1个月,共有7名教师通过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全国三网融合移动应用工程师”考核认证。
在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5年西安翻译学院的省级科研立项达8项,科研经费10余万。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基于《知网》的句子相似度计算及其在FAQ系统中的应用;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民办院校转型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网》的词语相似度研究。
教学团队先后发表相关论文20篇,其中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的有12篇。获得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团队成员先后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
(四)参加专业相关大赛硕果累累,形成了“学赛相长”的良性循环
在企业教师和教学团队指导下,学生先后参加了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第四届至第十届共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首届陕西省创新创业大赛,第七、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大赛—电子商务运营大赛,华南城中国电子商务创业大赛,第一、二、三届全国“互联网+”大赛,创青春(原“挑战杯”)大赛,“长安双创杯”西安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创业新星大赛等,先后荣获部级、省级特等奖14人次,一等奖42人次,二等奖56人次,三等奖84人次,优秀实践奖42人次,全国电子商务二十强3人次。
四、结论
几年来,校企合作活动开展的范围从纵向上分布于电子商务专业所有年级,内容涉及电子商务实操、课程设计、现场教学、顶岗生产实践、毕业设计专向指导、创新创业能力培训等方面[6]。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常态化,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构建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校企协同电子商务教学及人才模式,为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可行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洁瑾.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5(3).
[2]刁衍斌,张育广.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途径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6(9).
[3]徐蓓.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5(9).
[4]傅伟,蒋道霞.基于校企合作的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9).
[5]李文,黄文,尹向东等.校、企、生“三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
[6]马小莉,李玉根,胡大伟,等.转型背景下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
[作者简介]王振辉(1974-),男,北京通州人,西安翻译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
[责任编辑 方 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