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与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18-09-10韦地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4期
关键词:企业转型企业创新

韦地

【摘 要】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果,逐步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河南省南阳市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发挥创新精神,不断探寻转型发展道路。产业区域化不断发展,产业集聚区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道路。近年来,南阳市的产业集聚区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整体进展缓慢,文章探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企业转型;企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4-0047-02

如今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产业集聚区以其自身特点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可以充分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河南省南阳市的经济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需要从南阳市转型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其稳步发展。

1 产业集聚及产业集聚区的概念

1.1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各个企业集中在同一区域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为具有相关联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同一区域中汇聚;另一方面为企业满足自身对市场的需求而不断汇集,进而造成市场集中的现象。在效益方面可以分为3个层面:一是产业集聚使得类型相同的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彼此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相互合作关系,进而提升生产率;二是由于类型相同的企业在市场中存在竞争关系,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行业内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提升了行业的创新性;三是由于产业集聚拉近了同类型企业间的空间距离,竞争企业就在身边,企业的危机意识会更强烈,竞争愈发激烈,同时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及管理制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1.2 产业集聚区的概念

产业集聚区与产业集聚略有不同,产业集聚区中有政府的元素,政府对相关产业进行行政规划,为类型相同或者相似的企业规划相应的区域进行专门的经济活动,企业自愿申请加入产业集聚区域。当前,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产业集聚区均以不同的形式发展,比如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主要具有3个特点:一是相同类型的企業地理位置集中,无论是办公、生产还是物流等均由政府统一规划,并且在生态保护及废物处理等环节有统一的标准;二是城市内同类型企业的汇聚必然使企业功能得到汇聚,各项功能均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企业群的周围必然会有服务于人们生活、休闲娱乐等相关设施,进而促进城市的发展;三是产业集聚区内汇聚的企业类型相同或相似,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之间的隔阂被打破,相互关系愈发密切,在不断竞争的同时还能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获利,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

2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2.1 产业集聚区内管理体系存在不足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区域建设层面缺乏系统的经验,而且集聚区内涉及范围较广,协调难度较大,导致产业集聚区发展进程缓慢。相关产业由于管理及配套服务体系存在缺陷,集聚区内建设软环境进展相对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无法满足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对企业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经济建设、软环境建设等不足导致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始终无法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尽早重视并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挥应用的功能。

2.2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内的发展模式仍沿用投资驱动等传统发展模式,高新技术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高,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一些劳动力成本较低、技术含量较低、能源消耗较高的传统发展模式。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我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而当前南阳市的创新型企业少之又少,在创新创造能力上还需继续努力。同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类型的企业特色不足,企业生产缺乏创新,差异化不高,无法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并且由于同质化严重,各企业的生产材料及生产项目相似,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为了争取资源甚至采用恶意手段,导致恶性循环。

2.3 产业集聚区产业链不完善

南阳市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前期多为政府主导规划,企业被动参与,这导致企业的自主性不足,虽然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但是其功能尚未完全集聚,使得产业集聚区的优势无法发挥。后期由于规划不合理及得不到科学的指导意见,导致多数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链不完善,相关产业的关联不紧密,各个企业的产业链较短且没有实现妥善衔接。同时,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发展尚不成熟,无法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作用,带动效应不足,未形成集中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周边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使其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2.4 环境问题尚欠妥善解决

传统粗犷的经济发展方式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一些项目的认知不明确,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在一些能源消耗较高、污染较重的企业上规划不合理,南阳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了严重冲击。同时,由于产业集聚区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企业被不断引入,进而产生大量类型不一的污染物,使得处理污染物工作难度大大增加,然而由于相应的污物处理未匹配,产生的污染物、垃圾等得不到有效处理,进一步增加了生态环境的压力,并且南阳市当前环保监管力度不足,政府未充分落实相关环保政策,这些均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遇极大破坏。

3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与创新发展路径

3.1 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

南阳市政府当前在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层面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无法满足产业集聚区发展需求,因此政府需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对产业集聚区建设有科学的定位,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强化政府在集聚区建设中公共服务的职责。同时,政府部门的自身建设力度也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充分的廉政教育,强化管理与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定期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考评,切实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

3.2 借助当前互联网技术加大创新力度

如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为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因此可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充分融入互联网技术元素,并不断创新,设计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的充分结合使其具有数据化特征,即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利从网络上获取自身需要的数据信息,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使竞争力大大提升。同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相关企业及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提升服务质量。

3.3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为提升产业集聚区的整体竞争力,需要积极建设具有很大带动效应的主导产业,企业周边的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设主导产业,首先要从集聚区内生产及发展较先进的企业中选取,并將其作为重点企业,在此基础上使相关产业链得到良好衔接,进而延长整个产业链,通过这种模式形成一条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充分利用企业集聚所产生的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用各项资源的能力,进而切实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4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当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逐渐明显,我国经济建设正在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程度高、产出较低的现状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保,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首先,在有效利用能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研发高新技术,推广节能环保型生产设备,科学地看待能耗较高的企业,在技术层面充分进行改造以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其次,加强环保监测力度和环保执法力度,同时研发资源回收系统及污染物处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污物进行充分处理并实现二次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参 考 文 献

[1]朱志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2):28-31.

[2]刘丹凤,胡俊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6(8):94-96.

[3]周超.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1):53-56.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企业转型企业创新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广佛智城:基于电商平台的产商综合体
试论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新常态下吉林市企业创新现状研究
浅谈现代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