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应用
2018-09-10王玉辉
王玉辉
摘 要:从对土壤营养成分吸储的角度看,玉米是耗地作物,大豆是养地作物,将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恰好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互补性,可实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基于上述分析,阐述了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操作要领。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应用优势;操作要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50-01 中图分类号: S513; S565.1 文献标志码: B
1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应用优势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各级农业科技部门都加强了农业种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其中玉米大豆间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就是当前农业科技部门试验成功并着力推广的种植新技术。
玉米和大豆都是喜温作物,两者对气候、温度和降雨条件的要求相似,而在对土壤营养成分吸储上,玉米是耗地作物,大豆是养地作物。玉米是喜氮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氮量大,大豆的根瘤有很强的固氮效果,能够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增加土壤肥力。将玉米與大豆间作种植,玉米得以很快吸收大豆根瘤固定分泌的营养,又不会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恰好发挥了两种作物的互补性。在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玉米、大豆通风透光性,提高单位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次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作物种植生产成本。相关试验数据表明,玉米大豆间作种植能够提高玉米单产10%~18%,节省化肥投入21%~30%。
2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技术操作要领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宽窄比例,将玉米与大豆两种作物间隔轮作的新型种植方式。要按照“精选品种、扩大间距、缩小株距”的核心技术要求,贯彻以下种植技术操作要领。
2.1 良种的选择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良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朝阳地区,玉米应选用株型紧凑、抗逆性强、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的大穗型品种,如沈单7号、掖单2号、掖单11号、铁单10、郑单958、海禾2号、丹玉16等。大豆应选用中早熟、秆硬、分枝较少、主茎荚数较多的有限结荚型品种,如垦丰16、合丰55、吉育47、绥农26、中黄30、疆莫豆1号等。
2.2 种植规格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应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合理密植,以肥地宜密、薄地宜稀,扩大间距、缩小株距为原则,间作比例一般为玉米∶大豆=1∶1或3∶2。播种时按2 m包沟,靠沟一边种2~3行玉米,行距35 cm,株距根据不同品种选择20~25 cm,密度2 670~3 300株/667 m2;另一边种2~3行大豆,行距35 cm。大豆采用穴播,穴距25 cm,每穴点种5~6粒,密度8 500~11 000株/667 m2。这样玉米间的空隙较大、通风良好、光照充足,高棵玉米遮护矮棵大豆,既构成了大豆的防风带,又遏制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发挥出双方各自的边际效应。
2.3 播种时机
由于玉米和大豆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有差异,所以间作的玉米和大豆应分时播种。对玉米而言,5~10 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8 ℃、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65%~70%,为最佳播种期。而大豆则在8~10 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0 ℃、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65%,即为最佳播种期。在朝阳县的大部分区域,玉米最佳播种期为5月上旬,大豆最佳播种期为5月中旬。
可以说,通过观察测试,找准最佳播种期,使玉米和大豆生育进程所需的温、光、水与最佳季节同步,是高产、稳产的前提。
2.4 田间管理
根据玉米和大豆对肥料的需求,按照施肥量1 000~1 500 kg/667 m2施足农家肥作底肥。同时,每667 m2玉米用复合肥8~10 kg、硫酸锌1.5 kg,大豆用复合肥6~8 kg作为种肥,用1 kg敌毒粉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在玉米苗期按每667 m2尿素15 kg、普钙20 kg、钾肥10 kg施提苗肥,施肥后结合中耕除草,大豆按每667 m2钾肥8 kg、磷肥20 kg施提苗肥,而后进行中耕除草。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尿素25 kg/667 m2施拔节孕穗肥,大豆花期叶面喷施钼肥和磷肥。玉米在出苗期、7叶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分别用50%巴丹100 g兑水100 kg或抖克1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虫、黏虫和蚜虫等害虫;在玉米褐斑病、灰斑病和黑粉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三环唑喷雾。大豆幼苗真叶期、盛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和霜霉病,在鼓荚期用2.5%敌杀死80 mL兑水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
(收稿日期: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