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义区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分析

2018-09-10张志文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措施

张志文

摘要:布鲁氏菌病又称为布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共患性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通过对顺义区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奶牛、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人布鲁氏菌病病例呈上升态势,检疫监管力度不够、牲畜贩卖调运频繁和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因素是感染布鲁氏菌病的主要原因,笔者对此病的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04.02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呈全球性分布,每年都有新发地区和复发地区的报道,布病流行给相关国家或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既包括动物疾病减产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奶产量下降、母畜流产、延迟受孕和公畜睾丸炎,还包括动物扑杀、动物产品废弃以及防治过程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又包括布病流行蔓延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如畜产品贸易受阻、患病人员的治疗费用、丧失劳动力的误工损失以及整个社会惧怕布病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损失。我国一直是以羊种布鲁氏菌和牛种布鲁氏菌流行为主,且以羊布病最为多发,其次是牛布病。对人来说,羊种布鲁氏菌的毒力明显高于牛种布鲁氏菌,从人间分离到的病原菌90%以上是羊种布鲁氏菌。

1 发病情况调查

2010年顺义区启动奶牛布病净化专项以来,通过兽医部门和养殖者的长期共同努力,奶牛布病阳性率逐年下降,从2012-2016年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36%、0.71%、0.36%、0.31%、0.18%,净化工作成效显著。按照国际通行的场群阳性率标准评价,2012-2016年阳性率分别为7.23%、6.76%、5.99%、6.98%、5.19%,虽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同一水平。综合分析,我区实施的检杀阳性动物和阳性场群免疫接种相结合的策略,大幅降低了奶牛个体感染数量,但疫点并未彻底消除,“点”上感染控制效果明显,“面”上病原污染依然严重,奶牛布病总体状况仍不乐观。

从2015年3月开始,我区按照北京市要求开展羊布病免疫工作(种羊除外),遵循自愿免疫原则,由养殖场户自愿提交羊布病免疫申请,并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申请所需布病疫苗,由兽医站完成本辖区养羊场、户的布病免疫工作。2016年羊布病(种羊除外)被列为北京市强制免疫病种。肉牛和生猪暂不接种布鲁氏菌疫苗,重点做好监测工作。

2 防治现状

2.1 免疫

从2010年至今,顺义区奶牛一直实行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审批制度,免疫所需经费由顺义区列入财政预算解决。对未经批准擅自免疫的,检测阳性牛按照防治规范扑杀处理,且不享受扑杀补偿资金。对于通过免疫审核的养殖场(小区、户)对新补栏奶牛(包括达到3月龄的新生或新调入的布病未免疫奶牛)进行布病免疫,在全群免疫后4个月内,可申请对补栏奶牛免疫,超过4个月不得补免。免疫程序是3月龄以上奶牛,用S2疫苗进行口腔灌服免疫,每年免疫1次,每次每头免疫500亿CFU活菌。

顺义区羊(种养除外)布病免疫经历了2015年前不准免疫,2015年申请免疫,2016年开始按照《国家布病防治计划(2015-2020年)》,对羊实施强制免疫3个阶段,种羊场暂不免疫,继续坚持检测和净化。我区按照全市统一使用布病活疫苗(S2株)的规定,暂不使用其它类型的布病疫苗,全区统一使用口服100亿CFU活菌进行免疫。

肉牛和生猪暂不接种布鲁氏菌疫苗。

2.2 监测

除临产奶牛外,对所有6月龄以上的奶牛实施布鲁氏菌病采样检测。对于免疫场实行当年“一免、一检”。对于非免疫场,仍然实行一年两检,即春、秋季各检一次。奶牛布病监测面均达到100%,覆盖全区所有奶牛养殖场(户),包括种场、规模化场、养殖小区及养殖户等,每半年监测1次,全年共进行2次。每年5月底前和11月底前分别完成全区应检奶牛的布病的采样和监测工作。

按春秋防1年2次的监测频率监测,种羊按存栏100%比例监测,商品肉牛、羊按存栏15%比例监测,监测面覆盖所有养殖场户。免疫羊自末次免疫18个月后开展以检疫净化为目的的血清学监测,评估免疫效果,免疫接种后,可根据情况开展病原学监测。

2.3 扑杀

在接到市农业局通报的市级检测阳性结果后应立即联合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阳性场(小区、户)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对检出阳性动物的养殖场、户开展全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扑杀确诊为阳性的所有动物。扑杀结束后,立即按照技术规范对污染场所和物品实施彻底消毒。

2.4 监管

严格监管制度,依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实施监管,对于违规违法行为依法惩处。

3 防治措施

3.1 目标与策略

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发展要求的布病防治机制,显著提升布病监测预警能力、移动监管和疫情处置能力,显著降低动物布病发病率,提高全区人间布病急性期患者治愈率,降低慢性化危害,全区达到国家规定的净化标准。

在全区范围内,严格实施禁止种畜免疫,有序推进监测净化方案;其他牛羊采取免疫与监测净化相结合的防治策略。鼓励和支持实施牛羊(以下所提“牛羊”均不含种畜)“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流通,冷鲜上市”。本区以镇为单位,根据布病流行率确定未控制镇、控制镇、稳定控制镇和净化镇,并进行评估验收。

联合卫生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布病病例监测工作,做好病例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处置。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在养殖等高危职业人群的辖区开展布病高危职业人群监测、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预工作,增强高危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患者就诊及时性。

3.2 免疫和检测

奶牛场在进行布病免疫前,必须扑杀全部阳性牛。犊牛3月龄首免猪二号弱毒苗(S2)口服免疫(500亿弱毒菌/头份),6月龄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年免疫1次;妊娠6个月以上的青年牛及成母牛等产后30~60 d进行补免。牛群首次免疫,对3月龄以上奶牛进行猪二号弱毒苗(S2)口服免疫(500亿弱毒菌/头份);妊娠6个月以上的青年牛及成母牛等产后30~60 d间进行补免;以后每年免疫1次。

肉牛个体检测阳性率<2%或群体检测阳性率<5%的区,可采取非免疫控制措施,由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向市农业局备案后,全区范围内不进行免疫,实施检测和扑杀。肉牛个体检测阳性率≥2%或群体检测阳性率≥5%的区,实施免疫控制措施。

羊:继续实施强制免疫。

奶牛:S2免疫1个月后,按1%~3%比例或每场至少50头采样监测免疫抗体。加强对大月龄流产或早产牛的检疫,若其布病试管阳性,且连续两个月抗体效价不降,进行扑杀。一旦决定退免,要加强对牛场的检疫净化频率,一般每2个月对全群进行一次检疫,对阳性牛进行扑杀,直到连续3次检疫均为阴性,方可转为健康场管理。

肉牛:非免疫牛,春、秋两季按照15%比例进行抽检,开展血清学监测,发现阳性畜的场群应进行逐头检测。

羊:对于种用羊,春、秋两季按照15%比例进行抽检,开展血清学监测,发现阳性畜的场群应进行逐头检测。对有早产、流产等症状的疑似病畜,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采样开展布病检测,发现阳性畜的,应当追溯来源场群并进行逐头检测。

3.3 移动和诊断

尽快落实奶牛加挂电子标识,实现免疫、监測、检疫监管数据的统一管理,对于非法调运奶牛实行有效监控。严格限制活畜从高风险地区向低风险地区流动;禁止免疫县(市、区)牛羊向非免疫县(市、区)调运,免疫县(市、区)牛羊的调运不得经过非免疫县(市、区);布病无疫区牛羊凭产地检疫证明跨省流通。未按规定对羊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予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开展牛羊布病的诊断。从事牛羊饲养、屠宰、经营、隔离和运输以及从事布病防治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牛羊感染布病或出现早产、流产症状等疑似感染布病的,应该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治措施。

3.4 协作与宣传

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布病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工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及反馈工作,完善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机制。疫情发生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感染来源及暴露危险因素,同时通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联合调查处置。

防治布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农业部门完善同林业、工商、公安、财政、司法等多部门协同配合机制,做到各负其责、联防联控,才能有效阻止疫情扩散。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利用图书、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布病防治知识,提升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3.5 对象与监管

尽管顺义区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采取多种措施对布鲁氏菌病进行防治,但是几乎每年都有布病的发生,形势不容客观。究其问题根源在于养殖场户对布病防治的意识还不深入。养殖场户是安全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必须具备相应理念和管理水平,但长期以来,养殖者和广大消费者对动物防疫和安全动物源性食品的责任主体认识不清,存在着将上述责任归为主管单位和监管部门,从而忽视了养殖场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布鲁氏菌病防疫目标责任书》和《动物防疫饲养监管协议》,并对其执行状况进行监管。同时通过机制创新,整合服务资源,促进服务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尤其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协作,做到技术成果、疫病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服务于布病防治事业。

4 结语

布鲁氏菌病对人和动物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当前,顺义区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上采取“免疫、检测、扑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正确而有效的。但是,防治布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区政府组织协调多部门、多行业、养殖参与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实施布病联防联控,并根据实际需求随时协调配置防治资源,才能收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建平,刘丽洁,李霞,等.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8(8):78-79.

[2] 李谨旭.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发生及防控[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170.

[3] 买地尼亚提·吐尔逊,江波.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86.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试验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