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2018-09-10李宁

中国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监督对策

李宁

摘 要:合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保护资金安全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现如今企业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导致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与作用无法真正发挥。本文从分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完善改进建议,以期发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监督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a)-117-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制度历来是企业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帮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辅助力量。由于目前我国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与实操方面,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如缺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其未有足够的认识,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金流失严重等诸多缺陷。因此,本文提出了从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加强对其监督,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改进及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与财产的安全可靠,促使企业永续经营下去。

1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缺陷

1.1 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

多数企业在会计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数据失真失实、秩序混乱及假账泛滥等情况。部分企业不仅缺乏严密的复核审批制度,而且账表、账证、账账不符的情况时常发生;部分单位对于企业现金管理方面并未落实到实处,现金坐支、私设小金库等违规现象较为普遍,久而久之,造成企业资金管理严重失控;部分企业因管理不善导致相关负责人违反规定利用公司资金进行对外投资,从而获取不良收益,甚至出现相关负责人携款外逃的违法行为。基础控制不平衡,会计工作中薄弱环节其具体体现在:(1)流动资金环节出现漏洞;(2)重大投资某一环节失控;(3)费用支出失控,资金流失现象较为严重;(4)随意编造会计数据信息。

1.2 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意识淡薄

现阶段,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重视度不够,基础较为薄弱。企业领导者未了解其重要性,只倾向于生产经营与经济利益,忽略了企业管理,认为内部会计控制仅仅是毫无作用的规章制度、手册与文件,难以真正的去研究思考相应的执行情况。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认知具有片面性,企业管理者普遍的认为企业一旦制定并利用企业会计内控制制度不会再更改,将一成不变的应用至企业管理中;部分企业认为内部会计控制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所要管理的,与企业中的其他部门无直接或间接关系;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层面仅停留在表面形式,大多企业不会深入了解,认为文字性东西对企业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导致对其认知过于简单。

1.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连续性与合理性

内部会计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我国企业虽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整体上看,过于偏重事后控制,并且大多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轻视了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连续性与科学性。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在出现违规违纪的情况后企业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该问题,并进行与之有关的惩处工作,而这将大大增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本,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加大对钱财等较为明显的有形资源的控制,忽略了相关人员信息、专业技能、素质等无形资源的控制。

1.4 审计监督力度不强

企业通常是利用内部审计来完成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现阶段多数企业对进行的内部审计活动重视力度不够,将精力放在监督及审查财务数据信息的合理与真实性上,主要表现在审计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数据资料,相对于管理审计等方面的监督涉及较少。大多企业虽设立内部审计单位或组織,但缺乏必要的监督,无法发挥其优势。在外部监督方面,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执行流于形式,我国企业虽形成了以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为主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实施过程中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效果十分有限。

2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举措

2.1 增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

完整的会计基础工作控制可实现对企业资产的保护,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是在基础控制的基础上完成的,其主要包括账簿控制、凭证控制、稽核控制等。总而言之就是完成日常会计凭证工作,确保会计工作的效率与合法性,确保传递的数据信息完整准确。建立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规避账簿与账簿间、账簿与报表间、账簿与凭证间不相符的情况出现。严格把控现金管理层面,违规行为责任到个人并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

2.2 强化相关意识,优化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通过加大对该方面宣传与培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使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明确其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带头执行内控制度,从而在企业中更好地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真正了解其优势,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控制意识,从而更好地付诸于行动。随着企业不断变化的科技水平、经营范围从而建立相适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时设置部门机构并与会计业务、内部管理相统一,明确企业部门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加强事前监督,注重事后监督的同时加强事前防范与牵制,合理设置企业会计组织结构、明确相应的授权管理权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错弊的发生,规避企业运营风险的出现。

2.3 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

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创建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并负责监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隐患,改进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保障该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企业应设立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或单位,内部审计师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核查。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积极作用,从而确保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更加健全。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监督不够完善,企业可通过社会资源或者是委托专业人员及中介单位负责进行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曝光,从而实现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蕊.私营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究[J].财会通讯,2016(05).

[2] 赵铭.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展与实施[J].财会通讯, 2014(09).

[3] 王虹,郑军,孙广彪.高层梯队理论在内部会计控制研究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6(02).

[4] 赵渊贤.内部财务报告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兼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差异[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

猜你喜欢

监督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绩效监督:从“管住”到“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