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
2018-09-10樊温泉
樊温泉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新郑城关附近的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这两条河呈东西环绕之势从故城两侧缓缓流过,既保证都城用水之需,便于交通,又能防旱抗涝,同时也是自然防御屏障。自西周末年桓公封于郑,至韩灭郑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新郑作为郑国和韩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39年之久。1961年国务院公布郑韩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城垣周长近20公里,城内面积约16平方公里,当地民间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在城内有一南北走向的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东城面积较大是为郭城,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分布着郑国贵族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宗教礼仪性祭祀区等:西城则是宫城,主要为政治中心,宫殿区和大多贵族府邸都在西城集中分布。
郑韩故城标志性的“小城大郭”结构突出了城市的经济作用,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由“城”向“城市”演变的见证。
寻找城门
经过历年考古发掘,我们在城墙上发现有多处缺口,其中不少为当时的城门所在。据《左传》《史记》等记载,郑都当时有皇门、纯门、时门、师之梁门、渠门、东门、北门、旧北门、仓门、墓门、闺门、桔秩之门等,但截至目前,我们尚未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一处。
北城墙保存较好,西起双洎河,横跨107国道,经阁老坟村北、教场村北、竹园村北,过郑新路,经后屯村北、李唐庄村南,向东至边家村西北的城墙拐角处止,总长约4275米,墙基宽40-60米,墙高6-19米。
2016年4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在北城墙与隔城墙交接处进行主动发掘,共布探方70个,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我们旨在揭示出有关郑韩故城城门组织结构、城墙建造体系、出入道路走向、城外防御设施等遗迹,从而为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翔实的考古资料,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郑韩故城的布局和历史进行综合研究。
重要发现
我们共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瓮城、城壕、水渠、排水管道、活动硬面、踩踏面、瓦砾层以及灰坑、水井、墓葬等重要遗迹。
道路
各个时期的道路发现16条,其中可以确定时代的道路有9条,包括春秋时期l条、战国时期2条、汉代l条、唐宋时期2条、明清时期3条。春秋时期的道路较窄,宽度为2米,在路面上发现铺垫有碎陶片。战围时期道路直接打破春秋时期的道路,宽度在2.1-2.7米,路边发现有散乱石块。汉代时期的道路宽度约为2.5米。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道路宽度也在2米左右。
2017年新发现的道路位于壕沟南部、瓮城北部之间,推测应为战国时期的环城路。瓮城西边战国时期道路没有与护城壕交汇,而是直接与这条环城路相交。环城路宽4.5-5.25米,现长30米。车辙宽8-15厘米,深1-2厘米。
水渠与渠门
此次发掘中,我们在春秋时期道路的东侧发现了一条西南-东北向的水渠,这条水渠和道路并行进入了城内。从目前清理的情况看,水渠宽度在14米左右,最深处约4.8米,内有大量淤土。
前几年在配合南水北调支线的考古发掘工作中,我们在该缺口以南约400米处也发现了一条类似的水渠,从两条水渠的开口层位、形状结构以及位置和走向判断二者应属同一条。这条水渠可能和当时郑韩故城的城市排水设施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水渠有可能就是当时郑围的“渠门”所在。
城壕
在瓮城外侧约10米处,发现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城壕,宽50米,最深处约4 3米,在城壕下层有黑色淤积层,城壕底部有大小不均的料壃石块。城壕南侧沟壁陡直,城壕北侧则呈缓坡。经钻探发现城壕、水渠和西南东北向道路在缺口东北处交汇。
不同的筑城方法
城墙用五花土分层夯筑而成,下部夯层厚10厘米左右,上部夯层厚15厘米左右,每层夯面上都有圆形圜底夯窝,夯窝直径3-6厘米不等。城墙整体夯筑十分坚实,这是它经历2700余年依旧完好的根本原因。我们对城墙缺口部分的剖面进行了清理,发现城墙的主体部分仍是春秋时期修建的,这一时期的夯层较厚,夯窝小而密集;战国时期墙体进行过大面积修补,夯层较薄,夯窝大而疏散。墙体保存较好的部分残高在6-19米,基宽40-60米,墙基是由粘土和黄色砂土分层夯筑而成,墙基未挖基槽,缘岗脊分段夯筑。而隔墙的建造方法为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打,与外围城墙平地起夯明显不同。
发现瓮城
我们在城墙缺口外侧约50米处,发现了一处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的夯土建筑,建筑顶部现保留宽度约32米,高度约2米,长度约90米,在其上还发现有战国时期瓦砾层。
通过分析,我们初步判断这处夯土建筑与北城墙上的突出部分一起构成了瓮城,体现了筑城者加强城门防守的理念。
其实,早在《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对郑韩故城瓮城就有过相关的记载:“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阁,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蔗,聊可与娱。”其中,“出其闉阁”的意思是出此曲城重门,即为古代的瓮城。
北城门
根据遗迹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我们判断北城门形成于春秋时期,这个时期城门由北城墙、西南东北向道路、水渠和城壕组成,结构较为简单。
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原有城门建筑基础上,增设了西北向道路和东南西北走向的瓮城城墙及与西北道路交汇的环城路。
通过对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我们首次发现战国时期鄭韩故城的瓮城,基本廓清了郑韩故城北城门的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城门由两部分构成:下穿的门洞及水渠。此外,发现的道路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为研究新郑城市的沿革和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郑韩故城北城门的发掘,为科学制定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郑这座历史名城提供了有力的实物支撑。
其他发现
共清理各个时期的灰坑7个、水井2眼、墓葬33座。绝大多数墓葬为明清时期,少数为宋代墓葬,这些墓葬均不同程度打破了春秋战国和汉代时期的道路,所以较为精准地确定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尽管发掘时间相对紧张,但在发掘过程中我们还是充分考虑到了学术性课题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性发掘。学术性课题研究包括:郑韩故城保护研究、北城门复原研究、道路车辙修复和复制课题研究、体质人类学研究、环境考古学研究。另外,在发掘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深圳易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他们全面参与了北城门遗址的发掘、科技考古、数字化展示以及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的制定工作,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才丰富了该遗址的整体面貌。
2017年郑韩故城的重要考古工作是北城门遗址和郑国车马坑三号坑的发掘,郑韩故城也因此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北城门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进行,其蕴含的价值观和深厚的文化背景体现了东周时期两个诸侯国文明演化的进程。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懈努力,郑韩故城的历史风貌必将在接下来的考古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