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作
2018-09-10陈光军
陈光军
[摘要]邓小平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期间,是他一生中接触和亲自处理民族问题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在主政西南近三年的时间中,他对民族工作尤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包括:努力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积极协助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创造性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努力消除匪患,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巩固的基础;稳妥而慎重地推进土地改革,解放民族地区的生产力。这些民族工作使得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巩固了新生政权,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以后解决民族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邓小平;少数民族;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4-0110-07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主持西南局期间,面对纷繁复杂的西南民族问题,他高度重视,以其卓越的才智,领导各族人民谱写了西南历史的新篇章,为建设大西南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西南民族地区的形势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处边疆地带,民族众多,整个区域内居住着藏、羌、彝、傣、苗等众多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集区域。新中国成立前;西南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缓慢、多样性突出和发展不平衡等特征。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不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关系的复杂多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情况的发展各异,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和历史裂痕,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和国外反动势力的挑拨和干涉,使得西南地区的民族矛盾相当尖锐,社会秩序显得十分混乱和动荡。这种民族关系的严峻性和敏感性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南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和态势。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是我国通往南亚、中亚的门户,是保卫祖国西南、西北地区战略纵深腹地和资源基地的前沿阵地及重要屏障,它的安定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防安全问题和新中国事业的兴荣。而“西南是全国民族问题最大的一个地方”,民族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贯彻好党的民族政策,快速而妥善地做好民族工作,无疑是对中共中央西南局的严峻考验。
一、主政中共西南局時期邓小平主要民族工作概述
主政西南近三年的时间,是邓小平一生中接触和亲自处理民族问题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这期间,邓小平对民族工作尤为重视,在这方面的建树也颇多,概括起来主要如下:
(一)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团结
旧社会西南民族关系的显著特征是民族歧视严重,民族关系紧张,民族隔阂深重。鉴于此,邓小平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搞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他认为:第一,要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原则。为此,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一定要准备做长期性的工作。邓小平在西南局主持工作时期多次强调这项原则。多年后,他再次总结道:“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我们十分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邓小平对民族平等的原则是坚持始终的,而且反复强调党的民族政策是真正立足于民族平等,我们的党是真正奉行民族平等的。第二,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原则。1950年7月,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为副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赴西南地区访问。邓小平非常关心地问起当时的民族问题主要应该抓些什么,费孝通答道:“还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实行的是大民族主义的政策,导致民族仇恨不断加深。对于费孝通的见地,邓小平深表赞同,认为首先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其次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第三,坚持和加强民族团结的原则。邓小平多次指示和强调,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民族团结是西南各项事业得以推进的保障。邓小平认为,要注意团结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引导和帮助他们前进,这样推进工作会顺利很多。他相信,只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真心诚意,方法得当,就“可以解决西南最复杂又是最重大的问题——民族团结的问题,至少可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他深知,要搞好民族团结,真正消除民族隔阂,就必须努力做好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实际工作中,要稳当,不要急躁,要严格执行组织纪律,不得损害少数民族的任何利益。邓小平重视坚持消除民族隔阂、搞好民族团结的做法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果,“西藏同胞积极支援入藏部队,凉山彝族同胞自动捉拿土匪,民族关系大大改善,各民族地区的同胞热烈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二)积极协助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英美帝国主义、印度反华势力等国际反动力量企图利用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阻挠或滞缓中国人民解放的步伐,加紧对西藏的分裂活动,而西藏地方政府的分裂势力也紧随其后。
面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积极从军事、政治、外交等各方面作好应对准备,认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无论是从地缘战略上还是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角度上考虑,都绝不允许西藏分裂,否则将对国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和不利。
1950年,对于邓小平、刘伯承等所主持的西南局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年的1月2日,他们接到毛泽东从莫斯科发来的关于解放西藏事宜的急电。①此时,西南各地百废待兴,而解放西藏、实现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又责无旁贷。进军西藏,政治要先行。为此,邓小平等西南局领导人做了大量的各种准备工作:一方面,为了详尽地了解、熟悉西藏各方面的情况,邓小平除了亲自大量阅读和分析来自各方面的调查资料,做到对解决西藏问题的全方位把握以外,还指示负责人藏的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迅速成立以专门调查西藏情况为任务的政策研究室。另一方面,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亲自拟定了和平解放西藏、实行和谈的四条方针与十项政策。四条方针与十项政策的制订,充分表现了邓小平对当时西藏社会现实状况的全面了解和深思熟虑,表现了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智慧,以及他在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这一原则中坚定性与灵活性。四条方针和十项条件报送中央后,得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一致赞同通过,成为之后解决西藏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此外,为了寻求和平解放西藏,邓小平和西南局作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血的代价。例如,1950年7月10日即十条和谈政策刚刚公布后不久,五世格达活佛就离开甘孜,赴西藏劝和。邓小平深知格达此行的极度危险性,十分担心他的生命安全,唯恐他有所不测,因此多次急电劝说格达暂时不要前往。可惜格达求和心切,不顾自身安危,结果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情发生了,当格达一行到达昌都时,遭到西藏分裂势力的无理阻拦、扣留和残暴杀害。
西藏地方政府的一意孤行,迫使共和国中央政府最终派遣人民解放军进藏。达扎摄政下台,达赖喇嘛亲政。1951年5月23日,《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京签字。25日,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奉命分路进驻西藏,西藏和平解放,邓小平作为第一线的决策者、谋划者,无疑具有很大的历史贡献。
(三)创造性地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在西南各地邓小平创造性地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制度,主要体现在分地区、分阶段,并根据各民族具体情况逐步推进。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认为,必须广泛探索、深入研究贯彻这一制度的成功经验。为了探索经验和慎重起见,决定在西康省藏族地区建立自治区。红军长征时曾在这里建立过“博巴政府”,当地各族人民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十分拥护,当家作主的愿望十分迫切。邓小平在该区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备的各项有利条件和基础之后,告诫各级领导和同志必须注意自治地方的名称、人事和工作如何开展等三个方面的原则性问题。他指出,即使只是一个名字问题,也很有可能影响民族团结,因而也应该慎重地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意愿。该自治区的创建,既调动了藏族人民拥护共产党的热情,又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政府提供了先例和经验,极大地推动了整个西南民族工作的开展。接着,川北平武藏民自治区、贵州凯里苗族自治区等纷纷成立。1951年,新建各级民族自治区65个,他要求各级领导应十分注重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尊重各地民情风俗,力避主观随意性,对不同的民族地区不应该千篇一律,应该创造性地予以区别对待。他主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民族民主区域自治政府,而在民族杂居地则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但有些本应该建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区域如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却由于一时条件尚未成熟,在最初也只能适宜暂时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至于云南、贵州,是适合于成立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但也可以在联合政府下面实行小区域自治,如在民族聚居乡成立乡级民族自治机关等。
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邓小平提出,应该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意见和意愿,团结教育他们,吸纳各少数民族、各阶层代表人物到自治政府中来,参加其具体工作。据记载,在自治地方政府中,少数民族干部占了干部总数的80%左右。1952年底西南地区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万余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民族压迫和歧视的状况,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愿望。
(四)努力消除匪患,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量特务的长期潜伏,会道门等落后组织以及民族、阶级、宗教等各种关系的错综复杂,西南地区的匪患十分严重。据统计,当时整个西南土匪人数达90万之众。西南地区的工作千头万绪,百业待兴。然而,匪患的存在却严重阻碍了各項工作的顺利开展。土匪们到处制造破坏和混乱。他们抗缴公粮,造谣诽谤,杀害干部,抢劫物质,破坏交通,无恶不作,导致西南不少地区出现物价飞涨、交通死滞,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人心惶惶,社会动荡不安。对此,邓小平深有体察。西南剿匪从1950年春邓小平、刘伯承等发布剿匪命令开始到1952年秋云南楚雄地区战役结束为止,历时两年半,取得了歼匪116余万人的伟大成绩。这是一场巩固新生人民政府、保卫人民胜利成果的殊死搏斗。在这场复杂艰苦的斗争中,邓小平的每一次重要决断都引导着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体现了他情系人民、情系战士的领袖风范和高屋建瓶、洞察全局的领导艺术。毛泽东赞扬西南的剿匪斗争是“路线正确,方法得当”,其中也包含了对邓小平的高度评价。
那么,在这场斗争中,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西南局到底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了它的胜利呢?换言之,这次剿匪斗争在方针策略上到底有何突出特点呢?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高度重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廓清匪患与巩固新政权、搞好民族工作之间的重要性,深知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的复杂性和山区剿匪作战的艰苦性。因此,他特别强调要把剿匪工作放在首位,他指出,农村工作的口号是“剿匪生产”,因此,要抓住剿匪这一中心环节工作,以剿匪促进生产和征粮等其它工作。西南局最高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对部队各级指战员的谆谆提醒、告诫,无疑是这场剿匪战争得以取胜的重要前提保证。
第二,战略战术由中心、要道向边远山区逐步推进。在川南,先确保川滇、成渝两条公路及长江、岷江航道,而后顾及古蔺、兴文、屏山等边远地区,在云南、西康等地也大体如此。
1950年底,残余的土匪大都已逃窜到西南各省际交界的边远地区。上述战略方针使土匪到处风起的局面很快得以控制,其嚣张的气焰被迅速打压下去。既然中心城市地带和交通要道已被人民政府所牢固掌控,边远匪患的廓清当然指日可待。
邓小平尤其赞赏川东军区司令王近山提出的“军事进攻应与政治瓦解、发动群众相结合”的观点。为了开展群众工作,更好地进行剿匪工作,各部队遵照指示精神,成立工作队,深入民间,广泛进行群众工作,并积极帮助地方整顿、组建农民协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他们发起“枪换肩”运动,没收土匪恶霸的枪支武装群众,建立人民武装自卫队,到1950年底,整个西南就有80余万群众参加了这种组织。而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人民群众也主动积极地采取各种形式帮助人民解放军进行剿匪战争。如凉山彝族同胞自动捉拿土匪、特务近千人,就是最好的证明。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军民的紧密合作,使土匪寸步难行,完全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就是由于群众和军队的“铁壁合围”、拉网式搜捕而取得的结果。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人民军队才真正做到了既快又准又狠的打击敌人,达到了打一股消灭一股,剿一块净化一块的目的。
西南民族地区是匪患尤为严重而最易滋生的地方。邓小平等人采取的这种发动、组织、依赖民众参与剿匪的战略方针,彻底消除了这些地区匪患生长的土壤、温床,在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匪患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这些地区奠定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五)稳妥而慎重地推进土地改革,解放民族地区的生产力
土改前的西南地区跟全国其他地区基本一样,广大农村的土地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而占农村人口80%的农民却只占有20%左右的土地。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族间或民族内部的社会发育很不平衡。一些民族早已进入了封建社会,沉重的封建阶级压迫使绝大多数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不少民族却还停留在前封建时代。形势表明,要想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建立稳固的社会秩序,就必须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广大贫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生产力。
土地改革的勝利开展是建立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减租,就是要求地主、富农等减低地租额。西南军政委员会在《减租暂行条例》中规定,减租后的租额最多不得超过土地总产物的35%。所谓退押,就是要求废除押金制度,地主、富农必须将过去佃农缴付的押金退还给佃户。押金和地租是当时套在西南农民身上最残酷、最沉重的锁链。押金是地主为了防范佃农缴不起地租而要求提前缴纳的,其数额往往是地租额的数倍。1951年初,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西南局领导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
西南地区区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情形各异,因而土地改革操作起来显得十分困难和复杂。西南局军政领导人胸怀大局,高瞻远瞩,本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团结少数民族、慎重稳当等原则对西南土地改革运动制订出了许多指导性的重大方针政策。1950年11月,邓小平指出:“土改现在只限于汉族地区,……这一点绝不能急,要稳定地去做,但这种慢是有利的。”不要只抓土改而不顾其他,要努力于其他各项的配套改革,创造条件,做好准备。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邓小平认为,要在实行了区域自治联合政府、充分保证了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土改。
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西南各省的土改运动,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邓小平的思想烙印。如采取分期分批、分区域、由点到面、有典型试验向全面推进的方式就是邓小平“慎重稳进”、宁慢勿急等思想的实践表现。再如,广泛地组织土改工作队,培养依靠少数民族干部,依靠少数民族内部力量进行改革,把协商与斗争相结合以及对少数民族首领在政治、经济上做适当让步等做法,就是邓小平尊重少数民族、搞好民族团结等思想的灵活运用。总之,在邓小平等西南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具体领导部署之下,到1952年底,西南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胜利结束。
土改工作的完成,使贫苦无地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获得了土地,经济上翻了身,生活上有了保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好转,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对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西南民族工作的简评
如前所述,以上仅仅列举了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所做的几件主要大事。事实上,邓小平为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以消除民族隔阂、加强民族团结为目的,创造性地在西南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度,使党的这一理论和制度更加趋于完善,使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了政治上的当家作主;他领导制定了依赖少数民族群众剿匪的正确策略,使西南匪患得以彻底拔除,给西南人民带来了稳定、和平的生活环境;他要求采取慎重稳进、自觉自愿等方式进行土地改革,胜利地摧毁了压榨西南各族人民的封建经济制度,使广大贫民获得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此外,他还积极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把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贸易、教育医卫等事业,把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规定为西南民族工作的主要政治任务。他认为,在民族地区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发展贸易,贸易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他号召普遍建立民族贸易机构,帮助民族地区开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活动,激活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因素。他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短缺问题,多次专门指示各级政府应尽全力帮助解决粮食、盐、砖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他深知交通闭塞落后对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严重制约,倡导兴修了成渝铁路、康藏公路等交通干线,使西南地区的交通面貌得以显著改观。他时刻不忘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认为这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两项事业,而还是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和人口健康水平能否得以提高、民族经济能力能否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重大问题。在他的直接关怀下,西南各省通过派出医疗队到民族地区扎根工作及建立民族院校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卫生人才和民族干部。
60多年过去了,如今西南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邓小平当年在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所实施贯彻的一系列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以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邓小平主政西南民族工作的成功历史实践不仅对我们认识邓小平民族理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视角、素材,而且,为当今地方政府如何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