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2018-09-10丁晓强

邓小平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县委书记义乌改革开放

丁晓强

[摘要]在改革开放初期,时任中共义务县委书记的谢高华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县委书记和党的干部的好榜样。他的改革担当是一种大担当,其勇气来源于群众,其智慧来源于学习和思考。谢高华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也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实践者。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并学习他的精神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县委书记和党的干部应该学习他敢闯敢试的实干精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宽阔胸怀以及勤奋好学、不断探索的态度。

[关键词]改革开放;县委书记;谢高华;义乌

[中图分类号]K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4-0132-05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谢高华——义乌不能忘记》的作者何建农给笔者发来一部书稿,并要求写个序。

这是一部关于谢高华书记的书稿。谢高华同志于1982年4月~1984年12月任中共义乌县委书记,是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创始人。2017年4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86岁的谢高华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终身贡献奖”。2018年1月11日,《浙江日报》头版刊登了谢高华的事迹。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对义乌老干部谢高华的事迹作出批示,要大力选树一批像谢高华同志这样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号召改革要在重点领域突破,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像谢高华那样敢闯敢试。因此,为这样一个代表着时代改革精神的县委书记的传记写序,无疑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笔者欣然为之。

谢高华的名字是与义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义乌小商品市场迅猛发展,并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全面肯定。浙江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准备征集编撰关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文史资料,时任浙江省政协文史编辑部副主任的翁笑冰借此机会采访了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随后,由谢高华口述的《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刊登在浙江文史资料六十辑《小商品大市场》之首。2011年,笔者时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与本校李占才教授一起来到谢高华在衢州的家中。谢高华的家很挤,但客厅沙发上方悬挂的一幅邓小平画像十分醒目。80多岁的谢高华仍然思维敏捷,对思想解放、改革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等理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得出他认真研读过邓小平理论,并且,其谈吐极富感染力。

因此,在笔者印象中,谢高华同志一直是勇于担当、有使命感的,是谦虚正直、尊重群眾的,是好学理论、勤于思考的。这部书稿的阅读,进一步加深了笔者对他的认识,一个在改革大潮中勇于担当的县委书记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使命与担当

(一)谢高华同志的担当,是一个大担当

40年的改革开放潮起潮涌,波澜壮阔。最近笔者又去了一趟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现在看来依然十分醒目。1979年的中国和中国农村,思想观念还十分禁锢,按下这些红手印是有很大风险的。1982年的中国,改革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兴起的时代背景。但是,谢高华曾经受过“左”的批判,推动改革需要有更大的担当勇气。义乌改革的本身,主要不是应对生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致富及其手段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个担当责任很大,要闯更大的禁区。当时,从观念上看,弃农经商、分产到户,仍然被视为典型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各地仍在打击;从实践上看,则还要打破各种体制甚至法规上的限制,如工商体制、税收体制、金融体制等。

1982年7月,谢高华在干部会议上提出了开展“敢不敢富、能不能富、让不让富、会不会富”的大讨论。但是,他坚决不让义乌的改革政策搞大辩论,认为这样只会导致乱抓辫子、乱扣帽子。义乌改革之初,一些改革举措报到省委后没有得到明确表态,他就说:“那就一边报批,一边贯彻执行,有事我承担好了!”

1982年9月,义乌县委作出了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决定。随后又作出了“四个允许”的决定,即“允许农民进城,允许农民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竞争”,还实行了定额计征的税制。这种税制类似农业大包干,商户除了上缴国家的税收,留足市场的管理费和卫生费,余下的利润都是自己的,对超过定额20%的部分,到年终时斟量补缴税款。这些举措,都是开创性的。这些做法,在各层级上都引起过争论,掀起风波,在全国大报上也有过批评。但是,在浙江省委和金华市委一些领导的支持下,谢高华顶住了压力,坚持下来了。

义乌小商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得益于义乌的思想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例如,定额计征的税制解决了小商品征税中的难题,减轻了商户的税负,稳定了市场的秩序,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税收。浙江省财政厅调查组经过实地调查后,也认为义乌的税收制度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的税收制度,还有金融制度以及物流制度等,成为义乌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谢高华所实施的改革风险大,意义也很重大。这样的一场改革,是以农民致富为目的的,并且直指改革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问题,因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并造就了义乌发展的奇迹。

(二)谢高华同志的勇气,来源于人民群众

书稿一开始就提出了关于英雄和群众的讨论,强调了英雄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固然,谢高华的大担当,在成就义乌市场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本人一直坚信,是因为他紧紧地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才和义乌群众一起推动了义乌小商品贸易的发展,实现了群众的发家致富。

义乌这块土地文化积淀很深,名人辈出。义乌人勤劳、刚直,重耕读,也善经商。义乌人把经商叫做“做生意”,既有农闲时鸡毛换糖的走街串巷,也有不少人外出长途贩运买卖的,在浙江中部一带素有“东阳做手艺、义乌做生意”之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义乌的集市远近闻名,因此也是当时不断受批判的“投机倒把重灾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义乌的稠城镇和廿三里镇逐渐形成了自发的小商品贸易市场。但是在当时,仍然被认为是“盲目外流、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对其实行禁、阻、限、关的政策。谢高华刚刚上任义乌县委书记,就有一位叫冯爱倩的妇女在县委门口堵住他,并责问“为什么不让做小商品生意”。于是,他消瘦的身影就出现在义乌的田间地头、街坊集市。在对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明确提出了“我们在工作上要换个角度,不要把义乌人能经商看作是包袱,而应当把它当作是自己发展的一大优势,加以引导,发展经济”的观点,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作出了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重大决策。

义乌的小商品交易市场由此蓬勃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敢想、敢干、肯吃苦的能人。实践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着义乌县委冲破了禁区。义乌小商品市场在群众的积极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城乡经济面貌为之一新。1984年底,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

谢高华还特别注重依靠和团结各级干部开展工作。义乌各级干部工作热情高、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县委班子共同承担风险压力,各级干部创造性工作,推动了义乌快速发展,并因此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干部,之后在更高层级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重用。在谢高华离开义乌以后,义乌各届领导班子,坚持兴商建县(市)的目标不动摇,不断奋进开拓,成就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辉煌。

时任义乌市政协副主席的刘峻曾说过,义乌人干百年来有一股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精神,包括“鸡毛换糖”走四方养家糊口的传统。谢书记到义乌来之后,看到了民间的这股力量,他进行了催化,从而促生了小商品市场的诞生。从这点上来说,谢书记是义乌人民的福星。

(三)谢高华同志的智慧,来自于勤于理论学习和思考

谢高华书记谦虚地说过:“我仅有小学文化,大半辈子也没看懂《资本论》。”但是,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他坚持调查研究,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同时也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半辈子没看懂《资本论》”,正说明他孜孜不倦进行理论学习的态度。

谢高华曾对“为什么马克思说从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一跃”这个命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学习和思考市场的发展规律。例如,围绕着粮食和农副产品的计划收购等现实问题,他从是否符合价值规律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为制定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他得出结论: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独家经营,是违背价值规律的。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他进行改革时有了理论的底气。

谢高华非常赞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不争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等论述。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针对上级部门提出的“加强统管”的要求,提出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思想先行,管要跟上,越活越管,越管越活”的二十四字方针。从谢高华的实践和思考中,我们可以体會到他对邓小平的深深敬仰和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刻把握。退休以后,他勤练书法,在送给各位朋友的书法作品中,邓小平的名句是主要的内容。

谢高华眼界很宽,善于学习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他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城市发展的资料,积极探索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律。他体会到先有市场、后有城市,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了解到日本曾提出“贸易立国”战略,这对他提出“以贸易为导向,贸、工、农相结合,城乡一体化,兴商建县”的战略起到了借鉴作用。

三、勇于创新的好榜样

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专程去兰考,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焦裕禄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重点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谢高华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他在义乌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作风、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以及不搞特权的道德情操。义乌群众和老干部们谈起谢高华,他们的印象中就是消瘦的身躯、黧黑的脸盘、因不停地吸烟而焦黄的手指、急促的语调和彻夜不熄的灯光……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谢高华的胃被切除了一半以上,一心为了工作,饮食却很难正常。

谢高华一心工作不谋私利。一些当时得到过他帮助的企业家,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至今仍和他保持着联系。但是,他与企业家的交往始终保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亲”“清”政商关系。他在义乌没有任何房产,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股份,一直保持简朴的生活。他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在国家困难时把两个儿子下放到农村,在祖国需要时又把一个儿子送上战场,并获得战功,之后他的子女也没有利用他的影响谋取任何经济利益。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并学习谢高华同志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学习他敢闯敢试的实干精神。改革是要突破旧的思想藩篱和体制的伟大事业,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但是,由于“左”的思想的禁锢,由于对旧的利益格局的触动,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改革的先行者要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改革的进程也总是充满荆棘,并伴随着争论。谢高华是幸运的,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还有一些省市领导为他遮风挡雨,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他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直至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争议才基本平息。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敢闯敢试的实干精神,这是因为新的梦想、目标更为宏大,任务更为艰巨,风险也更加集聚。

第二,学习他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宽阔胸怀。改革是群众的事业,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觉行动。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能否激发人民群众在生产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改革成败的关键。由于改革是全新的事业,改革的每一步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人民在追求幸福的努力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需要在人民群众中吸取力量、吸取智慧。谢高华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义乌改革的每一步突破,都凝聚了群众的创见和诉求。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指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第三,学习他勤奋好学、不断探索的态度。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面对复杂的、充满变数的改革开放新探索,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和理论思维,否则容易走弯路、遭受挫折,甚至在盲人摸象中走入歧途。谢高华非常善于学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思考,勤于在总结经验中进行理论探索,从而使改革创新迸发出青春活力。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增强领导本领,并且把增强学习本领置于增强本领的第一位,主张加强学习走向未来。谢高华勤于理论学习和思考,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

县委书记义乌改革开放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让“优秀县委书记”有位更有为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近期我省千部任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