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人类学》的误译与滥用

2018-09-10谢国先

三峡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译本人类学原著

谢国先

摘 要: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的Anthropology是一本很受欢迎的大学教材,汉译本题为《当代人类学》。该译本对我国读者认识人类学基本理论很有帮助,但译本中也存在很多误译。《想象的异邦》在使用《当代人类学》的译文时,对这些误译未做改正。抄袭译文,是对译本的滥用;引用误译,是对误译的滥用。对误译的滥用会导致以讹传讹、以假乱真。学术研究中引用译文时,如有條件,应核对原文。

关键词:Anthropology;《当代人类学》;《想象的异邦》;滥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4-0046-06

学术翻译批评是学术研究和翻译批评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学术译本的研究,其基本任务是评价学术译本质量,向读者推荐合格译本;指出误译,总结误译规律,探讨理想的翻译境界。

学术翻译批评的对象是从古至今生产出来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译本。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术翻译事业发展迅猛,但译本数量巨大而质量普遍不高,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极大冲击。今天,我国翻译市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种状况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其来有渐。

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的Anthropology,[1]是一本有名的大学教材,其影响历久不衰。根据该书第3版译成的中文版,题作《当代人类学》, [2]198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人类学》问世已过30年,但哈维兰的Anthropology在中国似无其他中文译本。因此,《当代人类学》在中国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近40年来我国学术翻译的质量,《当代人类学》具有个案分析的特殊意义。

1949年以后,直到1978年以前,西方人类学汉译在我国几近绝迹。《当代人类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较早出版的人类学译本。因为原著作者是知名人类学家,也因为当时同类书籍数量有限,所以,这个译本有助于中国读者认识西方人类学理论。

遗憾的是,《当代人类学》中出现了很多误译。译本630余页,误译有600余处。平均下来,几乎页页有误。

更为遗憾的是,这个译本的部分内容已被滥用。本文所谓滥用,有两个含义。

第一,这个译本中的部分篇章或段落几乎原封不动地进入王铭铭所著《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以下简称《想象的异邦》) [3]一书中。对此,有关机构已做出处理,不必多谈。《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译文的使用并不合法。这是滥用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想象的异邦》使用的《当代人类学》译文中,其实有不少误译。使用有错误的译文而未加以改正,这是本文所谓滥用的第二层含义。

《当代人类学》由硕士研究生翻译,1987年出版。《想象的异邦》由教授完成,1998年出版。虽然任何头衔都不能充当译本质量合格的保证,但常识告诉我们,教授所完成的译文应该比学生(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完成的译文质量更高。

误译是对原著的误解。学术著作中对误译的使用——不论其非法或合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以讹传讹,以假乱真。

《当代人类学》中的误译贯穿全书。其中在上述两层含义上被滥用的部分,主要来自《当代人类学》第十七章“亲属与继嗣”、第二十章“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和第二十一章“宗教与巫术”。这三章的内容进入《想象的异邦》,构成“5 生育、亲属制度与社会”、“7 跨文化视野中的政治”和“8 巫术、宗教与仪式”的重要部分。

《想象的异邦》滥用的《当代人类学》的误译,大致有3类:词语误译、结构误译、综合误译。现举例说明。为节省篇幅,我一般不提供参考译文而仅指出误译。有时,需要正确的参考译文帮助读者理解,则我会提供参考译文。

一、词语误译

词语误译指较为简单的单词和短语误译。

《当代人类学》中有些词语误译无需结合语境就能判定。《想象的异邦》对之未加改正而照用。现以表格形式列出。

《当代人类学》中的绝大多数词语误译均需结合语境才能判断。

例1.谈到奥马哈式亲属称谓制度,原著说:

In the Omaha and Crow systems, another variable enters the pictures: both systems ignore the distinction that occurs between generations among certain kinsmen.[1]442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在奥马哈和克劳制中有另一种变异:这两种制度都忽视某些男亲属中代与代之间的区别。 [2]413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3]91

“kinsmen”是“kinsman”的复数形式,指“亲属”而非“男亲属”。从原著和译本所附亲属称谓图表可知,在这种“变异”的亲属称谓制中,“母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兄弟的儿子”称呼相同,“母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姐妹的女儿”称呼相同。所以,这种称谓制忽视某些特定亲属的代际区分,而不是《当代人类学》译文所谓“忽视某些男亲属中代与代之间的区别。”

例2.谈到库拉交易圈,原著说:

In this way these island people have access to a whole range of material goods not found on their own islands.[1]488-489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这些岛民用这种方法就能够见到在他们自己岛上所见不到的物资。[2]458

《想象的异邦》仅将“在他们……”改为“他们……”,其余文字完全相同。[3]91

“have access to”意为“获得,得到”,而非“就能够见到”。

例3.谈到狩猎和采集民族对动物的认识,原著说:

Western Abenaki hunters, for example, thought that animals, like humans, were composed of a body and vital self.[1] 527

《當代人类学》译文为:

例如,西部阿贝纳基猎手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是一个有躯体的生命。[2]496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例如,有些狩猎民族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是有躯体的生命。[3]138

“were composed of a body and vital self”意为“由一个身体和灵魂构成”。

认为人由身体(a body)和灵魂(a vital spirit)这两个可互相分离的部分构成,是全世界很多民族中流行的观念。[1]539在身体和灵魂二元对立统一的含义上,灵魂既可称为“vital spirit”,也可称为“vital self”。[1]529

《当代人类学》把“a body and vital self”译为“有躯体的生命”,并没有再现原文二元对立统一的含义。《想象的异邦》将“西部阿贝纳基猎手”改为“有些狩猎民族”,对译文的错误毫无改正。

例4.谈到生者对亲朋死亡的态度,原著说:

They must, at the same time, reconcile themselves to the loss of someone to whom they were emotionally tied.[1]550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同时,他们必须和生前与他们有感情联系的死者重新建立友好关系。[2]517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3]155

“reconcile themselves to”意为“使他们顺从于、安心于”。

可以翻译为:同时,他们必须节哀顺变,接受跟他们情感深厚的人的死亡。

二、结构误译

结构误译指对原文语法结构的误解造成的误译。

例1.谈到部落组织,原著说:

For example, such integration can be provided by kinship groups that unite people in separate bands or communities, or age grades or associations that cross-cut kinship or territorial boundaries.[1]506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例如,这种一体化可以由亲属群把分散在独立群体、共同体、年龄级序,或横穿亲属和领土界限的社团的人们集合起来。[2]470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3]123

《当代人类学》译文“……亲属群体把……横穿亲属和领土界限的社团的人们集合起来”说不通,亲属群体不会跨越(cross-cut)亲属界限。这个矛盾是因为译者误解原文结构造成的。“by kinship groups”(被亲属群体)与 “or (by)age grades or associations”(或被年龄级或年龄组织)是并列结构。原文中省略了第二个“by”(被,由)。

可以翻译为:例如,将彼此各别的游群或社会中的人们团结起来的那些亲属群体,或者,跨越亲属界限或地域界限的那些年龄级或年龄群,可实现这种结合。

例2.谈到努尔人豹皮酋长的作用,原著说:

His mediation gives each side the chance to back down gracefully before too many people are skilled; ...[1]508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他的调停使双方在人员死亡太多的情况下有机会体面地作出让步。[2]472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 [3]125

“before”表示时间,意为“在……之前”。“before too many people are skilled”意为“在过多的人被杀之前”。

可以翻译为:经他调停,双方都可体面让步,免得杀人太多。

例3.谈到进化论的缺陷,原著说:

Such a sequence incorporates most of the evolutionary fallacies of Tylors time : the idea that technologically primitive cultures are primitive in all other areas; ...[1]541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泰勒时代的进化论多数错误可这么总结:认为其他所有地区的原始文化在工艺技术上都是原始的;... [2]507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泰勒时代的进化论的多数错误可以归结为,它们认为其他所有地区的原始文化在工艺技术上都是原始的。[3]149

“Such a sequence”(这样一种顺序)指上文所说从早期泛灵论到现代一神论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technologically”(技术上)仅修饰“primitive”(原始)。“in all other areas”意为“其他所有方面,其他所有领域”,而非“其他所有地区”。

《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译文的改动,并无实质意义。

可以翻译为:这样一种顺序体现了泰勒时代的进化论的大多数错误:即认为技术原始的文化在其他方面统统都是原始的。

例4.谈到萨满的报酬,原著说:

In return for services rendered, the shaman sometimes collects a fee—fresh meat, yams, a favorite possession. [1]544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作为他所提供的服务的报酬,萨满有时收取费用——鲜肉、薯类是他最喜欢的东西。[2]512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萨满有时收取费用——鲜肉、薯类是他最喜欢的东西。 [3]152

“fresh meat, yams, a favorite possession”是并列的三个名词短语,意为“鲜肉,薯蓣,一件喜爱之物”。

三、综合误译

综合误译指对原文词语、结构、语境、专业知识等的误解所造成的误译。

例1.谈到蒂科皮亚人的父系社会,原著说:

The family, consisting of the father, mother, children, and usually the father's sister (if unmarried), lives near the house of the father's father. Residence, therefore, is patrilocal, as defined in chapter 16. As in most patrilineal societies, the father's brother and his sons exert a strong influence in the life of the father's male children. The children look upon their paternal uncle as a second father and behave toward him accordingly. [1]426

《當代人类学》译文为:

由父亲、母亲、儿女,通常还有父亲的姐妹(未婚)组成的家庭,住的地方接近父亲的房子。因此,居住是从父居,正如第16章所下的定义。由于在多数父系社会中,父亲的兄弟和他的儿子对这个父亲的男孩的生活有强烈的影响,因而孩子们视其伯叔为第二父亲,对他们举止顺从。[2]391

《想象的异邦》将“父亲的姐妹(未婚)”改为“父亲的(未婚)姐妹”,并省略“正如第十六章所下的定义”,其余文字与这段话完全相同。[3]78-79

《当代人类学》译文3句话,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有错误。

第一句将“the house of the father's father”(父亲的父亲的房子)误译为“父亲的房子”。这个误译造成一个疑问:由父亲……组成的家庭,住的地方接近父亲的房子,那么,父亲的房子给谁住?实际情形是,由父亲……组成的家庭,住处接近父亲的父亲的房屋。

第三句中,“As”意为“就像”而非“由于”,是用蒂科皮亚人的父系社会跟其他民族的父系社会相比较;“behave toward him accordingly”意为“相应地,按照对待第二父亲的方式来对待他”。

例2.谈到部落组织的性质,原著说:

Wherever a situation requiring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all or several tribal groups arises, they join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in a cooperative manner.[1]506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不管什么时候产生一种情况,如需要所有或几个部落群体结合起来解决,它们都会以合作的方式联合起来解决。[2]470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不管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情况,如需要所有或几个部落群体联合起来解决,它们都会这么做。[3]123

《当代人类学》译文的问题有二,一是汉语中没有“解决” “情况”的用法,于是,译文缺乏“解决”的对象;二是“如”到底表示“如果”还是“例如”,并不明确。上述问题导致译文含义不清。

《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的译文进行了改动,但问题仍旧。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意为“应对这种情况”。

可以翻译为:一旦出现需要所有部落群体或数个部落群体进行政治整合的情况,这些部落群体就会联合起来,合作应对这种情况。

例3.谈到特瓦印第安人的社会组织,原著说:

The individual is introduced into one of these moieties, which are not based on kinship, and his or her membership is regularly reinforced through a series of life-cycle ritual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stops on the mythical tribal journey down the Rio Grande.[1]536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个人被插入这些半偶族中的一个族里去,半偶族不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其成员通过与神话中迁徙格兰德河途中12个逗留地相符合的生活周期仪式,定期得到增加。[2]501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个人被插入这些半偶族中的一个族里去,半偶族不以亲属关系为基础,其成员增加靠的是与神话中迁往格兰德河途中的十二个逗留地相符合的生活周期仪式。[3]144

“membership”不是“成员”,而是“成员身份”;“reinforced”不是“增加”,而是“强化”;“life-cycle”,我国学术界一般译为“生命周期”,而非“生活周期”;“journey down the Rio Grande”不是“迁往格兰德河途中”,而是“沿格兰德河向下游迁移”。

《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的译文进行了修改,但就是没有改正其中的误译。

可以翻译为:个人都被安置到并非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一个半偶族中,其成员身份通过一系列生命周期仪式经常得到强化,而这些生命周期仪式则对应于神话叙述中部落沿格兰德河向下游迁移时所作的那12次停留。

例4.谈到法律的地区差异,原著说:

An example of a similar dilemma in our own society occurred a few years ago in Oklahoma, a state in which the sale of liquor by drink is illegal. State officials arrested several passengers and workers on an Amtrak train passing through the state; these people knew their actions were legal under federal law but were unaware that they could be prosecuted under state law.[1]524

《當代人类学》译文为:

在我们社会中,几年前在俄克拉荷马也发生同样进退两难的事例,在这个州里卖烈酒是不合法的。州里的官员逮捕了几个乘阿姆特拉克火车经过该州的过路人和工人;这些人知道他们的行动在联邦法律中是合法的,但就是不通知他们在州里法律制度下是会被告发的。 [2]492

《想象的异邦》仅将上述译文开头的“在我们社会中”改为“而在当代社会中”,将段末的“但就是不通知他们在州里法律制度下是会被告发的”改为“但他们就是在不被告知州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被告发的”。[3]136

美国关于酒类销售和饮用的法律极为繁琐。“the sale of liquor by drink”不是“卖烈酒”,而是“卖一杯酒或一口酒给顾客当场喝”。这个误译还不是大问题。

《当代人类学》误解原文第2句分号以后的“these people”(这些人)、“they”(他们)所指的对象,甚至也不理解“were unaware”(不知道)的含义。《想象的异邦》的作者大概也觉得《当代人类学》的这部分译文含义不明,所以对之进行了改动。然而,这种改动无济于事。

可以翻译为:我们自己的社会中也有一件让人迷惑的类似案例,几年前发生在俄克拉荷马州。在这个州,卖给顾客一杯酒或一口酒当场喝,并不合法。州官员在行经该州的阿姆特拉克火车上逮捕了几个过路人和工人;这些过路人和工人知道他们的行为不违反联邦法律,却不知道,根据州法律,他们的行为要被起诉。

除了这3类误译之外,《当代人类学》还有漏译情况。这一类失误也重复出现在《想象的异邦》中。这些漏译包括整句漏译、短语漏译和单词漏译。

例1.介绍奥马哈式亲属称谓制度时,原著有这样一句话:

Otherwise, the system is much like the Iroquois system.[1]442

《当代人类学》漏译此句。[2]413

《想象的异邦》也没有这句话。 [3]91

例2.谈到库拉交易圈的意义,原著说:

The Kula demonstrates once more the close interrelationship of cultural factors that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stic of non-Western societies. [1]489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库拉交易圈又一次说明了文化因素之间的紧密关系。[2]458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3]106

《当代人类学》漏译定语从句“that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stic of non-Western societies”。

例3.谈到千禧年主义,原著说:

It may attempt to resurrect a suppressed pariah group that has long suffered in an inferior social standing and that has its own special sub-cultural ideology, and is then referred to as millenarism.[1]609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一个文化也可能试图复兴长期以来被压在社会下层,并有着自己特殊的亚文化意识的受压迫集团,这称为千年福理想。[2]575

《想象的异邦》文字为:

有些族群也可能试图复兴长期以来被压在社会下层,并有着自己特殊的亚文化意识的受压迫集团,它们的组织理念在于信仰一个遥远的未来幸福世界,因而被称为“千年福理想”。[3]203

《当代人类学》将“a suppressed pariah group”(受压迫的贱民群体)译为“受压迫集团”,漏译“pariah”(贱民)一词。《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的文字进行了改动,但并没有补上这个被漏译的词。

例4.谈到祭司和萨满的差异,原著说:

Priests and priestesses frequently tell people what to do; the shaman tells supernaturals what to do.[1]544

《当代人类学》译文为:

祭司或女祭司常常告诉人们该做什么;萨满则告诉自然力量该做什么。[2]511-512

《想象的异邦》文字与之完全相同。 [3]152

“supernaturals”意为“超自然力”。《当代人类学》漏译该词前缀“super”(超……)。

一般作者使用别人的译文,不一定核对原文。这样做可能有多种原因:他看不懂原文;他虽能看懂原文但手边没有原文;他手边虽有原文但相信译文合格而觉得无需看原文,……。当年的译者后来在著作中使用自己以前发表的译文,是否核对原文,大概取决于他对译文质量的认识:如果他觉得当初自己能力有限,译文中恐有错误,他应该会核对原文;如果他觉得自己当初生产的译文没有误译,他当然不必劳神费事地核对原文。这是常理。

《想象的异邦》在使用《当代人类学》的译文时,是否核对过原文,我们不得而知。从本文所讨论的滥用的第二层意思——《想象的异邦》使用有错误的译文而未加以改正来判断,作者大概没有核对译文。

《想象的异邦》对《当代人类学》的滥用,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个缩影。本文所讨论的两层含义上的滥用带来的疑问虽然针对个案,但其答案在于社会而非个人。

翻译是一种再现,是用译语将原语表现的思想再现出来。就再现的思想而言,翻译并没有创新价值;就再现的方式而言,翻译具有极为重要的创新价值。人类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思想交流正是借用翻译活动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文本的首次翻译尤其具有再现方式的创新价值。

我国学术翻译中不合格的译本很多。但这些不合格译本中的首译,仍然具有再现方式的创新价值,还是会对我们认识外国的学术研究状况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换句话说,首译再差,也并非一无是处。

学术翻译批评应该作为与学术翻译和学术研究相伴随的日常活动长期发挥功能,为我国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注 释:

[1] William A. Haviland: Anthropology. CBS College Publishing,1982.

[2] [美]威廉·A·哈維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夏 雪

猜你喜欢

译本人类学原著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网络新词
后来未必居上
什么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