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个东海县城
2018-09-10刘成文
刘成文
今天,当人们提起连云港东海县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位于陇海铁路上的牛山镇。在历史上,东海县城的驻地曾经几次变迁,迁移路线与大海海岸线东移路线相反,是从东往西,由以前的“海中仙山”变成了今天的“水晶之都”。
古老的东海县城——南城镇
东海县这个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到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才裁撤,历时800多年。在这800多年中,东海的县城是建在云台山一带,有人经过考证,更为具体地说,就是今天的凤凰城——南城。明代《隆庆海州志》记载:“东海城旧有大小二城。宋宝佑中(约1255年)贾似道献捷筑,西南二面控海,东北二面抵山,实为重镇。”
《窦娥冤》的故事就发生在位于大海中的东海县。这个故事流传于民间时,被称为“东海孝妇的传说”,最早记载于《汉书·于定国传》,干宝的《搜神记》则使得“东海孝妇”的故事更为完善。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并参考了当时有关的戏曲资料,进行了天才创作,使之成为一部深刻反映元代社会现实、激动人心的著名悲剧。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将之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为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出巡至楚州(今淮安市淮安区),为窦娥平反。窦娥临刑前,发下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据说在当时的东海县一一应验,老百姓至今还在传说。
南北朝时期,东海县出了一个著名的诗人——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出身贫寒,曾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感情慷慨奔放,音节激昂顿挫,特别是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影响了唐代李白、杜甫等许多大诗人。在《代出自蓟北门行》中写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他的《行路难》翻唱汉代旧曲,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艺术上很有特色,留下“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等千古流传的名句。
在唐代,有一个日本和尚叫圆仁,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在他所著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非常详细地记载了他初踏唐朝国境,滞留海州时的情景。按照他的记载,唐朝时期,海州大体管辖有东海、朐山、怀仁、沭阳四个县。圆仁上岸以后,先是在宿城居住,第二天翻过两重山,来到当时东海县城的治所——南城。东海县四面环水,与海州中间隔着一道海湾,遥遥相望。圆仁在东海县城休息了一晚,乘船过“小海”到达海州治所。从他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小海”不算很宽,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左右,航行時间用了三个小时。“小海”就在今天的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惜已经没有一点海的痕迹了,全部沧海变桑田,桑田变园区。
北宋年间,大诗人苏轼仰慕前辈石曼卿的高行清风,来到海州,石曼卿曾在海州担任通判,流连于山水之间,流下了大量的篇章。苏轼在瞻仰之余,登临海边的朐山,写下了《和陶杂诗十一首》:“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看来在宋代,朐山山顶是一个观日出的好地方,苏东坡在观看日出东方的壮观场面之后,看着大海对面那座如同海市蜃楼一样的东海县城,发出了千古长叹。也许,苏轼是希望能抛开尘世的纷纷扰扰,在海中群岛之间安家落户,逍遥一生。由此可以看出,在身居大陆的人眼中,那时候的东海县城确实是让人神往的地方。
民国的东海县城——古城海州
海州,以海为名,海州这一名称出现的时间和东海县差不多,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州治起初是设在今天的灌云县龙苴,后来由于沭河河口向北迁移,州治选择在今天海州鼓楼以东方圆3平方华里的地方。清朝初年,黄河改道,从淮河的水道入海,南城与海州之间由于泥沙淤积,变成了陆地。明清两代六百年,在苏北、鲁南交界的辽阔区域上,只有海州,没有设别的县,州城都在今天的海州,早期那些县城都废弃了,成为故城。
民国元年(1912年),海州直隶州被正式撤销,沿用汉代的名称,改为东海县,于是东海县就从大海中“搬”到了闹市区。同年四月,将东海县地域分为东海、灌云两县,东海县政府在海州,灌云县政府在板浦。
东海县政府的办公地点是在今天的师专二附小附近。但是那时候海州的一些机构有的仍然沿袭旧称,如军阀白宝山就称为海州镇守使。有的则改称东海,如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和设在海州城内的省立十一中学合并时,就称为东海中学,后称为东海师范。
著名作家朱自清,1898年出生在古城海州。1903年,5岁的朱自清随家搬迁定居扬州。他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在文章中他特别强调“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东海就是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点。我就生在海州。”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东海县政府打游击转到了农村乡下。1948年,海州全境解放的时候,县政府南逃,在镇江市设立过东海县。不久,镇江解放,国民党东海县政府解体。
1950年,东海县和新成立的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1951年市县分开,东海县政府曾经设在石榴。1953年10月,县政府迁到当时已经属于新海连市的海州城内。因此,海州重新成为这一广大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新兴的东海县城——牛山镇
解放初期,东海县的政府主要机关都设在海州城内,东海县政府的大礼堂位于二营巷,当年东海县的许多机关旧址在今天的海州城内仍然随处可以看见。
东海县政府管辖的区域都是在海州城的西部,必然给全县的工作带来许多不便。据曾经担任过新海区委书记的仲维修介绍,当时发一个通知,县政府的交通员要走上两天。要是开全县干部会,那就更热闹了,从一百多里以外赶来的基层干部都是带着衣服、被褥,在大礼堂打地铺,有的还带着煎饼等干粮。
1956年,江苏省委副书记刘顺元视察东海县,他在听了县领导的汇报以后,也觉得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要县领导向省委打报告,重新找地方,建设新县城。县领导经过细致的勘察和多方征求意见,决定在牛山设立新的东海县政府。1956年,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县政府机关陆续迁往牛山。
牛山原是东陇海线上的一个五等小站。1956年初,全站铁路员工及站前做生意的小商贩只有17户人家。之所以选择牛山作为新的县政府所在地,一是因为牛山位于东海县的中部,便于领导全县工作,二是因为牛山位于铁路线上,交通便捷。还有一个原因是牛山地势开阔,便于规划。当时的牛山车站南北都是长满荒草、无人耕种的土地。由于牛山附近盛产水晶,当地不少人都在这里挖掘水晶,挖完后遗留下的土坑遍地都是。初到牛山安营扎寨的县机关的干部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有时还要挑灯夜战。他们抬来山土,将遍地的“水晶坑”填平,然后自己动手,盖宿舍、铺设马路。没有食堂,吃饭就在露天,风沙一刮,饭得就着沙子吃……
东海新县城牛山就是从这样一个条件下,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今天绿树成荫、高楼林立、设施完备、社会事业发达的现代化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