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途径研究
2018-09-10罗国庆陈波
罗国庆 陈波
摘 要: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由于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境外不良文化信息的侵蚀,更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使高校学生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和高度的文化自觉。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推动文化建设、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正在逐步普及。高校在培养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上,“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值得研究。
关键词:文化自信;互联网+;高校学生;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8)05-077-05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要想了解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面貌,就得先了解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认可度,而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文化认可度高低的是青年一代。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肩负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对整个民族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故培养高校学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守,也就是说,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当前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高校学生文化主体性意识的现状
从知识储藏量来说,高校学生自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进入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可对自身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认知。但是,对于自身文化而言,高校学生正处于不断获取的阶段,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未定型,对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可度、归属感还不成熟,较容易受到各类思想的同化。其中,主体性是指自我对内在的认知,有别于他者的意识。对于文化主体意识的定义,学者张凯认为,“文化主体性是主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界定和认同,具体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沿袭、文化生活的体认及其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等,是建构自我文化身份,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根基。”[1]说到底,文化主体意识的最终表现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则包含主体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正确、认可度高。不可否认,高校学生文化主体性意识与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存在着一定差距, 首先,高校学生民族文化认知存在片面性,其感性大于理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期,乐于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积极性高。但是热情消散得也快。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往往在认识事物时只认识其表面,而未能深入思考其本质。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高校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并不愿意深入地了解其中深层次的内容。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名词或者广为人知的形式,如戏曲、诗歌、民俗等,能够深层次地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人寥寥无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除了以此为专业的学者之外,大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了解其中的一些标题,并不注重理性的思考。因而从大学生的内心讲,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其次,高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存在一定缺失,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在日益复杂的世界竞争趋势中,国与国之间的实力较量越来越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曾经判断,“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2]。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输出力度加强,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侵占,以文化作为同化武器。高校是绝大多数文化、思想的汇集地,高校学生接收各类文化、思想的信息源十分丰富,加之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熟,思想容易动摇。例如近年来,美日韩等外来文化在教育业、影视传媒业、大众消费层面以及科学技术层面都有渗透,大部分高校学生能如数家珍地说出美剧名称、韩国明星、日本动漫剧人物等。高校学生多多少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存在一定的缺失。第三,高校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高校学生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之时,就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对自身民族文化自信不足。例如,同学间要想时尚,就得往欧美范儿、韩范儿、日系风打扮,使用的产品是国际大品牌,电影电视要看英美片(剧),综艺要看韩国娱乐等。而我国的文化产业也为了迎合这种大众消费观,愈加推崇外来文化,开口闭口就是打着国际先进技术、进口产品的招牌招摇过市。其中,传媒业也不尽人意,XX节目是XX的中国版,例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都是购买他国版权翻拍。在这样的畸形发展氛围中,高校学生居然出现了“国外的空气都比国内的空气自由”的不正确认识。这说明,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未能看见自己祖国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意识存在一定的缺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趋于片面化、感性化,文化自信观念不强。高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有生力量的责任,对于当前高校学生文化主体性意识的现状问题,还需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的栋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流砥柱,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还是连接高校和家庭的纽带,起到了连接高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作用。大学生代表一部分知识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分子,更是知识青年发展的“指向标”。大学生的内在思想通过言行举止表达出来,影响着自身家庭,再影响着周围环境,进而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育人更多的体现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首先,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3]在文化交流、文化竞争愈加激烈的新时代、新环境中,面临着国外文化入侵的严峻形势,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着社会对文化创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开放期和活跃期,面对国外文化的入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更能堅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添砖加瓦。其次,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体现。”[4]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栋梁,是建设社会的有生力量。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充分理解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践行,将其融入生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更多地受益于生活实践的过程,是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对于自身,有着肩负复兴中华民族的强大使命感。第三,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广泛,生动有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令人惊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更需要以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为前提,以历史的眼光、时代的思维去看待传统文化,对优秀文化深入了解、吸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中,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会更多地、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其开放性、活跃性、创新性的思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创造更加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元素,将其推向社会、推向国际。第四,高校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自信。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能够让大学生对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充满自信。大学生接受度高、灵活度强、创造力多,正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新鲜“血液”。高校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对我国文化充满兴趣,通过自身的深入了解与研究,深化对我国文化的认识,产生文化认同感、自信心。
三、“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优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席卷全球,进入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拥有原创资源的加工、现有资源的共享和实时对话的强大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互联网已经普及大众,据《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较2016年底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上升。[5]文化的再生产更多地依靠网络载体的使用,线下资源的创新、线上资源的共享、资源的再创造,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参与,我们更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文化的传播、创新与再生产,将互联网与高校培育学生联系起来,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首先,互联网应用载体丰富多样。所谓文化传播載体,即文化借以储存或传播的形式。文化传播的载体丰富多样,既有实体载体,又有虚拟载体。在“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传播的载体更加丰富多样,除传统的纸质载体以及口头相传之外,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计算机、电视、手机等传播工具使文化在更大范围和更广程度上得以传播。并且,随着诸如微博、微信、QQ等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文化愈益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传播开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发展既拓展了网络虚拟空间,也增加了网民数量,方便了人们上网的途径,人类的交流形式更加方便快捷,沟通手段更加多样,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连接在一起的整体。与此相适应,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更加丰富,通过电脑或者手机,网民们更加方便地以各种形式浏览到各种文化信息。“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方式已迥异于以往,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各种文化相互交织,随时随地地通过各种形式传播至各网络终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实体的应用工具与虚拟的网络世界结合在一起,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和形式。其次,互联网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互联网的文化资源不单是文化线下资源的收集整合,还包含线下和线上资源的原创加工,既是现有资源的共享,又是原创资源的创造。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再加工、再生产、再创造,使得文化资源源远流长。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就像语言一样,是可以共享的。互联网的产生,使得边疆偏远地区也能得到世界流行的各类文化资源,这不仅是共享我国文化,而且我们也与世界共享。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文化的传播在区域之间不再有界限,不同阶层之间不再有限制,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汇聚在网络,再生产的文化资源也在网络空间中不断产生,人人平等上网,获取一样的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第三,互联网无纸化轻量实时传送。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互联网的产生,将资源数据化,实现了庞大资源的无纸化轻量传送,节省了成本、空间。并且,文化资源的数据化,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实时传送。
四、“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文化自信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地熏陶,并为之认同,同时具备文化主体意识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因此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须得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当前,高校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络,他们借助各类平台,例如微信、微博、QQ等通讯平台沟通交流,借谷歌、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获取资源,天涯论坛、知乎、贴吧等论坛讨论指教。高校学生好奇心强、接受度高、操作能力强,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某些风向潮流,例如一些创新app的使用,最新的探探、陌陌、抖音等交友平台,基本是青年一代,特别受高校学生的推崇。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增加对互联网的使用,将“互联网+文化自信”的模式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力量共同协作,最大效用地应用“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近几年来我国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普及度高达54%,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6%,如此高速发展的趋势,而我国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却相对滞后,互联网形势与网民舆论变化莫测,网络环境也相对复杂,形形色色的虚假信息、低俗内容,再加上一些网络欺诈、盗取隐私、散播谣言等不健康、不文明的网络行为,对学生影响很大。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上有优势,也有劣势,需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发挥网络优势,给予高校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讲话中强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6]网络空间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延伸性,虚拟空间也更有可能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社会对学生的培养与关爱,必须以积极、正直、健康、向上的氛围熏染学生。网络是社会的大染缸,为确保学生网民在上网的过程中接受网络的正面影响,得到更多有益的内容,社会必须行动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携手净化网络环境,清除血腥、暴力、色情内容,清空虚假、强制、造谣信息,文明上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其次,高校应用“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深入课堂、深入生活。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局限于教室,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偶尔互动,这便是高校的教育空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课堂依然占据主流,教室安装的多媒体也仅仅发挥播放PPT的功能,这也造成了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学生离开PPT便不知如何做笔记的窘境。互联网的发展似乎并没有融入课堂。高校“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凭借互联网传播文化的优势,将文化内容融入课堂,融入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培养高校学生文化自信。其一,高校将“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深入课堂。高校学生学习的场所主要在教室,在课堂中。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部分高校正在试图改革本校思政课,使思政课的开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例如,目前某些高校采取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结合。线上课堂主要采取MOOC课堂形式,以网络教学为主,包括视频观看、课后练习、阶段性测试和在线讨论等内容,再配合教师的线下课堂,教师讲解知识,并组织学生在教室开展主题学习活动,联系网络教学的内容,开展特色活动,以不同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效果良好。这种教学不仅仅适用于思政课,更适用于其他公共课、选修课。这种模式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将各种文化融入课堂内容,能将文化化为图像、声音、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知识中带有文化色彩,文化中蕴含知识深度。类似如此模式,高校还可以多领域扩展,比如名校名师网络课堂,名校帮扶一些落后地区的高校,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网络接口,将一些名师上课内容实时传送,同步播放,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其二,高校将“互联网+文化自信”模式深入生活。高校课程较高中课程更为轻松,学生上课时间更为松散和自由,高校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转向宿舍或图书馆,倾向于自主学习,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高校在履行文化传播职能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更多地利用互联网络深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无时无刻享受文化的熏陶。例如,高校生活区网络电视的播放,播放内容以新闻频道、科教频道等为主;学习区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开放、高校图书馆之间电子资源的共享;高校推广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有关文化的小视频、小文章等。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它还是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是优美的文字、动人的诗歌、精彩的画面和悠扬的曲调,还可以是真实的故事、质朴的语言和暖心的行为。文化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回归到生活,高校对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第三,高校利用互联网深入学生社团活动,展示学生自身魅力,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学生社团在高校学生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培养高校学生自身兴趣、爱好,是高校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学生培养文化素养的主要阵地。发展好学生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帮助高校丰富大学生文化多样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凝聚学生的向心力。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大型网络互动平台,这个平台包含直播互动、小视频展示、学术论坛、以文会友等等,学生社团率先加入,以展示社团特色、社员风采、丰富课余生活为目的,这样的网络平台,以全心全意服務学生为宗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为最终价值。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除了展现自身以外,还可以认识更多有才能的朋友,例如茶社的茶文化宣扬,戏社的戏剧传承,书社的好书分享,文学社的诗词歌赋等。这样的网络平台如果反响较好,还可以进一步考虑与其它高校的社团之间对接,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加入,秀出大学生的风采,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信研究[J].中州学刊,2017(6):80-84.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J].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57.
[3][4][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2017-10-18).[2017-10-27].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8-04).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conflict, more and more foreign cultures pour into China, which caus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our country. This kind of ideological erosion firstly bea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se ideas are not yet fully matured. Universities take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since college students are vulnerable to the erosion of foreign cultur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to establish their awareness that cultural subjectivity and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Internet has a superiority that promot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ode of "Internet + cultural confidence" is popularizing gradually in the aspec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mode is undoubtedly worth studying in the path choi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firm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Internet +;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