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8-09-10李鹏

现代盐化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化工专业高职教学

李鹏

摘   要:高职教育健康、绿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本文基于高职化工类专业的教学为例,实践性环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了解高职化工专业教学开展的现状,配合高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利用实践教学的改革,推动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教学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逐渐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增高。在2017年1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按照产业发展针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并且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在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从而支持职业学校开设先进装备制造以及基础制造专业。所以,职业教育就需要基于职业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其专业培养模式,这样就能够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对应的要求,从而避免其局限于理论基础,与现实岗位相互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实践教学环节更好地凸显出来,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实践教学的有效改革。

1    实践性环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学生就业能力的保障

相比普通本科教育毕业生,高职教育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就是在学校期间会从事实践方面的训练。当学生毕业之后,企事业单位不仅要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和思想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会关注其学生的实践经历。当学生接受一定时间的实践教学训练之后,不仅可以掌握实践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理解,这样就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历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对应的专业技能。所以,学生拥有完整的实践经历,自然而然就能多一份保障,从而赢得就业先机。所以,实践教学是最能保障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手段[1]。

1.2  符合化工高职人才定位要求

化工作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化工行业也逐渐朝着技术型产业不断地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化工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却让化工专业人才面临短缺的现象。专业化的人才短缺,再加上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化工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化工人才的重要组成,就需要对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有所了解,基于复合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目标,做好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需要做好化工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工作,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人才定位的整体要求。

2    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因为政府在投入方面产生的限制,导致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实训的设备还无法与企业生产的需求相互匹配,最终使得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还存在明显的管理滞后的问题;随着安全法规要求的不断加剧,企业内部的管理考虑也变得更加严格,最终使得对于人员、设备的安全度要求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得现场对于生产安全操作的要求难度与日俱增,对于非岗位操作人员,严禁其进入现场,更不能动手进行操作。因此,在开展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拥有直接动手的机会。这一因素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

3    高职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3.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关键点在于课程改革。针对加工技术专业,在课程改革中可以将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融入到教学与考核中去,并且基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做好授课计划和实训内容的调整。按照高职院校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基于实践导向作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体系建设,并且基于导向作为其课程理念,构建对应的课程模式,这样就可以结合化工企业的岗位需求,将实践课程贯穿于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同时也可以满足化工设备、分析化学、化工仪表自动化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通过现代化的化工行业实训基地以及化学分析实训室、仪表实训室等建立健全,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完成化工总控工、分析工、化工检修管工以及氨合成工等等级培训,同时也可以完成技能的鉴定,这样才可以将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有机融合到教学考核当中去[3]。

基于时间导向作为核心的课程模式,可以在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强实践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满足理论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从而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种模式强调的是基于实践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非是将理论教学作为核心。基于这一基础,再配合上职业岗位需求以及工作任务的对应分析,就可以明确专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做好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实现教学途径的拓宽,在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同时,达到现实岗位的最终需求。

3.2  积极转变培养方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3.2.1  注重课程改革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建设目标,注重专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强化,其课程建设重点不仅需要实现知識系统的重构,同时也需要注重职业领域中专业知识的深化应用,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体现出专业节能、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安全生产等特点。注重学生诚信素养、职业道德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基于学生为中心,通过协作学习、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等多重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索。

3.2.2  开发化工仿真实训平台

考虑到化工生产产业的特殊性,如腐蚀有毒、易燃易爆等,一般的化工实习都处于只能看不能碰,只能听不能摸的尴尬局面。为了让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前就进行必要的、能够与现场控制相互贴近的操作锻炼,从而获取对应的实践技能,使得仿真实训成为化工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传统模式下的仿真实训,只能够基于教学的安排,在指定的机房与时间内进行操作,容易受到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实践技能训练要求。所以,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的化工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基于其广域性的特点,通过先进的计算与仿真技术,将化工生产流程、设备原理、操作过程再现,高保真动静态机理模拟开停车、调试、操作等过程。在非常逼真的环境下,就可以按照生产之中的工艺条件和过程参数变化,让学生开展化工实训以及真实产品模拟实训。在学校之中,学生就可以满足岗位技能的培训,在教学成本和时间节约的同事,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样就可以直接解决危险化学品现场难以实训的问题[4]。

3.3  建立实习和就业跟踪电子档案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还需要效果反馈的支持。掌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发现在实践操作环节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关键的。建立跟踪档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到:(1)建立在校期间学生的实习档案记录,其主要包含了实践操作的内容、岗位技能考核情况、实践教学之中存在的不足等情况。(2)学生在毕业之后的记录档案,主要包含了就业过程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企业对于学生岗位的年度考核要求、考核晋升之中面临的问题等。通过专任的化工教师、辅导员以及企业合作,从而搜集两个方面的档案,从而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信息方面的补充,这样就为校企合作提出了有效的路径,同时也能够满足实践教学改革的需求。

3.4  基于多维的考核评价

这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可以选择思维考核评价的方式。如,以2-甲基-5-硝基咪哩的生产为例,就可以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考评,主要内容包含:(1)原理考核,主要是针对校内的实训,利用乙醛、氨水、乙二醛等化学试剂,再配合上玻璃仪器来对反应釜的反应过程进行演示,从而考核学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反应基本原理与基本条件的理解能力,占据实践考核总成绩的15%。(2)工艺路线考核,在学校内的实训锻炼之后,就可以前往企业的生产一线,在硝化、环化、浓缩等工作岗位生产实践之后,利用所掌握的CAD等软件来绘制对应的工艺流程图,这样就可以将整体生产工艺与条件记录下来,工艺流程图占据20%的总成绩。(3)在岗的技能考核,主要是讲生产操作流程直接分解成为单元的操作,如环化程序主要是对学生的投料顺序以及投料温度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硝化工序则是了解学生对于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操作水平,这一项实践操作占据40%的总体成绩。(4)管理素质考核,主要包含了上下班交接、岗位考勤、班组组长工作能力,占据25%的总体成绩,这一项考核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起基本的管理能力,确保在就业的时候能够适应班组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具体操作以表1的详细信息为例。

对于上述的考核内容,第一项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考评,第二三项則是由教师与企业的技术引导员相互配合来考评,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生产安全的保障,同时也能够掌握学生技能操作的基本情况,第四项则是企业中层的管理人员配合教师来进行考核。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技能型、实用型的复合人才。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潘   勇,顾美娟,张小军.高职化工类专业职前职后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广州化工,2018(19):148-151.

[2]王晓军.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J].学园,2014(1):71-72.

[3]包巨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化工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2(15):200-201.

[4]杜   娜.高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科技风,2011(10):214.

猜你喜欢

化工专业高职教学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工专业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思考和改进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 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