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第三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暨齐文化与当代价值高级研修班专家观点集萃

2018-09-10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年6期
关键词:智库文化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加强智库实践界、学术界与决策部门间的交流与研讨,“2018第三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暨齐文化与当代价值高级研修班”于2018年11月29日-30日在山东省淄博市齐盛国际宾馆举办。研修班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承办,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淄博齐文化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协办和支持。来自国家机关、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媒体等领域共9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研修班,围绕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主题和齐文化之于当代智库建设的借鉴意义等议题展开了专深讲解和互动交流。以下是每位专家的观点。

于康梅(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重要的历史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为政之理、治理之道。于副部长希望大家以此次研修班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充分汲取齐文化的宝贵营养,总结智库建设的经验和问题,探索智库建设最佳实践和解决对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能力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刘细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

刘主编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政策、科技战略、科技思想等方面发挥的智库作用。他阐述了智库能力包括:智库思想表达能力、智库思想传播能力、智库活动组织能力、智库文化的传播能力,以及智库机构本身的能力。他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和研讨将传统文化元素吸收到智库研究中来、搭建智库专家交流平台、建立智库间的联系网络,进一步提升智库的管理水平,提高智库的咨政启民水平。

王志民(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

王院长介绍了稷下学宫的历史渊源。战国时代,齐国统治者在都城临淄创设的稷下学宫,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大学堂,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是诸子百家争鸣的主阵地,是学术大师的摇篮;它兼容并包、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社会性质上,稷下学宫的社会功能三者兼具:高等大学堂、社会科学院、政治参议院,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奇观。随后,王院长从智库角度阐述了稷下学宫在宣传政治主张、议政建言方面的传统。以研学为主的稷下学宫在齐国发展中充当了谏臣角色,在匡正时弊和举荐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王院长总结了稷下学宫对当代智库的启迪作用,主要包括:①以特殊政策招高端人才;②抓重大问题、献有用之策;③搞深入调研、提明确主张;④作系统论述、有哲理基础;⑤讲艺术技巧,让对方信服。

刘鸿武(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帮助非洲实现发展,同时也是为中国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刘院长强调了建构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人类共享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提出通过五位一体协同推进共建、共享、共通的中非知识体系建构,包括:①学科建设为主体,中国的非洲研究学者,须对中国自身有深刻洞识,才会真正认识非洲的根基与方向。②智库服务为功用,开展中非发展战略研究、积极为中非发展政策建言、正确引导公众舆论。③媒体传播为手段,智库发挥影响力的过程中,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④扎根非洲为前提,研究非洲一定要扎根非洲大地,向非洲人学习。真实的资料、实地的田野调查对于智库研究至关重要。⑤中非合作为路径,中非的合作要采用双向、平衡、互动的路径。

沈进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评价中心研究员)

沈老师主要围绕我国智库研究的起点、我国智库发展历程、智库政策发展过程三方面进行了主旨报告。我国的“智库”研究由“思想库”与“智囊团”融合演变而来,智库经历了从稷下学宫,到社科院,再到高端智库的发展历程。沈老师梳理了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央对我国智库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指示与要求。从习近平智库建设思想、到顶层设计文件,再到智库落实配套,保障智库发展的各类政策陆续发布、逐渐完善。习近平总书记自2012年以來,连续密集地在各大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智库思想。沈老师围绕智库政策,从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要求、政策鼓励、政策保障、政策落实、政策激励和政策效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智库政策包含的丰富内涵。此外沈老师还简要介绍了目前的智库政策在淘汰标准、入选比例和经费比例方面的局限性。

徐宁(南京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11月,是高校类智库的代表。研究院采用扁平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使得研究院既能利用南京大学的学术和人才优势,又能突破大学体制的束缚,成为自主、灵活、高效运行的智库主体。团队建设方面,研究院构建了小核心、大外围的研究团队。南京大学的在编研究人员组成了核心研究力量,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吸引世界各地、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作为研究院的特约研究员。研究院采用“三位一体”的平台化研究模式,包括多元广泛的智力主体、完备有表的规则体系、专业高效的运营团队。智库成果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自主传播,用研究院的官网和官方公众号宣传成果;二是合作传播,和光明日报、今日头条等影响力较大的媒体合作。智库运营模式方面,研究院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创新性地打造“智+”互动模式,即:智政互动、智智互动、智产互动、智媒互动。

柯春晓(中国知网总经理助理)

从“两办意见”中可以看到,新型智库的功能包括: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目前新型智库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面向思想建设、改革前沿、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具体措施和社会核心问题的。新型智库的知识服务需求包括内容需求、研究方式需求和成果展示需求。统计数据、事实调查、同行经验、国外理论、方法和经验、原始政策文件以及他人观点都是内容需求的关键点。研究方式需求之研究平台:社科研究的理论创新以个人探究式学习和创作为主,学者需要能够支撑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空间和研学平台;社科领域的大型对策或规划研究项目需要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协同研究平台;社科领域的实证研究数据、理论模型、分析工具融合为一体的大数据研究平台;融合数据、知识、项目、专家于一体的新型智库平台。

任传斗(淄博齐文化研究院院长、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

任院长从齐文化的源流、齐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齐文化的当代价值三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齐文化源于上古时期的东夷文化,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封齐建国,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延续到秦汉。一般来讲,齐文化就是指由齐人创造的、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总和。桓管霸业是齐文化的第一次高峰,稷下学宫是齐文化的第二次高峰。齐文化基本特征的精髓包括:开放、包容、齐文化是重商、务实、尊贤尚功、崇德尚廉。齐文化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历史渊源;为新时代发展理念提供历史经验;为治国理政提供传统理论支持;为当今智库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多彩的文明成果;为领袖统领全局提供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经典。

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

智库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采用嵌入式决策咨询服务模式,包括:政策过程嵌入、政策咨询的流程嵌入、政策共同体圈层嵌入。智库要嵌入政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议程的设置、政策辩论、政策教育、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反馈环节,智库都要积极作为,在每个环节中发挥智库作用。智库还要嵌入决策咨询流程中,包括信息情报嵌入、调研平台嵌入、咨询场景嵌入、文本生成嵌入和政策转化嵌入。智库要嵌入到政策共同体圈层中:要嵌入到政府关系中、嵌入到学术关系中、嵌入到产业关系中、嵌入到媒体关系中。智库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是要成为技术支援型的智库。智库的业务重心要下移,做好业务层下层的咨询工作,发挥基层决策作用。智库的人员布局中既要有权威专家,又要有承担决策咨询任务的团队,还要有负责运营和后勤等工作的人员。李教授还介绍了智库产品管理、传播管理、质量控制和品牌运营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初景利(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

从情报和智库的关系来看,智库不仅是一种机构,更是一种对象、现象和机制。智库是在充分而可靠的情报及其分析的基础上,为支撑公共政策和管理决策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机制;情报就是有助于分析、判断和决策的特定的知识和信息。情报对智库的价值体现在情报是智库的血脉,而智库是情报的灵魂。智库对情报有专业性、精准性、系统性、可靠性、敏感性、快捷性的需求。从情报研究到智库研究的转化机制包括:从情报思维到智库思维的转化、从原料市场到思想市场的转化、从面向科研到面向智库的转化、从情报属性到智库属性的转化、从基本情报需求导向到重大公共问题导向的转化。我们要构建情报与智库的互动能力。情报人员要提高智库意识、智库知识与智库能力;要学会并善于从情报拓展延伸到智库。情报能力与智库能力相辅相成,没有情报能力,就没有智库能力。我们要从情报能力走向智库能力。

刘志光(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怀着对人类命运前途的思考和家国情怀,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以下简称长城所)于1993年成立。长城所的定位是新经济专业智库,它拥有敏锐的触角、战略新思维、通过深入的观察进行前瞻性研究。长城所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区域三个层面建立了一套新经济发展的知识体系,形成了 “三观结合”的“企业咨询-产业咨询-区域咨询”业务轴心和四个特色业务。智库体系方面,长城所已经构建了北京立足、区域布局的智库体系。平台战略方面,长城所立足第二方咨询服务优势,探索第三方平台服务,搭建“1+3+3”新经济七大平台。思想传播方面,长城所形成了包括智库报告、学术期刊和智库新媒体运营的多元思想传播渠道。长城所以核心能力为决策咨询提供科学支撑,其核心能力包括:坚实的智库理论研究基础、全国领先的决策咨询品牌、支撑国家若干项重大决策、原创的智库研究方法体系和举办新经济智库论坛活动。

刘清(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紀委书记、研究员)

智库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影响力,在智库产生影响力的过程中,品牌建设非常重要。智库品牌是指智库的服务对象或受众对其产出、成果乃至能力、水平的认知程度和信任程度,体现的是智库的核心价值,代表的是智库的信誉和质量,是区分同业同行的重要标志。智库品牌建设之定位:科技智库的功能定位在聚焦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发展,辨科技大势、建创新嘉谋。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智库品牌建设之形象:科技智库的形象要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前瞻性、建设性、独立性。智库品牌建设之主体:人物、成果和活动。品牌人物要有高度政策敏感和认知、能有效对接决策部门和人员、有准确高效的传播能力和极强的争取资源的能力。高质量、特色鲜明、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成果都是智库品牌的载体。论坛、研讨会、发布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也在智库品牌的建设中发挥着中重要作用。

朱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信息网络与传播中心主任、研究员)

智库传播渠道和信息源共同影响智库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好的选题策划、精炼的内容、报送的时机等都直接影响智库传播效果。传播渠道:中科院通过与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打造文津圆桌交流平台等构建直达的传播渠道;运行内刊、期刊等传播载体,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知名媒体合作,构建多样的传播渠道;通过搭建包含科学家、科技机构、智库专家、媒体人和企业家的专家资源库,举办多样的智库活动,构建畅通的智库传播渠道。严格的流程管理对于把控信息源的质量至关重要,组建质控部门是把控信息源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战略咨询院已有丰富的智库成果,包括: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动态、《科技前沿动态》等内部专报,《科技政策与咨询快报》等月度动态快报,《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等年度报告、《科学结构地图》等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和《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等中长期报告等。

胡海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智庫考核是智库实体化运作的必要保障,是智库独立化运营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智库人才战略的实施路径。智库考核的目的是生产更多更好的思想产品,真正发挥智库在决策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智库考核的原则包括:客观科学、公正公开、重业绩、强激励、硬约束。智库考核的具体执行包含:具有周期性、具有明确依据、具有差异化的考核设计;采用定性和定量、目标管理法、关键指标法和等级分类考评法等多元的考核方法;包含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四大影响力等丰富的考核内容;运用自评、互评、人力资源部评价等多种考核执行方式。在评价中,可采用ABC分类考评法,以集中资源优势,向重点产品、项目和团队倾斜。考核结果公布之后可以进行申诉和反馈、评估结果的核准,激励措施包括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社会奖励。智库考核和激励机制的有效结合,可以促使智库完善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其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完善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加强考核过程的监督管理。

李会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业化智库,目前设有十几个研究所,包括美国研究所、欧亚研究所、欧洲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东南亚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世界政治研究所、信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等。作为中国的“25家高端智库”之一,在国际智库界享有盛誉,特别是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我个人理解,智库能力建设,至少应包括智库研究的政治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开放性。智库产品要有价值、有特色、有影响。此外,就中国智库建设与发展而言,“齐文化”孕育了我国智库的文化基础。这一点,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智库文化特征”来看,即可略见一斑。比如 :构成“齐文化”要素的《孙子兵法》和《荀子》,就充分地体现在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文化氛围”之中。具体为:《孙子兵法》“始计篇”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荀子》“解蔽篇”称,“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杨宜勇(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智库是文化的一部分,智库也需要有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智库建设的重要养分,稷下学宫就是我国最早意义上的智库。杨所长强调了文化在当代协同创新经济模型下的重要意义,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了重要的文化传播作用。杨所长介绍了嵌入式的研究模式在社会发展研究所中的应用,尤其是采取“一题三作”的模式进行背靠背的研究,使得研究成果更加多元化,也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对于文化的坚守需要信众,信众质量决定了文化践行的质量。同时,对于文化的继承不能停留在“说一套做一套”。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自信的重视,这也要求智库要进行文化建设。中西方智库的差异性,西方智库的平台化,保证了研究过程的文化一致性。智库需要文化创新,需要发展出自身的智库文化。杨所长举例说明了发改委的工作机制,工作的优先次序和度的问题。智库需要激励机制,依据不同级别的批示、内参级别、密级等分别进行分级奖励。

王巍(爱思唯尔亚太区咨询分析团队分析师)

创新型科技智库具有学科或研究领域多元化、数据源多元化、分析评估方法或视角(指标)的多元化、分析结果及可视化的多元化四个特点。爱思唯尔是全球领先的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拥有Scopus、SciVal、ScienceDirect、Cell等多样的分析工具和解决方案,也是全球科技与政府机构的亲密合作伙伴。爱思唯尔了基于科研大数据分析了中国科研产出和国际合作情况,以及北京市与国际标杆地区的科研产出对比情况,为国家科技战略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王老师展示了部分分析结果,包括:世界主要国家研发投入趋势、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科研影响力及国际合作程度对比(2012-2017年)、中国与国际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人力流动情况(1996-2015年)、北京市与全球主要科技发达地区的国际科研合作对比(2008-2017年)等。此外,爱思唯尔还面向国内外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目前已有众多成功案例,如:阿姆斯特丹城市竞争力分析报告、美国州政府理事会-各州知识经济报告、全球“脑科学”研究领域主题报告等。

沈和(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智库的文字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好高度、角度和深度这三个维度;重点是追求重要文稿的主创、政策研究的主谋、总结反思的主导、绩效评估的主体四种境界;核心是善于调查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是实践和理论都极为丰富的一门重要学问,是任何政府、部门、单位和群体的基本职责。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效的集中体现,是服务领导、服务社会最现实的成果。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包括:把真实的情况描述出来、把鲜明的特征概括出来、把深刻的道理揭示出来。调研报告的框架结构主要有典型总结型、问题剖析型、对策建议型、战略研究型四种类型。调研报告格外重视标题的提炼,其基本特征包括:旗帜鲜明、富有新意、言简义丰、发人深省、充满动感。调研报告的开头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①总领全文,定好基调;②交代背景,提出问题;③引出下文,设置悬念;④开门见山,揭示主题;⑤新颖含蓄,别开生面。调研报告有三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二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三是深入浅出,言简意丰。

(本刊编辑部整理)

猜你喜欢

智库文化
文化与人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谁远谁近?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