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看新时代生态改革

2018-09-10冯国元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

冯国元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迫切。面对新形势,新局面,分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增长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生态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8)06-076-05

新时代生态改革特别是美丽中国目标创建,都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具体国情。生态领域内人民出现的新需要表现在提升生态素养、国际生态安全需求满足、生态民生领域扩大,生态实践的新目标。采取了融入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民生福祉情怀、创建“美丽中国”目标的措施,推进新时代生态改革的历史进程。

一、以融入文化自信为动力提升生态素养

生态素养是新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提升生态素养可以为正处于深水期的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打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局面增添动力。提升生态素养要求我们去努力探寻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点,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平衡发展的探寻中,我们从关注人与自然何者为第一性的基础出发,逐渐转向对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的探究,历经了以人为中心、以自然为中心、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等几个阶段。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自身的需要放在首位,在面对生态问题时也不例外,即便是出台了若干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只是聚焦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无法替代的选择摆在人类面前时,人自身的利益就与环境保护之间产生了冲突。前几年,在思想理论界争论较多的就是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关系问题,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势必会牺牲生态资源环境,而保护环境则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离自然、离自然规律似乎越来越远。由于人类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自然也“回馈”给人类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难。这时,人类才又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開始注意到自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特别是优美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样才能将自然环境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到了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在以自然为中心的前提下,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限制,人始终是自然的产物并隶属于自然,人类需要的满足逐渐演变为自我认同范围的大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象性存在和价值所在,认同的范围局限在了人与人之间,而不是整个自然界。由于过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自然和人的辩证关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态矛盾的加剧。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意识到真正人类意义上的文明进步,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还包括适合人类居住的美好生态环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必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习近平同志曾经这样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如果从构成生产力诸要素的基本属性分析,再加之以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我们可以将生态素养归于软实力的范畴中,提高劳动者的生态素养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从意识形态领域着手,提升公民的生态素养,要丰富生态价值内涵,提升生态文化自信。

以融入文化自信为动力提高生态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意识,它的适用领域是多层次、宽领域的,同时又是不可缺少的。生态素养的提高需要以融入文化自信为动力,将文化自信的价值理念贯彻其中,动力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公民生态素养的水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提高生态领域内的文化自信要确保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为出发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最终落实在生态领域中就是对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上,特别是在提高人民对外在环境的舒适感以及内在心理的幸福感方面更是如此。因为满足人民的需求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最低准则,但同时也是国家政策和行为理念的核心。当然,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经验,剔除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等思想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学习西方的有益经验,如西方的绿色运动和生态改革经验,但是也要防止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我国文化的渗透,真正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经验与中国的实际发展相结合,提高我们在生态领域内的文化自信。最后,我们要将文化自信内化为人民的素养和品格,充分发挥思想认识对生态实践的积极性作用。从最低层次上来说,将文化自信内化为文化素养和品格,要求我们认可我国的生态文化政策,对国家出台的政策和大政方针有信心。在生态文化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不但自己爱护生态环境,也呼吁他人保护生态环境,以最终形成优美的社会风尚。

二、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导向保障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新时期人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安全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存亡,一旦生态安全无法保障,人们将会遭遇生存困境,其他领域的安全也会受到影响。保障生态安全,需要我们去探求人们生态安全感缺失的原因从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感受而言,大多数人认为生态安全感的缺失源于自然,主要是担心自然的无情报复。当人们受到了自然报复之后,就开始反思并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人们的生态安全感。但是随着各地异常天气状况的出现,人们发现生态环境并没有因为我们行为的改变而出现明显的改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到大气循环理论,知道了地球上所有水域都具有相通性,大气环流会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水、土壤、空气的相互渗透作用又使发生在任何国家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都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全球性质与后果。”[2]这一科学论断打破了人们心理上的生态安全感。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的异常天气状况,更是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个体的力量微乎其微。从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方式上而言,人们的生态安全感的缺失源自于其他国家,因为担心其他国家的生态破坏行为会殃及我国。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向我国倾倒垃圾、转移污染物的殖民行为更加剧了人民对生态安全的重视。中国的生态治理成果显著,生态发展与环境改善推动了我国整体的进步,对世界发展格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中国成为重要的发展典范,备受全球关注。习近平同志曾对当前的问题给予了引导,“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3]习近平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政治战略的高度,强调在政治层面满足人民的生态安全,以命运共同体为导向,把握生态改革的形势和世界发展的局势。

习近平同志从权力、利益和文明三个角度去释义命运共同体,将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需要做导向,将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理念贯彻其中,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态安全。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离不开的基本条件,保障人民的生态安全需要把握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习近平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的实现要求我们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毋庸置疑就是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在尊重自然、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顾及自然本身。敬畏自然则表明了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的报复。保护自然是建立在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基础之上,保护自然其实就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系统的稳定性。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建立在人们发挥主动能动性的基础上。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我国生态改革及其在全球治理范围的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4]中国作为“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5],其影响力的发挥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是自然的主宰者,只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立足自身、放眼全球,实现生态建设方面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非常重视国际视野范围内的生态治理,曾经向世界表明中国同世界各国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表达出中国的态度和共享发展的理念,以推动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好家园。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生态安全需求,需要关注国内外的发展局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携手治理和保护环境,让人民真正的感受到生态安全。

三、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准则满足生态民生

生态民生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人民提供生活必需品,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满足人民的生态民生就需要我们去探求民生领域中生态产品的发展变化,生态民生主要解决从吃饱到吃的更好的更高层次问题。吃饱阶段是与生产力落后和物质匮乏相适應的,人民首要的生活需求就是要“填饱肚子”。当基本吃饱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民的需要又出现了新变化,即要吃好。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人民对吃的更好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不仅要吃的饱,更要吃的好,特别是要吃的健康。俗话说,“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6],生态产品开始纳入人民的生活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从生态产品涉及的领域来看,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甚至是民生领域。对于涉及民生的生态产品的发展,国家给予了新的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特别指出,生态产品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存发展,我们要将更多的生态产品纳入民生发展中。习近平曾这样论述生态产品、生态环境和与民生福祉三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态民生要积极平衡生态与民生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保障发展为基础,以改善为目标,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下的生态民生需要。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准则满足生态民生。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民生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为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就要搞清楚生态民生发展的需求现状,生态民生开展的计划需求以及生态民生发展的基本宗旨。随着对生态关注领域的逐渐扩大,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满,对生态问题的抗争也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的舒适度要求逐渐提高。总体而言,人们越来越关注宏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注重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习近平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宜居生态环境,间接表现为人民生活领域的绿色化,特别是对生态绿色产品的大量需求,这也是习近平对生态民生发展提出的目标要求。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我们长远规划生态民生的发展,改变过去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再一味地追求短期内生活的改善,要更加注重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习近平指出生态民生发展是“功在当代的民生工程、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8]生态民生发展的长远规划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既是我们民生发展的目标,也是衡量民生发展的尺度。满足人们生态民生发展的需要,既要关注人民的当前利益,又要将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在生态改革的计划之内。习近平生态思想在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情怀上都表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宗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群众。总而言之,新时代下增进民生福祉就要充分了解人民的需求变化,将生态民生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人民的生态民生需求。

四、以创建美丽中国为目标贯彻生态实践

新时代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就要提升生态实践水平。生态实践的发展变化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增长、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态实践的发展变化是有目共睹的,经历了“二”“三”“四”“五”的丰富发展,由开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其中,当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民的需要就逐渐扩大到政治领域,即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领域”。“三大领域”的整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逐渐对社会发展有了新的需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社会”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提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即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政治进步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强调发挥整体推动作用。随着生态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生态发展逐渐被提高到政治高度。因为生态环境在某些方面阻碍了社会整体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求改善生态环境,以突破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在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中,人们对生态和社会之间的平衡提出了新要求,即要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生态现代化目标,是对“五位一体”理念的全面提升。“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在前一个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发展目标。这里纳入的不仅仅是两个字,更是人民对生态环境美好目标的追求,是人民的需要。总体而言,生态实践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需求变化,从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解决温饱问题,超越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到今天人民群众追求环境幸福感。人民群众的新需要就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

以創建美丽中国为目标贯彻生态实践。习近平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9],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社会实践,落实习近平的实践理念,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在工作中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讲实话,做实事。强化生态实践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有利于从实地调研、提高实效性。实地调研是获得一手资料和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在强调深化改革时提到了深入调查的重要性。习近平生态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全国31个省市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才能获得最新的调研数据、及时完善发展规划,满足人民群众每一个阶段的生态需要,推动新时代的生态改革。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是让人民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态环境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了整体推动社会与环境发展的目标,在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美好。习近平生态思想指引着党和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导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又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生态改革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民的满意,人民满意的直接表现就是我们要做出的实际成果。新时代的生态改革面对困难是必然,但不是我们生态改革不出成效的借口,我们要有出成效的目标和不怕困难的决心。新时代生态改革要获得真正的发展进步,创建美丽中国。

新时代生态改革要以“美丽中国”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实践,特别要重视提升人民的生态素养,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进而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光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2.

[2]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184.

[3]周博文,张再生.生态治理体现政治担当[J].理论导报,2017(4):54.

[4][5][9]报社理论部.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2017[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

[6]民之所望来自“两会”的声音[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108.

[7]刘月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12.

[8]阮晓菁,郑兴明.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57.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Reform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FENG Guo-yuan

(Marxism Institut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China)

Abstract: Aft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ed a new era,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have changed and the people's wish for good life become more urgent.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point of the people's needs for a good life. Sticking to the people-centered purpose, we must buil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a strong,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socialist modernized country.

Key Words: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New Era; Ccological Reform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