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的渗透性
2018-09-10杨和平武欣魏合义
杨和平 武欣 魏合义
摘要: 通过引证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典园林案例,系统论述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有关问题,提出其在权属、秩序和渗透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其具有的模糊性、流动性和象征性等特性,总结出丰富要素、宽度控制、层次复合、尺度置换、情感迁移等多种渗透手法。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边界空间; 渗透; 跨界
中图分类号: S 688 文献标识码: C
中国古典园林常有围墙和圈界,园林的边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而它营造出的弦外之音和境外之景往往十分精妙,如同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开篇提到的“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穿越边界向外借景,在有意无意之间就形成了景观的渗透[ 1 ]。中国自古讲究“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这也是中西方古典园林对边界处理方式迥异的哲学渊源。凡尔赛宫宫殿区和四围环境之间有明确的从人工到自然变化的印记,而同为皇家园林的颐和园虽有内外之别,却“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高墙内外,尽皆自然。在空间、时间以及情感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文化感知、情绪感受、审美特质和心理认同等方面品味中国古典园林,感受到园林边界空间渗透带给我们的“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惊喜。
1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的内涵
园林边界空间一般是指园林核心空间与其相邻的异质空间或同质但不同领属空间的交汇处,与建筑学中的“中介空间”“灰空间”相类似[ 2 - 4 ]。根据不同构成要素,园林边界空间可分为山体边界、水系边界、园路边界、种植边界、建筑边界等;根据不同空间维度,可分为水平边界、垂直边界等。受封建土地所有制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本身具有明确的领属和清晰的边界,不论是板筑、石垒或是砖砌,都是一种权力和荣耀的象征,而传统儒家的“礼仪”“规矩”“尊卑”“秩序”等思想则强化了这种边界空间存在的合理性。中国古典園林作品是流动的艺术空间,既需要主体空间的凸显,也需要背景空间的烘托;既需要展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文脉和地脉,也要凸显“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边界空间如同篆刻作品的边框,可虚可实,也可虚实结合,这就为园林景观渗透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2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的作用
2. 1 权 属
中国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无不有着明确的权属关系,而边界空间使这种权属关系具象化。园林主人一方面严格强调空间的私权属性,一方面又期待自己的空间能够向外延展。中国古典园林多利用边界营造更多的权属空间,如拙政园中的“宜两亭”巧妙借助了垂直边界空间,于高爽处尽收两家春色,实现了边界空间对于园林权属的界定、跨越和渗透。
2. 2 秩 序
中国“君臣父子”传统等级观深刻体现在园林的形制上,为了防止等级僭越,园林边界空间自然具有了隔绝阻断、维持秩序的作用。同时,为维护等级秩序,必然要对园外的不和谐要素加以屏蔽,这在依托于山林的皇家园林、借助护城河营造的宫城、掩映于水乡中的院落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承德避暑山庄宫墙、颐和园西面围墙等,它们对于在自然环境中构建和维护等级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2. 3 渗 透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在有限空间内创造突破空间的体验,园林边界空间在营造“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小中见大的空间体验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空间的多重渗透,带来有无、虚实、大小、内外的戏剧性,苏州沧浪亭的入口复廊就极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3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渗透的特性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渗透会带来意境的延伸与突破,具体而言,有模糊性、流动性、象征性等几种特性。
3. 1 模糊性
在空间的整体性上,善于理性思考的西方古典园林更多关注空间的内外层次,而中国古典园林则侧重于意境的营造[ 5 ]。当我们进入中国古典园林获取场景片段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关注到景框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实体的空间中能明显感觉到整个空间要素之间的融合,获得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近乎模糊的审美体验。
3. 2 流动性
中国古典园林“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婉蜒无尽”,这是园林空间的流动性所在。流动性空间在不经意之间完成了空间的转换,而转换的发生往往依赖于边界[ 6 ]。空间的流动在于其水到渠成,在于其意识上的引领,于转换处引人遐想,有“犹抱琵琶半遮面”般欲露则藏的意趣,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面面可观,而最终峰回路转处的此情此景,也只是灯火阑珊处的一端。
3. 3 象征性
古典园林作为中国的国粹,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浸润,具有很多哲学上、精神上的指向,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形成了很多象征性的空间。
4 中国古典园林边界空间渗透的手法
4. 1 丰富要素
不同的园林要素具有迥异的气质和特点,“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建筑为眼”,不同要素能带给园林的边界空间不同的空间感受和特质。
滨水园林在临水的一面一般不设围墙和遮挡,因为水本身就是一重难以逾越的障碍,且水系的存在就是划定了界线的“鸿沟”,我们历来称呼很多交界区域的河流为“界河”。因为有了水系边界,园外的清江澄湖就完美地组合到了园内。杭州西湖边上的刘庄、郭庄、蒋庄等私家园林,常借助烟波浩渺的西湖,在湖滨撒布几颗石凳,再点缀数株桂花,自有“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的意境(图1)。
图1 渺远的郭庄边界
山地园林常常利用台地的高差,或者临溪流的悬崖,稍筑一段用于安全防护的矮墙(有时是栏杆)来示意性地分隔园内外。北京香山公园内的香山寺建在蟾蛛峰北,整座寺园依岩而架,建在五层台地上,每登上一层台地,就能看得更远一些。各层台地之间,仅仅筑些低矮挡土墙,就成为因地势分隔边界的范例。有些山地园林居高临下,为了更生动地收入园外风光,用开有什锦窗洞的曲廊作半开敞、半流通的分隔。杭州西泠印社东面的题襟阁南邻悬崖,空间围而不合,虚实相生,门前以层层升高的台阶为引导,拾级而上,仰接天光云影,俯瞰烟波浩渺,不拘远近,无分内外(图2)。
另外,在三个向度的空间限定要素中,垂直面是最直观的边界要素。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很多用不同垂直边界替代实体围墙,以解决空间过于封闭问题的案例[ 7 ]。沧浪亭里有一段围墙(图3),内外都有复廊(或称半廊),从结构剖面来看是一条完整的廊子正中硬生生起了一道白墙,但白墙上连续的花窗却时刻提醒游人两侧廊子的统一属性。它是一条被园林边界剖开的通道,游人走在同一个廊子里,却有可能走在园外,也有可能走在园里。通道与边界的关系在这里被并置,游人无法明确这是含边界的通道还是可通行的边界,垂直边界在这里被赋予了交通作用之外的审美功能。
图3 清溪绿树中的沧浪亭复廊
4. 2 宽度控制
园林边界的本质是线性空间,最直观和简易的边界是墙体或类似墙体的要素,精准控制宽度对于不同区位、尺度、定位和功能的园林空间十分重要。北京颐和园面积较大,设计者对其边界宽度做了很巧妙的处理。为了不遮挡玉泉山一带的自然山水,颐和园西面围墙退得很远,隐于堤柳之间。此处的边界仅剩围墙加上两三米的缓冲草地,低矮的西墙边界凸显了昆明湖的波光粼粼,以及西山塔影的浑然天成。颐和园南门边界在建园初期人迹罕至,加上距离万寿山很远,为了与南郊大面积农田融合,采用了柳堤结合小溪沟的方式,总体宽度控制在35~40 m,对园内空间形成了围护,很好地延续了南侧农田林地的空间尺度。
4. 3 层次复合
层次复合是有效的边界空间渗透方式,易于形成丰富度、层次性极大的景观,从而彰显边界空间的意境和功能。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文园狮子林东南一带的院墙,结合院内假山因势利导,随水曲弯,既有进出园内的水门,又有占峰亭翼然立于假山顶上,这将地形、交通、建筑等诸要素融合一处,形成意蕴丰富的边界空间。
又如,拙政园中园和西园的交汇处,有波形廊作为边界划分。同时,西园以假山石呼应波形廊的起伏宛转之势,并于高处立有“宜两亭”,西园俯借中园的春水夏荷,中园仰观西园的亭台高耸,俯仰之间尽得风流。
再如,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位于公园北部,周边空间相对局促,旧时北面有闹市街,边界情况复杂。静心斋北面的璧山将地形、石山、园墙、长廊、绿植等各要素整合,形成了一处既是边界又是景点的空间。在这个设计中,设计者综合考虑了边界空间的要素、宽度、高度和功能要求,既隔去大街上车马喧嚣的噪音,又纳入了什刹海堤柳间酒旗飘动的风情。园内主要山景——璧山(图4)阻隔了噪音,同时形成一重空间高点;静心斋北侧林木茂盛,形成第二重噪音阻隔,同时形成树木掩映的框景;视野开阔处,筑有爬山廊一座,其南向园内一侧全部开敞,北侧砌實墙,上层开板窗,如此可对窗外的风景“俗则屏之,嘉则收之”。
图4 静心斋北面璧山
4. 4 尺度置换
由于游赏方式、游赏范围以及游者审美情趣的变化,园林边界空间的功能也会渐进式甚至是戏剧性地发生变化和置换。曾作为皇家行宫防护的避暑山庄城墙,在古时几乎是不可攀上的,但现在随着游赏范围的扩大,游人可轻而易举地登临其上,将园外的外八庙等近山远景收于眼底,而脚下的城墙则成为新的观赏点。另外,尺度的置换也使得古典园林边界实现了空间渗透,比如当长城和皇城根成为历史遗迹的时候,它们已经成为了景点而非单纯的边界。
4. 5 情感迁移
园林环境中景点的特征往往可通过感官来认知,并形成情感迁移,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象征性的赋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彼境彼景已逝,但千古传扬、万方争颂的彼情彼意还在,并因移情和同感而代代相承。比如,苏州寒山寺的钟声籍秋风传扬,会引发游子无尽的联想,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在精神隐喻上的表现。
5 结 语
本研究在建筑美学的视角下,提出了丰富要素、宽度控制、层次复合、尺度置换、情感迁移等园林边界空间的渗透手法。但中国古典园林与水墨画、古典音乐一样,追求的是象外之象、弦外之音,只有结合时代特色并融入全球视野,不断深入探究,把握住边界空间的渗透、流动和融合特性,才能臻此化境。
参考文献
[1] (明)计成著、陈植译. 园冶注释[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007, 47.
[2] 张在元. 混沌空间——21世纪中国建筑哲学基点[J]. 建筑学报, 2002(1): 60 - 63 + 68.
[3] 王绍增. 从画框谈起[J]. 中国园林, 2006(1): 16 - 18.
[4] 刘捷, 刘耘.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J]. 华中建筑, 2004(1):84 - 86.
[5] 陈英. 苏州园林的空间意识和空间美感[J]. 中国园林, 1994(4): 16 - 17 + 15.
[6] 何平. 中国园林的空间结构及其美学特征[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41 - 46 + 72.
[7] 宗白华. 宗白华讲稿[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第1作者简介: 杨和平(1983- ), 男, 高级工程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城乡与景观生态规划。
收稿日期: 2018 - 07 - 05
(责任编辑: 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