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安画派中遗民画家的形成及其审美品格研究

2018-09-10何燕

度假旅游 2018年8期

何燕

摘要:明末清初时期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随着清朝政权逐渐稳固,一大批效忠明朝的爱国人士选择归隐山林。这些爱国人士寄情于山水,通过绘画、诗歌表达自身情怀,其中新安画派的遗民画家具有代表性。新安画派遗民画家重视气节,拒绝与清朝合作。新安画派遗民画家接近自然,传承山水画的精髓,对山水画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文对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审美品格,对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审美品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42-02

作为我国明末清初时期非常经典、具有时代特征的画派,新安画派在中国的繪画史中的地位很高,对中国绘画界的整体风格和中国绘画界发展趋向影响深远。新安画派是一批明末遗民画家形成的绘画流派,主要创作题材是黄山、徽州山水等。新安画派画家都具有遗民孤傲苍凉的感情,其笔下的悬崖、峻岭、峭石、奇松等呈现出深邃的意境,脱俗超凡,气质凛若冰霜。新安画派在中国画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新安画派中遗民画家的形成

1.1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形成的社会背景

明朝在万历之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面临改朝换代。在吴三桂帮助下清军进入山海关,北京城被逐步攻陷,清朝统治政权最终确定。部分明朝遗民通过隐居不仕的方式表达对清朝的不满。部分新安画派开派人物参与了反清斗争,失败后依然拒绝与清朝合作,转而潜心研究书画,由此形成了明朝的遗民画家群体。

1.2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形成的地域因素

徽州地区环境多山,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老百姓具有较强的固守传统的心理。因此,相对于地势平坦地域,徽州地区百姓具有更加强烈的遗民情绪。受地域文化影响,新安画派呈现出傲然的风格。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多山的特征为画家创作提供素材。画家生活在徽州地理环境中,受到山水的感染,给画家创作的灵感,使新安画派山水画具有自然清新的风格。另外,徽州地区具有较为发达的造纸业,盛产砚台,宣笔、墨等工艺发达,从而为新安画派画家的创造提供了保障。

1.3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遗民情怀

徽州地区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育了新安画派博大的胸怀。徽州地区的风景历来就为文人墨客的创作提供了题材,文人墨客在徽州秀丽的风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笔墨书写、描绘出超凡脱俗的“逸气”。通过高雅的情怀,简洁淡远的画风,对寒荒肃疏的意境进行表达,体现了对于明王朝的忠诚。新安画派中的遗民画家通过黄山、徽州山水等自然风景的创造,体现了其隐逸的生活,将亡国之痛体现在其绘画中,通过遗民苍凉孤傲的感情,表现出对传统旧形式的改造以及直抒胸臆的情怀。

2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审美品格

2.1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作品艺术风格

首先,新安画派遗民画家作品具有高雅的意境。在作画形式上,新安画派山水画有类似构图模式。早期画家通常使用沉稳笔法,和中国历代山水画的情境大相径庭。中国的山水画最早起源于五代时期,在宋元时期达到艺术高峰。中国山水画主要是描绘了北方山水壮丽、南方山水的秀丽。但是,新安画派的山水画通常基于全新表现方式刻画出黄山的气势、徽州的山水等,并不描绘山色景观整体的外观,实现了意境的突破。

其次,新安画派山水画的风格简约。肃冷枯淡是新安画派山水画的风格之一,其用笔常是枯笔、渴笔,线条滞涩、干裂,营造肃冷枯淡的意境,与画家心境相近。明朝灭亡使新安画家存在萧瑟、孤寂的思想,在山水画创作中体现了郁结之情。简约、淡雅、枯冷是新安画家的内心写照。

最后,新安画派山水画具有冷逸的意境。山水画是新安画派的重要主题,而和其他时代山水画相比,新安山水画风格前所未有。中国北方画家的山水画通常呈现出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风格特征;南方山水画通常呈现出秀丽多姿的风格特征。但是,新安画派山水画无法简单地与北方、南方绘画的大基调进行归类,新安画派山水画体现出傲然不屈的风格,在绘画题材方面,景色描绘通常幽僻、意境冷峻。一方面,新安画家题材选择方面偏向于沉稳冷峻的景色,另一方面,为了使傲然不屈的风格能够突出,通常使用大量绘画技巧,在结构方面,新安画派山水画构图精简。新安画派画家通常通过几何图案、精简线条等对山水模样进行展示,虽然线条运用简单,然而不会给人简单低级、粗制滥造的感觉。画家精心酝酿山水画中的每一笔,使山水自然的风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2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审美品格

明末清初时期新安画派的遗民画家思想对禅学思想进行了吸收与借鉴,新安画派遗民画家们或隐居在山林中,或埋林梵宇中,他们焚香诵佛,寄情于诗画。新安画派遗民画家深受禅学的启发,形成了随遇而安、忍辱无争的情操。

弘仁是明末清初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代表人物,也是禅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弘仁是态度使心胸和自然向协调,通过胸境对山水进行表现,通过山水寄托胸境。禅学思想体现在弘仁的很多作品中,弘仁以画入禅,将禅境作为意境,对具有浓厚禅学意境的山水画进行创作。弘仁是新安画派的奠基人,很多新安画派的画家存在遁世的禅学思想,都是受到弘仁的影响。弘仁在遁入空门以后,尽管虔诚佛家思想,然而在其内心深处起到主导的依然是儒家思想的“仁、义”等。弘仁的山水画具有非常突出的特征,构图奇险、空旷、神幽,比如,其作品《黄山天都峰图》通过苍厚笔法对磊落山体进行表现;《黄海松石图》通过渴笔焦墨对层岩进行描绘,利用浓润细笔画树,具有冷峻劲峭的风格。相对于同一时期流行的圆润、柔韧、平稳的画风,别具一格,呈现出反潮流的意味。

查士标也是新安画派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明末清初时期,查士标往来于扬州、镇江、南京等地区,其山水师法黄公望、吴镇等,笔墨疏剪,具有秀远的格调,同时,查士标的书法受到董其昌很大的影响。新安画派代表人物中,查士标作品传世最多,并且流传也最广。查士标对倪黄的绘画形式进行学习,对各家绘画精髓进行吸收,同时确保自身绘画作品的特征不受其他作品的影响。

2.3 新安画派中遗民画家审美共性

新安画派的遗民画家将黄山作为创作题材,创作出了传世精品。新安画派遗民画家一方面通过黄山的俏丽、奇傲对自我进行表现,对苦闷的情绪进行宣泄,另一方面,通过黄山的灵境对“忘我、无我”以及超尘脱俗进行表现。新安画派的遗民作家通过黄山动静结合、流畅变幻的气韵对音乐般的节奏以及纯粹意义的美进行表现。在新安画派遗民作家的作品中,和谐而又统一的展示了看似矛盾的内容,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人品以及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渗透力,極大地影响着后世山水画的作家。

3 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对后世的影响

3.1 传承遗民思想

新安画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发展从来都是迂回曲折的。新安画派通过徽州独特地域特征与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技法师承,其生命力非常的旺盛。黄山一方面给了新安画派遗民画家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给了新安画派遗民画家样式化的风格语言。新安画派遗民画家所处时代是明清更替时期,对儒家崇尚的人格思想坚守,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遗民心境。新安画家的艺术表现行为中,对宋元传统进行学习、借鉴,通过简单明洁的笔墨对冷峻的艺术色彩进行折射。在新安画派遗民作家的作品中,新安山水洗尽了喧嚣的气息,呈现出一种幽冷的意境。

3.2 深化了遗民思想

新安画派对天都画派以及黄山画派等的影响很大。因此,黄山画派、天都画派等画家主要是将黄山作为创作题材,吸收借鉴新安画派遗民画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黄宾虹对新安画派奠基人渐江大师的人品、作品都非常的推崇,在黄宾虹的《渐江大师遗迹轶闻》中对新安画派遗迹渐江大师艺术成就进行弘扬,对渐江大师美学思想、艺术手法进行吸收与学习。黄宾虹创作的山水画,具有深邃的意境,墨华飞动。师法渐江大师的黄宾虹通过凝重的用笔、深厚严谨的结构对树石峰峦进行勾勒,取众人之长而避其短。

3.3 新安画派的遗民画家影响着其他画派的发展

首先,新安画派极大地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发展。在具体绘画风格方面扬州画派不同代表人物存在差异,然而从其绘画作品中可找寻到共同之处:①很多扬州画家是失意的文人,所以,对社会与生活强烈的不满之情流露在其作品中;②扬州画派对创新给以重视,反对一味效仿古人,要求将自身的真实情感体现在绘画作品当中;③扬州画派画家通常能够实现绘画技巧与书法意境的有机结合,重视表达绘画写意性。随着徽商经济的壮大,徽商经营重心从徽州向扬州转移,和徽商联系紧密的新安画也传播到扬州,新安画派山水画画家对扬州地区绘画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海派绘画受新安画派山水画的影响非常大。海派绘画常被称为海上画派,由于在上海,又被称为沪派。海派绘画起源于鸦片战争后,其风格独具一格。海派画家强调绘画过程中色彩的应用,并且把书法写意性融入绘画当中。海派画家一方面认为要沿袭传统,同时还要求在绘画中融入现实因素。海派画家的创作,实现了文人画与民间艺术的有机融合。因此,海派画家的作品雅俗共赏。上海的开放性使海派画家紧随时代发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扬州画派画家通常是文人不同,海派画家通常来自平民家庭。所以,海派画家题材更丰富。新安画派山水画对海派绘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作为海派画家代表人物的虚谷,其绘画风格受到新安画派与扬州画派的影响,特别是深受渐江、查士标等人的启发。虚谷和上海本地绘画风格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赵本一.新安画派艺术风格[J].黄山学院学报,1996,10(4):40-42.

[2] 李超峰.遗民画家查士标的艺术风格述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7(4):156-158.

[3] 薛翔.新安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

[4] 潘望森.谈渐江绘画风格、审美取向与新安画派的形成[J].学术界,2014(2):136-142.

[5] 赵本钧.新安画派的影响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文化月刊,2017(13):100-102.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