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家基金申获管窥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内涵发展

2018-09-10来兴平戴开文郑罡曹悦薛力猛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6期

来兴平 戴开文 郑罡 曹悦 薛力猛

摘 要: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创新内涵发展的源动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国基金)项目建设是提升基础研究的龙头。文中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国基金申报建设特点,以国基金申请与获准(率)情况为出发点,从省内与煤炭领域同类高校对比、影响因素剖析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加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内涵发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和西部一流大学建设等提供战略思路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基础研究;国家基金;获准对比;因素剖析

中图分类号:F 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8)06-0678-04

0 引 言2017年12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创新指数[1]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再创新高。十九大报告[2]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指出,新时代的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都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强国,就不能建成科技强国,更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新时代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依赖更高层次的创新。当前,中国基础研究正在迈向高新技术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的新台阶。国家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巨大需求,使基础研究正从发挥重要作用到决定性作用迈进。西安科技大学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煤炭领域高校和陕西地方高水平大学,承担着西部煤炭高层次人才培养、西部煤炭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西部经济振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工作按照“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紧牵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入开展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科技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了内涵式发展。特别提及的是,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龙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简称“国基金”)申获建设与发展呈现出新趋势。文中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国基金申报建设特点,以国基金申请与获准(率)情况为出发点,从省内与煤炭领域同类高校对比、影响因素剖析何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加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内涵发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和西部一流大学建设等提供战略思路与决策参考。

1 总体特点

在推动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中,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凝聚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十三五以来,西安科技大学国基金项目申获数呈逐年攀升新趋势。其中,2017年共有效申报国基金300项。主要涉及青年、面上,重点项目,联合基金,数学天元专项、生物大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计划,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获批46项,较2015年38项新增8项、2016年41项新增5项,新增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立项数全国排名从2016年的231位上升至207位。与基础研究密切关联的纵向与横向项目经费占比35%.纵向科研经费比重持续提高与上升,显著促进了科研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内涵式发展。

2 与部分省内同类高校与煤炭高校国基金获准对比

2.1 与省内地方高水平大学对比统计结果[4](图1~图3)发现:2010—2017年,西安科技大学国基金获准总数呈稳态增长趋势,青年基金立项数明显增加。立项总数这一指标与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省内地方高水平大学相比,差距逐步缩小,尤其是青年项目增率较快。

2.2 与全国煤炭领域同类高校对比与全国煤炭领域同类高校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相比,从2010—2017年,国基金获准立项总数总体呈现稳态增长趋势。统计发现:西安科技大学在获准总数增长率上还有一定差距(图4,图5),但青年基金项目获准立项数目增长明显,增长率较大。

3 影響国基金获准(率)因素剖析国基金项目是反映高校稳定的科研水平方与创新实力关键指标之一。仔细深度梳理与综合比较不难发现,只有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项目过程管理,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提高青年基金项目的结题质量与创新水平及能力,才能夯实或延续面上项目获准的基础,这才是提升面上项目获批数(率)的牛鼻子。其中申请书质量和高水平论文是制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准(率)的2个关键因素。统计表明:西安科技大学的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与总体获准率指标低于国家平均资助率(见表1)。毋庸置疑,研究基础夯实与高水平论文成果是国基金获准的优势,也是提高基金申获效率的重要举措。

梳理近几年实际申报情况来看,提升申报质量4个层面的工作亟需加强。

1)申请个人层面:申请书撰写没有精雕细琢。青年基金申报选题过程中,将个人前期研究、学科特色方向与科研优势结合意识不强,主动融入优势科研团队的尝试不足。面上项目前期研究深度与前瞻性与学术交流不够,与项目紧密相关的高水平成果积累薄弱。要加强科研基础积累与夯实,凝练发现创新主题,深度融入科研团队并潜心钻研,以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基础,提升基金申报质量。

2)组织管理服务层面:学校科技主管部门和各学院管理机构,要确实加强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力度。通过课题组、创新团队、智库专家教授轮回有序的论证,夯实申报书质量提升的基础。3)学校顶层设计层面: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是前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提升职称评定的科技创新成果元素的彰显度;严格岗位目标责任持续考核与关注,强化依照考核结果可下和退出聘任机制,盘活人力资源促进科技工作健康良性发展,形成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有效支撑。4)以SCI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及成果是申请国基金的基础。申报青年基金需要3篇SCI、申请面上项目至少需要5篇SCI论文,而且均为第一作者,已成为国基金申请研究基础的基本共识和重要支撑。我校高水平论文与省属和煤炭领域同类高校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是制约基金获准率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4 对策与经验

4.1 加速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近3年来,学校制(修)订了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奖励办法和职称评聘办法,重点彰显科研激励,全员发挥科技创新主观能动性,促进广大教师开展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与潜心研究。2017年申报各级各类奖励9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省部级64项、厅局级27项。获奖59项,其中省部级29项、厅局30项。另外校科学技术奖申报25项,授奖25项。申请专利503项,全年共授权专利33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4项,实用新型192项、外观设计1项;软著105项;全年共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4项。

4.2 扎实推进科研平台与人才团队建设创新实验平台与创新团队持续协同推荐建设,促进了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2017年,完成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启动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建设;获国家科技领军人才1人、陕西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科技新星2人、全国煤矿支护先进个人1人;获批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这是我校2014年以来在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的新突破。

4.3 加速提升科技管理与服务能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2个轮子一起转。2017年,学校聚焦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等管理与激励等,制订《西安科技大学重大科研培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促进基金申报。加快完善了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发挥市场与企业作用,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充分活跃起来,成立了“西部煤炭科技创新创业雁塔联盟”;新增校企合作11家,形成了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科研信息系统开发建设,改版了科研门户网站、建立了科研公众号与微信,依靠信息化手段加速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服务的快捷获知能力水平。

5 结 语进入新时代,学校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捕捉科技创新短板和薄弱环节。激发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以广大教师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青年才俊对科技成就的奋斗与期盼为牵引,引导他们由“科学的春天”向“创新的春天”动力变革,大力促进“科研创新反补教学”,开展青年学者学术沙龙与论坛、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汇报会等系列举措,全面提高广大教师的成就感、获得感与澎湃活力,助推科技创新与基金申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