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家庭游戏场的陪伴大师吗?

2018-09-10陈雅川

父母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野餐亲子陪伴

陈雅川

陪伴有质量高低之分,工作结束回到家中本该静下心来体验陪伴孩子的乐趣,可手机不离身、微信刷不停,看看身边,有多少父母习惯了低质量陪伴在家而不自知的?对爸爸妈妈来说,陪在孩子身边,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独处或玩耍,这该如何是好?

三个要点,让爸爸妈妈也爱上在家陪玩!

关于开发材料

家庭环境包括为孩子创设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游戏环境,前两者已被当今的父母们所重视,而游戏环境则还未被人们所普遍关注。孩子回到家面对的是高档音响、组合家具,听到的是“这里不许动”“那里不许翻”,玩得开心时弄乱了房间、打坏了东西会招来一阵责怪。久而久之,孩子在玩时总是提心吊胆。游戏也需要环境支持,除了一定的空间外,开放性材料必不可少。材料的开放性是指提供给孩子可自由选择的各式操作材料,多提供半成品或一物多玩的低结构的操作材料。

真正的亲子游戏基本都不需要昂贵的装备或结构化的复杂玩具,家里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找出各种有趣的玩法。用心的父母,加上善于改造的双手,一年至少省下大几千的玩具花费,且件件独创。比如利用家中大件物品的硬纸板箱建造城堡!相比传统的过家家都是小道具,大的纸板箱围出的空间,存在感会高很多。若纸箱足够多的话,甚至可以搭建出一条曲折前行的隧道。孩子们可以在城堡眺望,在隧道里来回穿梭,一个自制家中大型道具完美亮相,不限时、不限流,全家包场VIP。

开放一切可能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游戏需要有规则,需要按步骤走,但是家中游戏却要自由风。游戏,归根结底,是孩子探索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所以,直观简单并且丰富变化是孩子喜爱的好游戏。简单,能被他们掌控;变化,能表达他们内心的无限想象。

好的游戏是要孩子自己喜欢玩,不受限制。家里随手拿个锅碗瓢盆就能来一场家庭音乐会,天下没有宝宝会拒绝这么自由的敲敲打打,唯一的实施条件就是家人要能忍受这种“噪音”。再或者总在幻想三五好友拖家带口,带上提篮公园野餐。但不可能天天风和日丽,没关系,就让我们随时随地来一次家庭室内野餐吧!这个游戏重点在于动员孩子参与准备野餐的全过程,让孩子做一次活动策划大师:孩子负责列出野餐需要带的食物和物品清单,最好用图示一一画出,然后让爸爸妈妈做助理,大家一起分头找出清单上的所有东西,填满野餐篮,不一定要真的食物哦,过家家的玩具、画出的美味都可以。当一切准备就绪,叫上毛绒小伙伴们,提着好吃的食物,我们出发吧!模拟开车兜风或野外徒步,跋山涉水,终于选中一个完美扎营地。铺上野餐垫,放上舒缓的音乐,让我们尽情享受美味的“食物”吧!当然,你也完全可以在周末的早上和孩子们一起准备蒸蛋、面包、水果等真实的早餐,打造成一次“客厅野餐会”哦。

一份关于中国父母游戏观念与游戏参与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父母的游戏观念包括两个主要维度:“学习游戏”(游戏旨在促进早期学业准备)和“快乐游戏”(游戏旨在追求纯粹快乐),在促进早期学业准备的学习类游戏中,父母更倾向于用发起或直接参加的方式引发幼儿的游戏;然而在幼儿追求快乐的游戏中,中国父母并不直接参加,而可能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提供玩具、游戏场所等)引发幼儿的游戏。简而言之,我国的爸爸妈妈更注重通过游戏让孩子学到什么,而不是玩得如何。如果我们离单纯的童年快乐已很遥远,倒不如就把指挥棒教给孩子,任由他们指挥,跟随他们一起“瞎玩”!

未来的世界,终将由着重效率及刻板重复的工业化社会,转变为一个越来越讲求个性化及创造力的新世界,顺应这个趋势的学习方式即是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Leam through play),顧名思义就是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玩产生兴趣,从自由接触到再深入,游戏能使人专注。根据孩子对游戏的天生喜爱和对新鲜事物的无尽好奇,利用游戏向孩子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从而摆脱传统的单向说教,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积极的“瞎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正所谓教在有心,学在无意。当然,亲子游戏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是亲子交往的最好方式,其实对于孩子而言,在家里只要有父母的陪伴他们就会很快乐。让我们以“玩伴”而非“学业教导者”的角色,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游戏吧。

猜你喜欢

野餐亲子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野餐
陪伴
阳光野餐季
野餐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