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对乡村振兴的服务路径研究
2018-09-10张博文
张博文
〔内容提要〕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强调“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既是农民向具有市民身份的专业人才转化,也是向具有市民观念的现代公民转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乡村民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可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乎社会民生的重点任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在新农村建设中,高等院校需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职能,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乡村振兴 服务体系
一、高等院校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依存关系
1.提高乡村科技发展水平,加快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推动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乡村科技发展水平。由于高等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受到内部科研部门的推广和外部中介机构的限制,真正能够推广实践的成果不多。此外,农村自然资源受到环境影响较大,一些农业科技成果和旅游规划成果受到地域影响较大,因此基于地域的科技成果更适合在本地域进行推广。高等院校教师通过从当地乡村获取科研数据,并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当地农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提升了乡村农民对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2.完善乡村人才体系,拓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乡村所需人才分为生产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精英型、社会服务型等。高等院校多学科优势,根据不同学科性质针对性培养专门人才,完善乡村人才体系。通过开展学生下乡志愿服务(体验劳动或支教等形式)、实习、创业孵化,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工作当中。发展乡村经济,不仅需要带头人,更需要大量的创业主体参与。作为高等院校,不仅要激发大学生赴农创业的强烈意识,更要开发当地创业技能低、层次低的乡村人力资源,加强对其各方面培训。
3.引领地方经济建设,夯实高等院校发展的资金供给。高等院校立足乡村,迎合发展需求,通过深入挖掘乡村产业特色,建立特色产业基地,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主要由地方政府承办,根本上要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领土大部分属于农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高等院校对乡村建设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政府承办高等院校的评估办学效益、决定投资数额的比例,进一步影响高等院校发展的资金供给及政策支持。
4.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发挥高等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培育高等院校办学特色。高等院校具备多元化人力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可传承的、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组成师生团队,深入乡村调研,积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文化研究基地,带动农民转变观念,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塑造人文精神。在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引领下,各地高等院校要避免办学模式同质化。在服务地方经济中,打造办学特色,结合区域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传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文化,为高等院校特色办学提供了一条途径。高等院校要拓展办学空间,将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的需求相结合,尝试设置与农村文化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以及课程体系。
二、高等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障碍分析
1.服务观念滞后,动力不足。一是从高等院校领导层面分析。领导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掌握不完善、不与时俱进,重视程度低;二是从高等院校教师层面分析。高等院校教师重视基础教育而获得职称晋升资格,且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要大于校地合作,高等院校对于能够自发服务乡村的教师几乎没有相对优势的激励政策,导致服务意识薄弱、动力不足。三是从服务乡村的管理机制层面分析。高等院校缺乏整体的、统一的、校级的服务乡村经济建设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导致即使有相关方面的科研也是学院、社团或教师自组织的。
2.高等院校服务能力弱。虽然高等院校具有多学科特点,但是一些学科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类、行政管理等专业发展时间较短,综合实力还不强,极大地束缚了高等院校为乡村服务活动的开展。校企合作较为普遍,校地合作有待加强且需建立明确的目标与措施。
3.缺乏有效的高等院校服务体系。各地高等院校按照综合发展水平,分成不同层次。与专业性科研院所和部属高等院校相比,地方性高等院校在乡村建设的战略中缺乏差异化的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且地方性高等院校、专业性科研院所和部属高等院校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发展联盟机制。未来,目标是形成对乡村振兴服务的不同层次、不同分工定位的高等院校服务体系。
4.高等院校科技兴农的成果不显著。高等院校在科研立项、科技信息、成果推广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使高等院校科技兴农的成果不显著:一是科研管理体制重视校企合作、轻视涉农项目,科研人员对涉农项目研究热情不足,涉农项目占总项目比重较低。二是高等院校科研立项多以个人兴趣为主,并没有真正从乡村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进行对策性分析。三是当前的大多科研立项重视课题结项,轻视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
三、高等院校对乡村振兴的服务路径选择
1.思想层面。一是高等院校领导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政策、科研管理制度、人才保障与激励等方面给予涉农科研支持。二是高等院校要根据自身优势精准定位,着力解决好乡村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问题,实现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三是地方政府与高等院校要统筹协调,双方逐步建立合作机制,地方政府设立专项支持经费、出台政策,建立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四是高等院校教师应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科研立项的基础目标,加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
2.能力层面。高等院校要同等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疏通自循环、自发展渠道。一是根据高等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方向性指引,高等院校要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将高等院校教育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涉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创业。三是涉农科研立项应当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和优惠政策,对于科研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晋升特殊权。四是高等院校要加强成人教育的培养,完善社会服务培训体系,重点关注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就业层次低的劳动力适度的转化为适宜乡村发展的人才资源。
3.服务体系层面。高等院校对乡村振兴的服务,要理性定位,坚持错位发展战略。一是在角色定位方面。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优势,与专业性科研院所和部属高等院校相比,要正确定位,要建立几支能胜任乡村发展各方面的师生科研队伍,在乡村产业发展、市场秩序规范等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提交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研究报告,比如镇域或县域整体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二是在建立合作联盟方面。各层次高校要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4.成果与反馈层面。加强乡村信息库建设。一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编制合理的科研计划,综合考量涉农科研的比重,并且对于涉农立项课题的甄选应注重其是否是当前乡村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鼓励创业实践立项、高校与乡村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强科研成果在乡村地区落地、开花、结果,建设地域性农村发展研究所、示范基地,发挥高新技术的示范与辐射推广作用,促进创业项目的产业孵化。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责任编辑: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