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资格国考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的有效性

2018-09-10唐名淑

高教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考教师资格

唐名淑

摘 要:教师资格国考是国际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改革对《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提出了挑战,特别是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教材的选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用、教学效果的评价五方面进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关键词:教师资格;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9-0099-03

Abstract: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teacher appointment system reform.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is a part of the examination. Reform poses new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teaching, especially for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selection of textbooks,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 teacher qualification; national examination;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teaching efficiency

十九大報告第八条第一点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一次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增添了砝码。教师[2013]9号发出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通知,其中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国考的正式在全国实行。

一、教师资格国考体现出的新特征

第一,教师资格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更强。不同阶段的教师申请教师资格时考试的内容与所要入职的教育阶段结合更加紧密,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考试时主要体现在笔试科目的《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差异,各阶段除《综合素质》。如幼儿园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其中主要以幼儿身心特点为知识前提;小学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其中主要是小学生心理与教育相关理论;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育知识与能力》,其中主要是青少年身心特点、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1]。而过去的教学中不分年龄阶段有较大的区别。教师资格考试除考《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外,还增设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尤其突出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2]。

第二,考试打破了师范生的特权,打破了教学只为学校考试的常规。《通知》中明确规定考试不再有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所有入职教师都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四川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规定2015年后入学的师范生须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那么过去教学只为期末考试的状态被打破了,教师教学中不仅要为了学生在校考试,还要为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与求职做准备。

第三,考试的难度与侧重点与改革前不同。同学校考试只有笔试,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条件性知识,且过多考虑学生过关率相比,全国考试的难度增加。全国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做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3] ;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职业认知、思维品质、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因为学校《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差异太大,同时由于教师教育的开放性,只要有志于入职教师行业的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书都可以进入教师行业,所以培训就成为极大的市场,网络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在分享教师资格国考带来的机遇。参考者也非常盲目,所以导致教师资格培训市场混乱,无效性高,出于对课程教师专业尊严和利益的维护,着力对教师资格考试的各门学科进行打造,尤其是对《教育知识与能力》包含学科的进行有效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的有效性属于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有效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更是实践行动方面的问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也不例外,当前教学中仍然存在大量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制约国考发展的步伐,限制了学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实践的发展。基于教师资格考试国考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有效性的含义主要是指学生用较少的精力投入量获得相对较多有效学习量[4],最重要是师生互动过程,提升课堂互动效率,同时还可以创新有效教学[5],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着眼于学生入职作为教师所具备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推进学生理解和运用与教师资格考试有关的知识信息与教学技能,并获得一定的学习动机与自学能力的教学。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具体包括教材选用、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其中尤其是方法和评价。

三、基于教师资格国考的《教育知识与能力》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选用教材

现在学校关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非常泛滥,学校采用各种版本的教材对学生在学校以教材为蓝本出题过关容易,但一旦参加国考,他们过关难度增大,学生对学校这两门课程教学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和评价,也不符合当前的节能的主导思想,所以学生在上公共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时可以订一本教材,即相关入职阶段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的教材,学校考试试题命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命题,学生考试时对教师的认可度才会提高。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教材有很多,如人民出版社(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规划教材编写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著)、中公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华图(华图教育)、现代教育出版社(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等,在这四种教材中选择前面两种权威性更高[6]。总之,为减轻学生负担和减少资源的浪费,给学生选择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书籍、作为教师教材,而其他均应作为参考。

(二)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设置教学目标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为学生入职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的学校考试以知识性考题为主,国家考试则以实践能力题为主,同时邀请大量一线优秀教师参加命题,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特色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师范生进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对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倒逼机制,能够促进师范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学校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教学在课程目标设置上要与国家考试一致,重视实践能力及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目标观,教学目标要有知识技能、自主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力,特别是网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就是追求“增值性”的教学。“增值性”教学表现为内涵丰富了,外延拓宽了,形态变化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死知识转化为活知识,知识内化为智慧,知识内化为品性”。《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特征要求它的教学本质是一种增值性教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采用各种形式化的语言符号表达它的内容,但只靠死记硬背难以产生国考所要达到的目标,还必须加上敏锐的观察、联想和实践、顿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

(三)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内容选择教学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内容选择上与国家考试保持一致,考试方式都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从教学内容选择价值取向上要做到轻理论,重实践。各种层次教师国考从内容方向上,主要对学生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从内容具体表现上来看,不同层次的教师考试的内容不同。幼儿园教师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但中职与初中、高中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内容不同,各个模块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以中学为例,主要的教学多大的方面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等8个模块[7],其他层次大同小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参考的教师层次,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准备。

(四)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目标选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学方法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即教学方法在不同感知状态和感知主体评判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遗憾与不满意永远存在。教学方法研究应以课程为逻辑起点、以活动为基本场域、以目标实现为基本考量[8]。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在于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的起源是不同教学主体的理想性需要与不满现实教学表现的博弈,评判某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需要从多维角度、坚持基本标准进行综合考量,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效教学方法的创造主体或责任者。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同时满足教师、学生的需要,又能契合教学内容,适应教学管理。还原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从目标上其实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改革,试图把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向主动学习,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目标观,教学的基本目标要有知识技能、自主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力,特别是网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把网络从玩具变为学具。因为从教学模块分析可知,仅仅凭借学校教学的时间,即使学生完全投入,也无法完成如此广泛而具体的目标教学,如果要使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那么就要追求教学的“增值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注重引导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采用翻转课堂等新教学形式的教学理念,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包括:完备的网络教学设施、专门的师生培训、专项资金和技术保障、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学生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以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9],把新媒体融入到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微课、MOOC、现场授课、课堂授课等方式,让学生在各种具有实践性知识部分进行具体的操作。比如教学设计部分就让其做个具体的设计方案,教学方法部分就让学生进行教学试讲活动,心理辅导部分就让他们进行心理问题的观察,心理发展部分就让他们进行个案成长的观察与记录,班级管理部分就采用写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在使用讲授法时要充分利用三分之二律,教师用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精讲,让学生充分的分享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总之,教学中避免一言堂,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精、透、化,起到万能钥匙的作用;实践教学要用、练、会。

(五)基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评价体系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教学的归宿。学校过去的教学目标是主学生通过课程的考试,能够顺利毕业,所以学校过去的评价评价方式是卷面考试加上平常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存在知识偏重和人为的主观成分,导致学生可能具备教师资格却不一定有相应的教学能力或職业道德。比如考试的范围会因为学校所选教材不同而不同,学生成绩评定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专业性质、专业文化基基础知识),学校为了确保招生和就业会采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尽可能考试通过,顺利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也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理由之一。改革后,学生再也没有特权,即使学习了有关教师资格所要求的学科,也要参加国考,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学校在评价学生和教师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教学效果时必须按照国考教育资格考试的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按国家教師资格考试要求建设题库,试卷题型、内容版块、试卷结构三个维度可以借鉴王建、张艳梅的研究[10]。学校分管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的领导应该组织相关教师对教材及考点进行研读,从而分析出考试中试题分布情况。题库建设从题型上分为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题量和分数与国考一致[11]。学校的教学与国考的进程如果不一致,可以就单科进行阶段性考试,比如《教育学》上完后可以按试题库中《教育学》的内容进行组题考试,但题型不变,这样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都有授课的成就感和紧迫感。还有一种方式是学校教学按模块进行,以《教育知识与能力》的八在大模块为点,进行组织教学,同时补充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其次,按照学习结果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从重视教师的“教”走向重视学生的“学”,学生学习结果是《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效果评价的核心内容。教学评价要从教师教授课程的资源与条件为中心转向学习结果为中心,从教师教授的行为特征为中心转向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收获为中心[12]。教学评价必须强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围绕学生学习的结果及长足发展两个主要方面进行。学生的长足发展即学生是否树立“三种观念”和应对“三种考试”,树立“三种观念”,即通过教学,能否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及师生观;应对“三种考试”,即能否通过在校课程及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及毕业时教师公招考试。最后,教学评价应与奖惩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应。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重视能力、个别化,避免趋同化,注重特色发展,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推动教师适应当前教师资格国考的变革,教师个人发展相应得到提升,教师幸福感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1-2.

[2]教师资格改革:2015年将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http://zige.eol.cn/kao_shi_dong_tai_8116/20140807/t20140807_1161318.shtml[EB/OL].

[3]柳海民.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28-329.

[4]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5]张紫屏.课堂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6]学易书店.http://www.studyez.com/book/1255.html[EB/OL].

[7]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教育知识与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8]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9]王国亮.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6.

[10]王建,张艳梅.教师资格国考试卷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分析与思考——基于2012年(下)至2016年(下)9套试题的分析[J].考试研究,2017(07):70-76.

[11]2017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J].山西教育(招考),2017(12):61-62.

[12]俞佳君.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国考教师资格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关于邢军丧失教师资格的公告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即
陕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分离
教师资格证国考对中等师范学校职业教育的影响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改革5个文件的通知
浅析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
印度“国考”被批太重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