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2018-09-10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选育新品种机械化

杨如萍 陈光荣 林汉明 刘学义 王立明 张国宏

摘要:陇黄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 — 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572.2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9.17%。2015 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501.7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09%。陇黄2号田间表现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黑斑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85.3 g/kg、粗脂肪(干基)204.2 g/kg,品质优良。陇黄2号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间套作带状复合种植。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关键词: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间套作复合种植;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07-000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1

Abstract:Longhuang 2 is a new soybean cultivar, bred by Institute of Dryland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by using pedigree breeding from F3 generation of combination of Ludou 4 as the male parent and Jindou 23 as female parent which was introduce from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13 — 2014, the average yield of Longhuang 2 was 2 572.28 kg/hm2, 9.17%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Longdou 2 in the Gansu Provincial Soybean Regional Test. In 2015, the average yield was 2 501.70 kg/hm2, 6.09%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Longdou 2 in the Gansu Soybean Production Test. Longhuang 2 showed high resistance to mosaic virus and soybean black spot in the field. The crude protein(dry basis) of grain is 385.3 g/kg, crude fat(dry basis) is 204.2 g/kg, confirming good quality. Longhuang 2 is suitable for mechanized intercropping.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Hexi Irrigation Area of Gansu Province, central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Loess Plateau of east Gansu and similar ecological regions.

Key words:Soybean;New cultivar;Longhuang 2;Intercropping system;Mechanization

大豆在甘肃省主要分布在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和陇南地区,以间套作和复种为主[1 - 2 ],但缺少适宜间套作和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充分开发利用大豆种质资源,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3 - 5 ],选育甘肃不同生态条件下,适宜间套作复合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种植效益具有重要价值[6 - 10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联合选育出适应性较广、抗性强、株型收敛耐密,适用于间套作复合种植的稳产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于2016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陇黄2号(原系号GS10-051)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初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第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8年,将引进的材料在陇东镇原地区种植,大量剔除长势较差及丰产性低的单株。2009年,以抗旱性、田间综合长势以及是否分离为评判标准,对上年度保留的株系进行筛选,共得到株系157份。

2010 — 2011年在不同生态区(陇东旱塬区镇原县和沿黄灌区靖远县),对157份入选株系进行新品系筛选。2010年靖远地区大豆生育期期间降水量低于往年平均16 mm,且7、8月降水量及温度变化幅度較大。结合两地苗期和成株期的总体生长表现及产量结果排名,剔除部分无法正常成熟、抗旱性差、稳产性低的株系,选择适应性强、田间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抗病抗倒伏的36份品系(包括陇黄2号)参加2012年新品系比较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

2012年在沿黄灌区会宁县郭城镇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试点布设正常灌水和不灌水(干旱)2个处理,对新品系的抗旱稳产性进行鉴定。陇黄2号在正常灌水条件下折合产量4 56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8.80%、较晋豆19增产17.00%,居38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在干旱处理下折合产量3 14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92.00%、较晋豆19增产1.50%,居38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陇黄2号在陇中地区干旱处理与正常灌水处理下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可以看出,陇黄2号抗旱性强,丰产性好。同时田间观测到,陇黄2号高抗花叶病毒病和黑斑病。

2.2 甘肃省区域试验

2013 — 2014年参加在兰州、平凉、庆阳、白银、武威等地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 2 572.28 kg/hm2,較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9.17%。其中2013年5个试验点折合产量为2 223.30~3 990.90 kg/hm2,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增幅为6.95%~19.72%。5个试验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906.2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87%,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2014年5个试验点折合产量为1 053.75~2 759.40 kg/hm2,平凉、庆阳、白银、武威试验点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均增产,增幅为3.55%~18.25%;兰州试验点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减产2.98%。5个试验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238.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7.47%,居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

2.3 多点生产试验

2015年参加在镇原县上肖乡、泾川县高平试验场、靖远县河靖坪、凉州区良种场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陇黄2号折合产量为 1 791.15~2 825.10 kg/hm2,均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增幅为0.89%~13.21%。4个试验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50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09%,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

2.4 示范推广

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已成为甘肃地区机械化作业的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首选品种。2015年在宁县和盛镇苹果幼树间作模式下,平均折合产量为2 451.30 kg/hm2;在靖远县北滩乡井滩村单作密植条件下,平均折合产量为2 974.50 kg/hm2。2016年在凉州区吴家井七星村枸杞套种大豆示范中,平均折合产量可达到2 814.00 kg/hm2;在靖远县糜滩乡玉米套作模式下,平均折合产量为1 587.65 kg/hm2。2016年在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2017年在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进行的玉米/大豆带状种植全机械化操作技术示范试验中,陇黄2号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 501.00、1 452.50 kg/hm2。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征

陇黄2号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和陇东旱塬区属春播中晚熟品种,平均生育日数128 d,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早熟5 d、较晋豆19晚熟10 d。平均株高63.6 cm,底荚高度12.34 cm,单株结荚46个,单株粒数111.1粒,百粒重19.9~24.7 g。紫花、棕毛、椭圆叶,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籽粒黄色,椭圆形粒,褐色脐,种皮微光。

3.2 抗病性

在2013 — 2014年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中,陇黄2号在田间均高抗花叶病毒病。于2015年9月17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大豆品种区试验田调查了大豆黑斑病自然发病情况,鉴定结果表明,陇黄2号在田间表现高抗大豆黑斑病,且抗性优于对照品种陇豆2号。

3.3 品质

2016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陇黄2号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385.3 g/kg,粗脂肪(干基)含量204.2 g/kg,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高1.14百分点,品质优良。

4 适宜种植区域

根据多年多点试验及生产示范表明,陇黄2号抗倒伏、株型收敛、株高适中,底荚较高,不炸荚,适用于大豆间套作复合种植技术和机械化收获,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陇黄2号在甘肃地区适宜春播,播期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该品种株型收敛,叶片适中,建议播种量为75~90 kg/hm2,密度为18.0万~22.5万株/hm2。播前结合春耕整地基施磷酸二铵195~225 kg/hm2、尿素45~75 kg/hm2,或基施普通过磷酸钙450~600 kg/hm2、尿素90~120 kg/hm2。生育期间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保证植株生长所需水分。当80%的叶片脱落、籽粒与荚壳发生分离时即可收获。间套作模式下或机械化作业时可根据需求适当调整收获时间。

参考文献:

[1] 杨如萍,张国宏,王立明,等. 甘肃省大豆主产区产量性状及品质分析[J]. 大豆科学,2013,32(1):50-55.

[2] 张国宏,倪胜利,王立明,等. 甘肃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2009(8):39-41.

[3] 陈喜凤,孙 宁,康 波,等. 大豆新品种“吉农46”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4):1-3.

[4] 杨光宇,王 洋,马晓萍,等.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61-63.

[5]吴秀红,郭 泰,王志新,等. 美国大豆资源利用与高油大豆合丰57的创新[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4):514-516.

[6]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等. 甘肃不同生态区豆科与非豆科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19(3):63-71.

[7] 温 健,陈光荣,樊廷录,等.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品种配置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25-30.

[8] 南琴霞,陈光荣,樊廷录,等. 兰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31-36.

[9] 牛建彪,陈光荣,樊廷录,等.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减量施氮对系统产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37-42.

[10] 杨 国,陈光荣,王立明,等. 甘肃沿黄灌区马铃薯大豆套作效应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43-49.

(本文责编:郑立龙)

猜你喜欢

选育新品种机械化
基于模糊DEMATEL-ISM的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评价
看禾选种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