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装备产品保障价值分析方法简介
2018-09-10宋可为任淑霞
宋可为 任淑霞
系统介绍了美军量化评估装备产品保障方案的方法——产品保障价值分析,以某通用子系统三个可选保障方案评估为实例,简要介绍了该方法的总体思路、指标选择、指标权重、量化评价过程。
0 引言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产品保障经理指南》初步提出了产品保障策略过程12步模型框架,产品保障价值分析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另一重要指南《基于性能的后勤保障指南》中又进一步对产品保障策略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产品保障价值分析是指:当产品保障经理综合产品组(Product Support Manager Integrated Product Team,PSM IPT)在确定可供选择的产品保障方案(一般为3~5个方案)后,定量化评估每个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最优方案,为产品经理和产品保障经理最终决策提供支持,如图1所示。美军认为,产品保障价值分析既要考虑商业因素,也要考虑非商业因素,既要考虑定量指标,也要考虑定性指标,分析内容需涵盖性能评估、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等诸多方面,其核心是对方案的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定量化评估。
本文以某通用子系统( GenericSubsystem,GSS)三个可供选择的产品保障方案为例,简要介绍产品保障价值分析方法。三个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方案1:传统交易型保障方案,即通用子系统每次维修都需要单独签订维修协议,并针对外场可更换件(Line Replaceable Unit,LRU)需要单独购买;
方案2:LRU级别的基于性能的保障方案(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PBL),即军方通过签订协议为GSS系统的LRU购买一定水平的完好率;
方案3:GSS级别的PBL,即军方通过签订协议为整个通用子系统购买一定水平的完好率。
1总体评估思路
产品保障价值分析设计了两级指标评价体系对可选产品保障方案进行量化评估。评价体系包括收益、成本和风险三个一级指标,以及各自权重,三个一级指标又分别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对每个一级指标评估得出量化结果后再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乘以指标权重加和,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效能得分,对各方案的综合效能得分进行比较,可帮助产品经理和产品保障经理选择最优产品保障方案。
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由产品保障经理综合产品组(PSM IPT)通过打分进行赋权,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PSM IPT小组成员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对一级指标进行打分。通过评估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以成本和收益比较分析为例,量表设计从“9”到“9”,其中“9”代表成本的重要性是收益的9倍,“0”代表二者重要性等同,“9”代表收益的重要性是成本的9倍(如图2),假设PSM IPT小组有4名成员,则打分结果如表1所示。
其次,依据PSM IPT小组打分结果,计算指标权重。依据表1结果,绘制相对矩阵,分别计算每个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相对比值,加总后得到该指标的行值,每个指标的行值加总计算得出矩阵总得分,每个指标的行值相对矩阵总得分占比即为指标的权重。如表1结果显示,成本与收益相比,收益得分为3,则在表2中,成本与收益相交的表格中数值为1/3。
2成本指标分析方法
产品保障成本分析是为了预测特定时间内,为了完成产品保障任务,可选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在开展产品保障成本评估之前,产品保障经理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评估可选择方案的所有成本还是局部成本;二是成本的构成是什么。三是成本评估的基本原则和假设是什么。在开展产品保障成本评估时,必须基于充分的数据和文档记录,必须与美国成本估算和项目评估(The Cost Estimate and Program Evaluation,CAPE)和服务成本评估代理机构( Service Cost Estimating Agencies)发布的成本分析指南保持一致,必须考虑到系统、子系统或部件全寿命周期发生的成本。
1)成本二级指标的确定
CAPE和服务成本评估代理机构发布的成本分析指南列出了产品保障方案通用的成本评估考虑因素,包括库存成本、运输和保障成本、维修成本、人力成本、培训成本。不同的项目依据其特点可以对指南列出的成本要素进行适应性裁剪。本文案例选择维修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订单处理成本作为成本的二级评价指标。
2)成本指标估算方法
成本估算的五种通用方法为:实际成本数据、工程方法、类比法、参数法、专家意见法。成本估算推荐尽量使用系统的实际成本数据。
本文案例采用实际成本数据方法,对三个可选方案的总成本进行估算(从全寿命周期估算总成本),成本估算结果如图3所示。上图可以看出,方案1的总成本最高,其次是方案2,方案3的总成本在三个方案中最低。
3收益指标分析方法
收益分析通过识别指标构成,并为每一个指标赋权,进而评估指标,比较不同方案下的收益大小。在進行收益分析时应该考虑可选择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作战人员需求以及能够使服务商和军方都能从中受益。
1)收益二级指标的确定
美国国防部产品保障业务实例分析指南(Business Case Analysis,BCA)列出了PSM IPT应该考虑的9个收益二级指标,分别是:可用性、可靠性、保障性、期望使用寿命、可管理性、维护性、多功能性、可承受性、应急操作和非应急操作。具体到特定项目,PSM IPT可依据项目特点对收益要素进行裁剪,也可以选择其他指标。一般情况下,选择3~5个最重要的收益二级指标进行评估。本文案例分析中,PSM IPT识别出三个最重要的收益二级指标:装备可用性(Materiel Availability,以下简称“A”)、可靠性(Reliability,以下简称“R”)和长期可管理性(Long-Term Manageability,以下简称“M”),如图4所示。
2)收益二级指标的权重
收益二级指标一旦确定下来,下一步重点就是为各个指标赋权。通过产品经理、产品保障经理综合产品组等讨论,采用前文提出的两两对比的方法确定各个收益二级指标的权重。
3)收益指标估算方法
为每一个收益二级指标设计统一的量表,量表打分从1~10,见表4。
PSM IPT小组成员为每个可选方案的收益指标进行打分,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得分,最终得分乘以相应权重得出可选方案的收益得分。
从图5可以看出,方案2的收益指标得分最高,其次是方案3,方案1的收益指标得分最低。
4风险指标分析方法
風险是产品保障经理评估产品保障方案最基本的要素,成本和收益分析是评比哪种方案更具吸引力,而风险分析则是判断实现预期成本节省和收益的可能性。风险分析不需要把每一类风险都识别出来,而应该关注最重要的风险有哪些,最容易发生或一旦发生损害最严重的风险有哪些,该风险因素在可选方案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等。
1)风险二级指标的确定
BCA指南列出了10类风险,分别是业务或方案风险、进度风险、运营风险、组织风险、适用性风险、维护风险、过程风险、安全风险、技术风险和环境风险。与成本和收益指标分析类似,风险指标分析也可依据具体项目对风险因素进行裁剪。本文案例分析中,PSM IPT识别出5大类共计8个风险因素作为风险二级指标,分别为业务或方案风险、进度风险、运营风险、维护风险、过程风险等,见表5。
2)风险指标估算方法
美军采用风险分析矩阵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风险分析矩阵划分为两个维度: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性,指标得分从1到5。首先,PSM IPT小组成员对每个方案的8个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分别进行打分,并对每个方案的8个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取平均值,并标注在风险矩阵上(图6的方案1、2、3);然后再次对每个方案的8个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取平均值得到总体风险可能性和影响性,并将该值在矩阵上绘制成一点(图6左上的平均值);最后计算每种方案的平均风险得分(平均风险得分一平均可能性×平均影响性),得分越小越好。图6的风险分析矩阵中,红色区域代表风险不能接受,绿色区域代表风险可以接受,黄色区域代表风险可以容忍。
结果显示:在图6左上图中,方案1位于风险矩阵红色区域(风险不可接受区域),方案2和方案3位于风险矩阵黄色区域(风险可容忍区域),方案2在风险指标得分上优于方案3,方案3优于方案1,具体得分见图7。
5综合效能得分
对成本、收益和风险指标进行估算之后,要考虑进行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关键要素或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成本和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最优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敏感性分析完成后,对每个方案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的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最优方案基准值为100,其他方案值等比例转换),通过乘以相对应的权重,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效能得分。从图8可以看出方案2综合效能得分最高。
6小结
通过对可选产品保障方案的成本、收益、风险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判断每个可选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结果作为确定最终产品保障方案的重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结果仅是提供重要参考而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这主要由于产品保障经理在确定最终产品保障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法律限制条款、平衡建制和合同商维修保障力量、指标的敏感性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