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对新型创业孵化器功能影响研究
2018-09-10吴文翠
吴文翠
【摘 要】2015年我国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方针,众创空间依托高新技术的支持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它是各类创业服务平台的综合升级版,是全民创新创业的外在表现。新型创业孵化器基于为入孵企业提供更为人性化、合理化、优质化的孵化服务,得到了创业者的青睐。文章以“服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众创空间给新型创业孵化器功能带来的影响,为众创空间和新型创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功能;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9-0005-03
0 引言
创新创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永恒动力,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替代传统的要素投入,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结果,也是建立在资本和劳动力高强度投入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而做出的改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增强大众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跃局面。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顺应时代变迁需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以创新创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共识,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对我国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众创源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指公众主动参与科学过程,以各种方式解决现实问题,这些方式可能包括确定研究问题、进行科学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解释结果、做出新的发现、开发技术与应用并解决复杂问题等①。由此形成的大众创新空间,称为“众创空间”。
1 众创空间模式的内涵及其驱动力
众创空间是web2.0和创新2.0时代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向个体创客和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②。简而言之,“众创空间”即创业服务平台,类似于“车库咖啡”,不仅为创业者出售咖啡、茶水、饮料、食品等产品,还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用具、图书阅览室等便利的创业办公环境,甚至在车库咖啡能利用宽广的人脉资源将创业资金、创业咨询、创业宣传、孵化项目等有价信息进行迅速配对,为创新创业者梦想的实现铸造了摇篮,这种服务平台随着创业梦想者的需要逐渐外延为创新创业所必需的办公软硬件设施、互联网平台、线上线下交际社区、创业资金及其他创业资源。
近年来,众创空间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追根溯源是来自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这两股强大的势力推波助澜。一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带领人们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海量信息数据在升级后的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和交换,高新技术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创新创业者的创业灵感,推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向前发展。二是知识经济顺应了市场经济科技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规律,众创空间的发展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是知识创新的必经过程,随着创新主体积极性增强、创新机制不断健全、创新措施逐渐完善等因素让创新范围不断扩大和创新成绩得到巩固,低成本、高效率的众创空间在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和供求规律的环境后便应运而生③。
2 创新型创业孵化器功能分析与研究
《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火字〔2000〕157号)中认为创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为宗旨的社会公益型科技服务机构,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技术创新基础,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的核心部分,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家的学校,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创新型创业孵化器主要有以下两大基本功能。
一是提供硬件配套服务功能。创新型创业孵化器和传统孵化器一样,均为创业者或者创业项目孵化提供创新创业过程中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创业梦想和创业项目经过孵化进入创业初期阶段后,资金紧张,办公场地没有着落,办公设备设施跟不上步伐,物业等公共管理成本高,员工配置不齐全、不合理等都是创业者担心的因素,创业孵化器在这个阶段提供的基础硬件设施与服务,例如车库咖啡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办公器材等,能够帮助创业项目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是提供软环境服务功能。创新型创业孵化器为创业者创业或者创业项目打造更优质的软环境服务。一方面,创新型创业孵化器是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在创业政策、发展环境、发展前景等信息需求数量和强度都比传统孵化器要多要大,因此创新型创业孵化器提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要求极高。另一方面,每个创业者都有独到的创业见解、创业目标、创业内容,他们手中掌握的创业资源不尽相同,创新型创业孵化器需要为创业者提供更开放的空间,让他们相互发掘有价信息和有利条件,相互学习和帮助,促进创业项目成功孵化。
3 众创空间对新型创业孵化器功能的影响
众创空间背景下,目前国内市场形成了平台型企业孵化器、创业媒体、创业社区及车库咖啡等多种孵化器形态,这些创新型孵化器为培育和培养各种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机会。孵化器的发展不能默守成规和故步自封,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创业孵化服务质量,促进孵化项目顺利向高科技产业化发展。
3.1 增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孵化服务质量
无论是孵化器自身发展和生存的需要,还是众创空间的内涵和驱动力,都要求创业孵化器必须注重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质量。在创业项目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始终充当服务员的角色,服务质量的高低、孵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孵化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孵化器应该提高目标站位,紧扣创业项目孵化服务质量关,做到居安思危,高瞻远瞩。而要提升服务质量就必须增强孵化器自身能力建设。首先,孵化器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例如创业孵化器要做好发展规划,为服务对象制定孵化要求、孵化标准、孵化目标、孵化流程等,只要按照政府的引导和要求,严格执行创业孵化器制定的制度,就能确保各个孵化环节有制度保障④。其次,要加强孵化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各项规章制度、政策法规,通过组织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为创业项目从孵化走向产业化提供专业化、科学化、优质化的服务。另一方面,注重管理工作专业团队建设,通过建立专家库,发挥团队智慧,随时应对与解决创业项目孵化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难题。专家库可以由创业孵化器自己组建,也可以通过政府和其他机构聘请专业人士。
3.2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推动孵化水平向纵深发展
众创空间的发展全面诠释了将创业孵化器服务推向广度和深度的新要求与新理念。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最渴望的是创业项目能够在创业孵化器的帮助下顺利过渡,稳步走入竞争激烈的市场,最终实现成功创业。这也是创业孵化器提供各项服务的终极目标,即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服务是创业孵化器最重要的武器,也是最核心、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只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将服务水平向纵深发展,才能为创业者提供更优质的创业服务。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努力提高孵化器的经营保障水平。创业孵化器与科技园、创客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有本质区别,它要为创业者提供从项目创业到成功孵化乃至新创企业具备独立存活能力的综合性创业服务。因此,创业孵化器提供的软硬件服务要求高于其他创业服务平台。二是增强创业孵化器发展服务能力。新型创业孵化器要提升自身生存能力,必须确保资金稳定,财务管理相对独立,不能一味地依靠拨款。如果最基本的运营资本得不到保障,那么创业孵化器的生存和发展就存在压力,更不要谈为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此外,要强化和提升新型孵化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孵化器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入孵企业的发展创新水平。新型创业孵化器要依靠高新技术及时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为创业者打造极具品牌效应的创新型企业。
3.3 推动新型创业孵化器走向集群化、产业化道路
类似于车库咖啡、柴火空间这样的新型创业孵化器主要分散在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它们势单力薄,还未达到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要求。首先,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目的是为了打破新型创业孵化器孤军奋战的僵局,推动整个行业联动发展,通过区域地理位置形成产业规模,聚集更多创新创业资源。各个孵化器之间既能共享基础配套设施,又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还方便创业孵化器与外界行业的联系,为创业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孵化服务。其次,集群化、产业化发展既可以为新型创业孵化器顺利引进资金创造条件,又能将融资用于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再次,集群化、产业化发展能够加强新型创业孵化器营销宣传能力,打造具备当地特色的区域品牌。孵化器不仅要为创业孵化项目开展营销宣传活动,还需要为孵化器本身打广告,聚集化、产业化能够挖掘内在的服务价值、拓宽市场。此外,创业孵化器的发展不要铺天盖地地模仿复制,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其他地区的做法,必须融合当地优势行业和具备发展潜力的项目特色,为创业者重点提供和研发符合当地创业环境的专业性、科学性孵化服务。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6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6.
②田亚平.创意工程[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207.
③黄彦菁,孙丽江.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31(11):49-52.
④邓宝山.完善创业孵化器建设 提升创业孵化质量[J].中国劳动,2015(15):22-25.
參 考 文 献
[1]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
(11):6.
[2]郭璇.众创空间的创意共享机制研究——信息共享理论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5(11):46.
[3]冯金余.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7(11):39.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