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暑:敛肺防燥,安神定志

2018-09-10崔霞

父母必读 2018年8期
关键词:脐部肺气时节

崔霞

处暑的由来

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今年为8月23日。历书也曾云:“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处暑时节,三伏天气已过或已接近尾声,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处暑意即出暑,故民间有“处暑寒来”的谚语。但是,处暑期间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朗之日的午后仍会感到十分炎热,故民间有“秋老虎,毒如虎”之说。

处暑都有哪些讲究?

处暑谷渐黄,贴膘要适当

正所谓“处暑十日忙割谷”。此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农民们整日忙碌着收获谷物,储备粮食,御寒过冬。处暑时节,也预示着“贴秋膘”的开始,这是从农耕时代逐渐形成的一个传统:夏季^体消耗较大,进入秋季要多吃肉类,增加营养,储备脂肪,以备过冬御寒。

普度布施,吃鸭迎秋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欲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元节”。古时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度布施舌动。

在民间,汉族处暑有吃鸭子、放河灯的习俗。鸭肉味甘性凉,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可用于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的调补,所以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在北京,许多人都会在这一天吃处暑百合鸭。百合昧甘性寒,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用,以百合炖鸭,醇香清润,又具清补功效,非常适宜此时节食用。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就是渔业收获的时节,因此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放河灯等活动来庆祝一年一度的开渔节,也是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就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了。

处暑怎么吃?

食酸敛肺,养阴润燥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初秋时节,肺气过盛,而肝气受制,在饮食上要“增酸减辛”,中医认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吃酸味水果,如苹果、葡萄、柠檬、山楂等,以助肝气。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而肺对应秋季,为娇脏,喜润恶燥,故饮食原则应以健脾润肺为主,要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南瓜、萝卜、蜂蜜、芝麻、百合、银耳、梨、山药、鸭肉等,少吃煎炸、辛辣等食物。

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

进入处暑,气温还比较高,早晚温差较大,夏季的暑热之气尚未退尽,此时要注意清除暑热,可适当制作酸梅汤,有清暑生津开胃功效。也可以用梨、荸荠、百合、芦根等煮水给宝宝喝,可清暑润燥,避免出现便秘、鼻衄等。

进入处暑,很多夏天食欲较差的宝宝食欲逐渐好转,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要注意的是,此时部分孩子的胃肠功能还没调理过来,消化功能较弱,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肠胃负担。家长不要急着给宝宝贴秋膘,最好等到天凉时,宝宝的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增加肉食。

节气保健有讲究

处暑过后秋来到,养生保健首防燥

处暑期间炎热的天气已接近尾声,白天的气温虽然仍较高,但早晚的温度已经变得较低,因此要注意随天气变化给宝宝增减衣服,小心受凉感冒。

处暑节气期间气候的显著特征为干燥少雨、空气湿度小。如果家长仔细观察,会发现宝宝身体的一些变化:皮肤变得干燥,甚至起皮脱屑,毛发也有些干枯,口唇干燥或裂口,鼻衄、大便秘结等,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

秋季清补多吃鸭、鱼、猪瘦肉、海产品等,但对海产品过敏的宝宝应避免摄入。对于肺燥阴虚的宝宝也可取麦冬、乌梅、桑叶,泡开水代茶饮。对于脾胃虚弱的宝宝,可采用晨起食粥法,用百合、茯苓、银耳、山药熬粥食用,以养胃生津。

秋季的气候转凉变干燥,宝宝的饮食调养应坚持“少辛增酸、防燥护阴、滋阴润肺”的原则。如果能做到这些,所谓的“秋燥”便不会烦扰我们可爱的宝宝了。

适当秋冻,旱睡早起

立秋处暑之间,暑热未尽,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因而宝宝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肌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注意的是,“秋冻”并非少穿衣,而是秋不忙添冠。当然,天气骤然变冷时,也应及时给宝宝增衣,以凉而不寒为宜。另外,由于脐部是宝宝最易受凉的部位,而脐部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秋冻”时要注意脐部保暖。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升散趋向收敛,由于天人相应,则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相应发生变化,此时應让宝宝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早睡觉可养宝宝身体阳气,早起则有助于宣展肺气,防止过分收敛。

调理脾胃,安神定志

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宝宝往往有乏力、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在初秋的这段时间,应该通过食疗、推拿等方法调理脾胃,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为冬季养生做好准备。

可选择爬山、散步、骑车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但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出汗而损伤阳气。

猜你喜欢

脐部肺气时节
金秋时节正奋进
清明时节寄追思
人到中年补肺气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1)
养肺要避开六怕
初夏时节要缤纷
好雨知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