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策略研究

2018-09-10周效章

数字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快速推进、“三通两平台”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既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信息化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现状,全面考察了影响其专业情意的外部环境因素,在厘清专业情意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元互动关系基础上,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四个层次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情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6-0020-05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1]这对于担负着课程教学、技术服务及信息化管理等多重工作任务的中小学信息技術教师来说,既是面临的新挑战,又是难得的新机遇。长期以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情意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既制约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也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为此,笔者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全面考察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外部环境因素,试图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情意培养外部支持系统,目的是促进这一特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度应用,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一)理论提出

1979年,受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影响,并汲取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拓展了“环境”的内涵范畴,使儿童发展过程的研究更趋近于真实。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具有情境性,其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儿童发展,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情境,必须全面考察与之发生直接或间接交互的一系列环境因素。[2]

(二)核心观点

在布朗芬布伦纳看来,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不仅包括家庭、学校等微观的与其直接交互的因素,还包括文化、法律等宏观的与其间接交互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嵌套的外部环境系统。一般来说,个体处在某个环境系统或嵌套在多个环境系统之中,每个环境系统均与其发生或强或弱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布朗芬布伦纳将个体所生活的与之发生直接或间接交互作用的外部环境称为行为系统,并在此基础建构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3]

该模型包括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与宏观系统(Macrosystem)四个层次,每一层次分别涵盖相应的环境因素。层次划分的依据是行为系统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直接程度,从里层的微观系统到最外层的宏观系统,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直接程度越来越低。

在最里层的微观系统中,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以及工作场所等,这些因素与个体的交互作用最频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也最显著。中间系统指的是微观系统中各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如果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或积极的相互关系,将会促进个体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个体发展。外层系统包含传播媒介、邻里社区、父母工作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虽没有直接作用于儿童的发展过程,但对其发展仍具有一定的间接影响。最外层的宏观系统实质上是寓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与外层系统之中的文化、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包括历史、法律、文化、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通常表现为对个体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的社会价值体系。行为系统模型中的四个层次是彼此联系、相互嵌套的,按照对个体发展影响的直接程度,各环境因素合理分层,或强或弱地作用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

(一)内涵厘定

关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笔者从教师专业情意的一般概念出发,综合考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的特殊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等因素,曾经作出如下界定: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长期的课程教学、技术服务以及管理实践中逐渐积淀并内化于心的情感倾向,包括树立职业理想、认同职业价值、确立职业精神、坚守职业规范等。[4]以此为基础,笔者参考借鉴教师专业情意结构“四要素”[5]以及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6]等相关成果,并采用德尔菲法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构建了包括基本要素、特殊要素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结构。[7]基本要素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专业情意的共通性;特殊要素包括信息意识、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批判思维与质疑精神、领导力和执行力、信息道德规范等,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专业情意的独特性。

(二)现状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自主编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进行相应的信效度检验后,在H省随机选取100名信息技术教师实施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对个别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依据回收的93份有效问卷及访谈数据,笔者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现状梳理如下:

1.专业理想整体水平相对适中

所谓专业理想,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师事业的一种向往和追求。[8]调研发现,86.0%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追求,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副科”属性,学校认可度较低、教师角色边缘化,不少教师尚不明确或说不清楚自身的发展目标,也缺乏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仅有30.1%的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价值持高度认可的态度,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无非就是教学生操作电脑、维护多媒体教室以及帮助老师制作课件,再加上评先、职称评定等处于弱势,致使责任意识、使命感、职业幸福感缺乏,职业倦怠、消极应付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个别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价值产生严重怀疑。

2.专业情操整体水平较为低迷

专业情操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包括专业理智情操、专业道德情操和专业审美情操。[9]分析得知,有60.2%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挑战性、创造性,致使学习兴趣丧失、求知欲望减退、创新意识淡化,即便参加一定形式的进修、培训,往往是为了晋升职称、评先等。同时,有79.6%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其肩负的光荣使命与崇高责任缺乏深刻的理解,认为自己就是“搞后勤服务的”“打杂的”,缺乏专业荣誉感与自豪感。另外,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时常遭遇专业成长、社会认可、劳动回报等多方面的困惑,很难体验到教学活动之乐、教师职业之美。

3.专业性向整体水平差强人意

专业性向是指教师适合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格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10],比如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浓厚的教育教学兴趣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均表示愿意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等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表现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但也有26.9%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身的辛勤付出并没有得到学校、同事的认可,不愿再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的能力来看,75.3%的信息技术教师表示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近三成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4.专业自我整体水平普遍不高

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观点和价值等[11],包括专业认同、自我体验、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意识等。统计发现,仅有63.4%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同时近四成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认同水平较低,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无法实现自身价值。自我体验方面,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成绩、工作报酬等持有较高满意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足六成,超过四成的教师表示无论是精神方面还是物质方面,跟预期均有较大差距。此外,仅有54.8%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能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自我发展意识方面,不足半数的信息技術教师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意识,能积极主动地充实、完善自己。

5.特殊要素各项水平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特殊要素与四个基本要素紧密联系,共同驱动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梳理获悉,有78.5%的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能主动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了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阶段的主流信息技术,并在教学、管理、服务实践中自觉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但也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同时,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批判思维、质疑精神等方面,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就领导力与执行力而言,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表示习惯于“领导谋划思路、自己负责实施”,领导力尚有欠缺,但执行力较强。

三、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策略

(一)视角创新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培养是持续的、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动态过程,涉及纷繁交织的内外部因素,仅仅通过一两次的培训、继续教育或者物质奖励,很难达到培养专业情意之目的。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具有特殊性、复杂性[12],除自身因素之外,从微观的家庭支持、学校管理、同事评价到宏观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均会影响专业情意的培养。因此,探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应将其放置于复杂的环境系统中,全面考察影响专业情意的多维外部因素。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研究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培养策略,有利于突破已有研究的局限,厘清专业情意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元互动关系,构建针对性更强、更科学有效的专业情意培养外部支持系统。

(二)培养策略

根据专业情意现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行为系统模型,笔者从以下四个层次分别阐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策略。

1.微观系统层次

在微观系统层次,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同事、学校以及工作环境等,由于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负责相应的课程教学,同时还负责技术服务与信息化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且压力巨大,所以家庭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理解与支持,鼓励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充分享受自身职业带来的愉悦与美好。作为同事,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充分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与合作,共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让信息技术教师体验到被尊重感与成就感,进而产生积极的专业认知与自我认同。

作为学校,一是要从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引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的光荣使命,在评先、职称晋升、薪酬发放等方面,将他们与“主科”教师同等对待甚至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以强化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认同与职业价值认可;二是要充分调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及相关决策等方面,交给他们独立负责或深度参与,强化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自豪感、自我效能感;三是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研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强化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与自我发展意识;四是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人文关怀,满足他们的合理化诉求,减轻精神压力与工作压力,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体验水平。

2.中间系统层次

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具有影响作用的中间系统因素就是指学校、家庭、同事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首先,学校管理者与信息技术教师的家庭成员要建立沟通联络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一方面管理者向其家庭成员介绍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表现情况,以获得家庭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可以向管理者反映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合理化诉求,以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体验水平、强化他们的职业价值认可与专业认同。其次,学校管理者与信息技术教师的同事们,要努力创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良好群体文化,通过组织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合作开展信息化教学研讨、教学资源开发等,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求知欲望与创新思维,同时促进各学科教师共同成长。[13]最后,信息技术教师的同事们与其家庭成员也要建立积极的联系,确保两者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均发挥积极作用。

3.外层系统层次

影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外层系统因素主要是传播媒介。它虽然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情意,但仍是研究专业情意培养策略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宣传推进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等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以唤醒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自觉,深刻理解自身的职业价值,不断强化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要向师生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使师生认识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促使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业使命,进而产生强烈的专业自豪感、自我效能感。

4.宏观系统层次

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政策、社会观念等宏观层次的环境因素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具有间接影响作用。首先,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及各级各类地方性法规中,切实保障信息技术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法定权利,确保他们与其他学科教师同工同酬、同等对待;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在制订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等相关政策时,要将信息技术教师置于优先地位,凸显其引领者与主力军作用,激励信息技术教师的求知欲望与工作热情;最后,社会民众要转变思想观念,消除长期以来“主科”“副科”区别看待的错误认识,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尊重。

四、结语

在“互联网+教育”快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以专业情意培养为切入点,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专业发展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毋庸讳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的培养,受到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且教师自身因素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上述内容虽然对影响专业情意培养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并没有涉及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因素,相关讨论尚需在后续的研究中展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13)[2018-05-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张世娇,王晓莉.教师韧性研究的新视角:社会生态系统理论[J].教師教育研究,2017,(6):123-128.

[3]HARDEN K P,TURKHEIMER E,LOEHLIN J C.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AdolescentsCognitive Apti-tude[J].Behavior Genetics(S0001-8244),2007,(2):273-283.

[4][7]周效章.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情意:内涵、结构与培养策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130-136.

[5]李建辉,王志广.简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态度与价值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62-167.

[6]马晓玲,王蓉,李璐,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2-16.

[8]蒲大勇.教师要有专业理想[N].教育时报,2012-06-27(2).

[9]蒲大勇.教师如何提升专业情操[N].教育时报,2012-08-01(2).

[10]吴秋芬.教师专业性向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8,(2):37-40.

[11]杨玲.论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与回归[J].思想理论教育,2006,(7/8):111-113.

[12]周效章.我国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与思考[J].数字教育,2017,(1):25-29.

[13]逯行,李子运,李芒.国内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数字教育,2018,(3):6-12.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ffection Based on Social Ecosystems Theory

ZHOU Xiaozh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Henan,China 466001)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Internet+Education",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Links Two Platforms",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ffec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cosystems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ffection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investigation,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professional affection,and clarifies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fessional affec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On the basis,it explains the training strategi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ffection from the four levels,i.e.

Microsystem,Mesosystem,Exosystem and Macrosystem.

Key words:Social Ecosystem Theo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ofessional affection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各国教师素质提升浅析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
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论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