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价值取向、着力点与路径选择
2018-09-10万昆
摘 要: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应用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MOOC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研究从政策导向、质量建设、新时代大学使命方面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价值取向;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实践策略的四个着力点;从基础、保障、核心、助力四个维度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MOOC;价值取向;着力点;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8)06-0030-05
一、引言
如今,MOOC已经发展5年了,在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论研究方面,仅从中国知网发表的MOOC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来看,2012年只有3篇,2016年达到2000多篇,而且MOOC学术理论研究领域众多,包括MOOC理论基础研究、MOOC与学习分析研究、MOOC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研究、MOOC课程形态等[1][2]。MOOC的实践领域也有很大突破,政策进一步完善,管理进一步规范,如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公布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等,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好大学在线等MOOC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术界普遍认为MOOC是目前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解决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有利突破口。
由于中国社会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要求,已经开始了全方位的转型改革,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改革步伐艰难,治理理念、师资课程方面未进行深入调整,信息化教学师资缺乏,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普遍比较固化,不愿意去尝试和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导致信息化发展不尽如人意,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强调的应以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3]的目标差距甚远。地方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地位重要,如其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学习型社会将不可能全面实现。
MOOC是信息化教育的高级形态,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既可推动学校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又可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索,还可促进中国大学MOOC建设格局的形成。因此,探讨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价值取向、着力点与路径选择,对我国地方高校推进MOOC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价值取向
桑新民认为MOOC对大学产生了五个方面的变革:一是推动了课堂向学堂的转变;二是推动了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三是推动了教师个体向课程团队的转变;四是推动了传统行政化教学管理向信息化学习与课程服务体系的转变;五是在世界高端文化教育的博弈中回归大学之道[4]。要理解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价值取向,从地方本科高校的特征与MOOC的本质同时出发,首先需要回答地方本科高校为什么需要推进MOOC。
(一)从政策导向方面来看
纵观国内外高校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也已经成为高校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性,认为开放教育资源对于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2015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教育部重点工作中指出,鼓励本科高校建设并开放高水平在线课程,推进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在这些国家政策中,MOOC建设都已经被放在了重要位置,MOOC被认为是破解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难题,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推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从质量建设方面来看
进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如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首先,全面把握MOOC对高等教育影响的问题,有助于地方本科高校自身的发展。开展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研究,从宏观层面探索信息时代MOOC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弯道超车转型发展。其次,将MOOC推进策略纳入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范畴,有助于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的影响力。立足地方本科高校的現实状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从中观层面解决MOOC的有效使用率问题,从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角度探索MOOC推进策略,是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益尝试。最后,MOOC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从微观层面开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从新时代大学的使命方面来看
MOOC推进的理念是尊重个体差异,学习者在随时随地学习世界范围内各种相关优秀课程的同时,平台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资源推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服务。MOOC的推广,能够集聚各所高校的学科优势,为整个社会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与规模效益,在拓展高等教育边界的同时,助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MOOC可以切实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和成本,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进程。因此,有机会改变人类历史上长期难以解决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有希望缩小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教育鸿沟。教育强国、坚持育人为本、追求卓越教学、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发展方案,MOOC的推广和应用正是新时代大学履行使命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探索和尝试。
三、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实践策略的着力点
(一)分析推进MOOC的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需求分析是科学定位、合理设计和开发MOOC资源,有效保证MOOC对地方本科高校产生效果的重要前提。需求分析的任务主要是回答:为什么需要发展MOOC?如何建设与实施MOOC?如何有效保证MOOC运行?对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需求分析时通常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回归MOOC的本质与特征;二是要充分发挥MOOC在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以体现MOOC的“有用性”;三是要考虑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各种影响因素,如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教师MOOC制作培训等,以保证MOOC建设的“易用性”。其中MOOC的“有用性”需体现其核心价值观——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制定推进MOOC的相关政策
任何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政策的科学制定。MOOC改革的最大阻力往往不是来自领导、教师、学生和运营资金,而是来自人们对MOOC改革的态度和认识。地方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MOOC带来的变革,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了解并尝试使用MOOC,同时积极支持MOOC相关政策的推行。此外,各地方高校在制定政策时还应该发挥教育大数据的作用,通过对MOOC的教与学进行大数据分析,快速、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由于各地方高校的特色和发展路径不同,因此政策的制定应该因地制宜,符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地方本科高校应积极制定MOOC建设制度和学生学习制度,补充MOOC课程学分认证制度和建立MOOC考核评价机制。同时,要让领导者、管理者、教师与学生都参与到关于MOOC发展相关政策制定中来。只有教学实践群体自身最能感受MOOC带来的效果与价值,最明白MOOC对于终身学习能力和未来成长的重要性,对政策的制定也最具有发言权。
(三)选择最优的MOOC运行机制
刘名卓[5]研究发现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采用政府主导、高校主导、校企联盟、校校联盟和多方合作联动等运行机制推进MOOC的应用。地方本科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校发展的MOOC运行机制,促进MOOC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我国MOOC教育在地方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面对地域、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不利条件,要积极主动让企业参与进来,进行抱团式发展,同时激发市场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陈明选[6]等认为应产学研結合,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积极与地方、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合作探索适应于地方高校需求,形式多样的MOOC创新教育模式,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到MOOC的建设中。
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建设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注重选择性引进又要注重选择性输出。选择性引进是指地方本科高校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引进其他高校或者其他国家/地区的MOOC课程,也可以选择与MOOC平台合作引进;选择性输出是指地方本科高校根据学校师资和教学特色等情况选择性建设学校自己的MOOC课程,可以自建校内专用MOOC平台,也可以与其他学校联盟合作。同时,地方本科高校还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已选择的课程与学校现行课程体系及教学发展的需求相匹配,制定学校统一的MOOC设计开发规范,符合行业内统一的平台技术标准,加强MOOC建设质量监控与管理[7]。在MOOC背景下,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与转型。
(四)关注MOOC设计和应用
MOOC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MOOC的发展势不可当,具有大规模、开放、共享、易使用、免费等特征,呈现出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泛在学习、以学习需求为重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只有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实践群体真正认识到MOOC的优越性,才能主动接受、积极探索MOOC带来的教与学的变革。这是MOOC建设能否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中落地生根成为一种教学新常态的关键。因此,MOOC的应用需要扎根与共创。扎根是指MOOC教学要根植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共创是指师生与学校相关部门围绕MOOC建设展开的集体创新。MOOC不是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而是与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实现混合式教与学,适应新时代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MOOC的出现并不会让教师下岗,而是对教师能力的挑战和提升,它的进入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然引发教育教学变革,正如王文礼所认为的,MOOC是高校教学法的一次变革[8]。因此,需要让教学实践群体通过自身感知MOOC带来的效果与价值,明白MOOC对于终身学习能力和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四、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MOOC在地方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是推进MOOC发展的基础
要充分认识到MOOC应用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认识到MOOC的发展是信息时代高校发展的要求,是变革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关于深度讨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MOOC、推进MOOC的研究较少,且MOOC研究者和实践者较多从微观层面探讨,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也有些学者对宏观研究有所关注,郑燕林认为,研究者意识层面对MOOC本质与意义的深度关注,也是MOOC引入应用的起点[9];李卢一等研究认为,认识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深远意义,有助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高校MOOC理性建设,有益于MOOC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支持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等[10]。MOOC的本质不在于否定传统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与传统面对面教育的结合,顺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易用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在线、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弥补面对面教育的不足,缩小教育公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方本科高校应本着这样的一种思路,将MOOC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而深入的重要变革路径。
(二)制定支持MOOC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为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提供保障
MOOC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同时也决定了其在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MOOC的辍学率、MOOC学习者的诚信、MOOC学分的认可、教师与学生的可接受度等。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MOOC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精心规划,从MOOC整体设计、支持MOOC发展与学分互认、MOOC质量标准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快支持MOOC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为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提供保障。郑燕林认为,决策层推进MOOC建设要与学校发展目标高度关联。第一,高度重视对实施MOOC的整体设计。应该注重将MOOC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如深圳大学联合多所地方高校成立了UOOC(优课)联盟,并积极探索UOOC,包括课程建设、对教师的支持等,学生可以选修UOOC联盟的课程,审核通过可以认定学分[11]。第二,高度重视实施MOOC的资源支持。MOOC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通过制度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在实施MOOC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结合学校的专业、课程、实验室团队等资源特点,通过学校特色MOOC课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提高学校知名度。第三,高度重视实施MOOC的长期发展方案。根据学校发展需求,制订详细的未来五年MOOC发展方案,包括MOOC课程建设、应用、推广和科学设置相关的评价标准,如MOOC课程建设规范与标准,MOOC课程学分认定政策、MOOC教师奖励与支持等。
(三)构建多元协调的MOOC教学实践体系,是推进MOOC发展的核心
构建多元协调的MOOC教学实践体系就是将MOOC教学落到实践中,结合MOOC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相关研究建议[12],建立应对MOOC带来挑战的自信,应以理性分析MOOC应用面临的挑战为重要抓手,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MOOC应用技能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MOOC应用支持为关键任务。学校应通过以课程学习、应用、建设促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提高教师MOOC教学的自觉性与学生MOOC学习的主动性,不为MOOC而MOOC,也可以尝试着从关系互联与过程思维为本寻找MOOC开发路径,真正将MOOC建设发展成为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厘清MOOC与学校发展的内在关系,加大学分认定制度改革,保障MOOC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发展提供动力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也正在不断地变革教育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入信息化时代,教育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将持续地变化。近年来,学习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增强现实、教育大数据、平板电脑、智慧教育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进入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MOOC、开放教育资源、微课、翻转课堂为信息化教学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形式。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大力推进基于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基于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地方本科高校推进MOOC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万昆,叶冬连,戚丽,等.多维视阈下的国内MOOC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以我国MOOC研究领域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02):38-44.
[2]凡妙然.我国MOOC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解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3):34-40.
[3]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EB/OL].(2015-05-23)[2018-08-20].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23/c_1115383959.htm.
[4]桑新民.互联网大学教育:破解世界教学学术运动的三大难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53-55.
[5][7]刘名卓.高校MOOCs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5):79-88.
[6]陈明选,俞文韬.走在十字路口的教育技术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反思与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17,(02):5-12+18.
[8]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02):53-57.?
[9][12]鄭燕林.ARCS模型视角下高校推进MOOC应用的路径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2-9.
[10]李卢一,郑燕林.推进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4):37-43.
[11]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关于MOOC课程学生选课的通知(试行)[EB/OL].(2014-10-17)[2018-09-19].http://www.szu.edu.cninfo/1006/4445.htm.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Promoting Value Orientation,Key Point and Path Choice of MOOC
WAN Kun1,2
(1.Facult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China 200062;
2.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Shangrao,Jiangxi,China 334001)
Abstract: The promo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OC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meanwhile,it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OC.This paper analyzes how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OC from three aspects: policy orientation,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universitiesmission in the new era.It puts forward four key points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MOOC practice strategy.In addition,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path choice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MOOC from four dimensions:foundation,guarantee,core and power.
Key words: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MOOC;value orientation;key points;path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