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悉达多》,让你找到更好得自己

2018-09-10高翔飞

新阅读 2018年3期
关键词:奥义满怀佛系

高翔飞

悉达多是古印度贵族少年,自年少起便开始追寻生命的意义(这里的悉达多,并不是我佛教创始者乔达摩·悉达多)。他曾学会在内心深处体认阿特曼(印度哲学术语,用以表示“自我”“神我”);也曾拜沙门为师,苦修摒弃自我,苦修沉潜禅定;还曾拜会佛陀,与之辩论探讨人生奥义;后来,悉达多为了真正地认识自己,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世俗生活之中;而终于有一天,他放下一切,来到一条河边,在摆渡人的点化下,实现了真正的、自己与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

“……悉达多停止了与命运抗争,停止了烦恼痛苦。他脸上绽放着睿智的快乐,心中不再有不合时宜的愿望,它懂得了圆满完美,乐于顺应生活的潮流,满怀着同情,满怀着喜悦,热衷于流淌,隶属于统一。”

悉达多能够最终“得道”,其引人深思的意义,不在于那一瞬间的顿悟,而在于他之前种种经历的过程。这些经历,累积成了那个顿悟时的悉达多。而每一次经历、每一种体验,都让他对自我的认识更深入一些,进而,也就距离他所追寻的人生奥义更近一些。最后,悉达多水到渠成地得到终极解脱。可以想象,如若没有之前人生历练的铺垫,这种彻底的觉醒会显得突兀。

黑塞的语言诗意而隽永,本书译者也赞称“散文诗般的语言”。这种悠然的叙述尤适合一个人带着思考安静地乐享阅读。读着《悉达多》,你便会想起自己在这浮华世界中的过往,会与书中的情节达成一种奇妙的、不经意的、有默契的呼应,觉得与书中的文字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悉达多”,每个人心中,都有发现自我的机缘。

读罢此书我不由地想起前段时间窦靖童剃头的视频。有人据此猜测,这个“90后”已然出家皈依佛门了!虽然后来知道是场乌龙,但由此也产生对“佛系××”的大讨论。所谓“佛系”,就是指某些年轻人号称自己六根清净、无欲无求、不争不抢,看淡输赢。比如说,佛系吃饭:吃什么都行啊,就算不吃也可以。佛系学习:考多少分不计较啊,及格就好了,不及格,也行。佛系工作:只要别被炒鱿鱼,混着。佛系赚钱:饿不死刚好,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佛系交友:朋友喜欢我就喜欢我,不喜欢我拉倒,有误解也没必要解释化解。——总之一个词:无所谓。这些满脸沮丧、自我垂怜的所谓的“佛系”甚是可笑可悲。往轻了说是个人情绪持续低落,对事物提不起兴趣;往重了说就是一种对自己对生活的不负责任。“过惯了行尸走肉的生活,连自己的欲望是什么都不知道了。”

人有七情六欲,谁也不能时时刻刻保持情绪高昂,你当然可以“丧”一会儿,但总沉溺其中就成了问题。 为什么少年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什么一些在成年后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事儿,就成了一些年轻人觉得迈不过去的坎儿?这是因为经历不够丰富,眼界不够开阔啊,当你觉得全世界与自己为敌的时候,其实,全世界根本不知道你是谁。杨绛先生说得好:很多迷茫的年轻人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人生如戏,情节跌宕起伏才会有意思;故事一波三折,才让人感到真实。“有过痛苦,才懂得世间众人之苦; 有过执著,才能放下執著; 有过牵挂,才能了无牵挂。” 如果你不懂众生之苦,又如何普度众生。如果你从未得到,又如何放下。

新年伊始,读者读书会推荐《悉达多》一书,不是为了劝你去出家修行,而是试图提醒你,一种真正的、完整的、觉悟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愿你读后方知所言不空,终有所获。

本文源于“读者读书会”ID:duzhe0423

(作者系读者读书会内容总监)

猜你喜欢

奥义满怀佛系
段思境
遇到一个好词
待客之道的“奥义”
路旁紫薇
摔琴扬名
法系妈&佛系爸
自然的伦理
“佛系”掩盖了什么?
细胞的奥义:藏在身体里的小精灵
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