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空观念的考与教
2018-09-10鲁东海马燕
鲁东海?马燕
一般认为,历史时空观念就是指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观察、研究历史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意识观念。下面笔者结合一些试题,谈谈“联系”“特定的时空”开展历史教学的三个层次。
一、进得了历史的现场
这里先通过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第24(B)题作一观察。(题干材料略)
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
在是否称帝问题上,拿破仑和华盛顿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其个性品质原因,但是,全面了解十八世纪法国和北美殖民地的形势更为关键。否则,便会出现对两个人物简单的否定或肯定。为客观认识拿破仑和华盛顿,进入他们所在的时代,考察他们各自的国度、民族、文化、家庭等,就叫作联系特定的时空。
借助阅读和想象是进入历史现场最好的方法。读书尽量读原著,读第一手资料,想象必须符合逻辑,判断必须实事求是。如何理解李鸿章在镇南关大捷后签订《中法新约》呢?唐景崧是清末与李鸿章同时代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作为中央政府的一名官员,从1882年“请缨”出关,到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一直活跃在抗法前线。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录下来,写成《请缨日记》,读这本书可以跟随唐景崧穿越到清朝末年战火纷飞的中越边境,直观了解李鸿章签订条约前后的矛盾纠结和苦心孤诣。从中方看,冯子材所领导的镇南关大捷只是局部胜利,很难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军队整体败局;清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无法提供长途后勤保障。从敌方看,法军已经占领了越南大部地区,控制了阮氏政权;更为严重的是,法国舰队已经打败了福建水师,占领了澎湖,台湾危在旦夕。[1]由此评判,李鸿章经过多方权衡,争取签订一个不割地不赔款并能保全台湾的条约,已是个不错的结局了。
英国学者E·H·卡尔曾经断言:“爱犯错误的人类深受时代环境、地点环境的影响而难以达到真理。”[2]那么,我们今天为了理解《中法新约》和李鸿章,通过阅读和想象进入签约的“那个时候”和“那片战场”,就是努力摆脱卡尔所说的“影响”,属于联系特定时空开展历史教学的初级层次(如图1)。
二、看得明历史的段落
历史事物从来不会孤立地存在于一个时空点上,总会与在时间上前后、空间上相邻的事物,形成关联,这里姑且把相邻的时间年代和地理空间称之为段落。引导学生站到时空的高处,观察研究历史段落,可以看成联系特定时空教学的中级层次(如图2)。段落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把多大的地理范围作为观察对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观察两道高考试题:
2010年上海第14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013年江苏第20题: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图3),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历史的段落呢?
1. 抓住转型期的时间段落,绘制时间标尺。历史本是一条昼夜不停、连绵不断的河流,但是人们有时会觉得某个时间节点特别重要,在学术上赋予其重大意义。例如世界近代史上的公元1500年、1640年,中国现代史上的1949年、1956年、1978年,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其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丰富的含义。在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辨力,把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融会贯通。
如何引导学生绘制时间标尺呢?先确立学习主题,进而确立时段,再把关联性事物进行整合。下面是笔者在教授《西方近代思想解放与科技进步》专题时,帮助学生设计的时间标尺(如图4)。
通过时间标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互动关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冲击基督教会神权统治,为科学研究提供自由的心灵空间,而科学进步则为思想运动提供信心和思维工具。以此为例,学生可以体会历史发展中的统一与多样、延续与变迁的联系。整个近代时期,欧洲人反对宗教神学束缚,反对专制特权,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但是在具体对待教会和上帝的态度与方法上,却处在变迁和发展中;科学家们勇敢地研究自然,探求规律的态度是坚定的,但是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却存在丰富性和差异化。
2. 抓住关键性的地域段落,绘制区域地图。在上述2013年江苏省高考试卷第20题中,命题者把1945-1949年的德国作为观察中心,把西欧与东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理解二战后形成的冷战对抗和欧洲的分裂形势。在教学中可以广泛借鉴和拓展运用此题方法。如在教授西周分封制时,可以让学生把西周都城镐京作为中心,再把分封的鲁、齐、燕、卫、宋、晋等诸侯国标在示意图上,让学生说明分封制“以藩屏周”的意义。
从开阔的地域段落来理解历史是很有意义的。当代历史地理学教授葛剑雄并不赞同把古代希腊海洋文明的特征推而广之的观点,[3]他认为,古代希腊文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开放性、进取心等,有其特定的地理因素。在它的周边,发展早期有尼罗河文明、巴比伦文明,中期有波斯文明,晚期有罗马文明等,对外开展交流活动,可以换回需要的物产,学习到先进的文明成果。反观古代中国与爱琴海区域相似的渤海、黄海地区,周边朝鲜、日本等国家的经济文化水平则相对落后,中国缺乏有利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外部条件。葛教授的观点是一家之言,不过他启发我们,在讲授历史问题时,要把眼界放宽到知識的外围空间,并注意与其它类似地理单元的比较,进而理解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三、解得透历史的源流
再读两条高考题感受一下:
2015年上海第1题:“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
A.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2011年江苏第24(A)题第(3)问: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历史源头,探明历史变迁的路径,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这需要拥有宏阔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对历史与现实关系形成通透的理解。上述上海卷2015年第1题,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感知世界各大文明的发展变迁。江苏卷第24题,要求学生把近代日本政府促进和保护私人资本发展的措施,与当代政府应加强对私人资本的管理联系起来,意在提醒学生,管理政策必须因时而变。这就提醒我们在讲授重大历史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作为起点,在时空上画一根延长线,一直延续到当下的中国(空间)和现实的生活(时间),将古今中外贯通起来理解,这是联系特定时空教学的高级层次(如图5)。
1962年谭其骧教授发表了《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认为既不能把东汉之后黄河安流直接归因于王景的治理功劳,也不能简单地认定历史上黄河灾害轻重与社会治乱之间的必然关系。他先分析现代几十年黄河中下游水文站观测数据,认定黄河中下游水灾主要在于中游河水所带来的大量泥沙。然后,由今到古,谭教授沿着时空延长线倒溯,开展有关研究。他发现东汉末年以后直到唐朝初年,黄河中游即中原地区战争频繁,汉族人口急剧减少,而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使得农耕田地日益减少,牧场越来越多,植被客观上得到了恢复,进入河道的泥沙逐渐减少,所以黄河出现了几百年的安流局面。唐朝后期开始,耕地面积又急剧扩大,水土流失又严重起来,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结果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尽管到元、明、清时期出现一批治黄能臣,但终不成事。由此,谭先生提出治理黄河的有益建议:改进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从单纯的种植业经济逐步转向农、林、牧综合经营发展。[4]
为了给当前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建言献策,葛剑雄教授顺着由古至今的延长线,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再次进行了冷峻而理性的研究。他认为,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亚欧沿路相关各国人民共同开辟的,今天开展建设时,中国不能把它变成单方面的事,一定要与有关国家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通少断多,今天建设连通亚欧的新丝路时,必须考虑所经过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局势,必须以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综合利益为出发点;历史上的海上丝路主要由阿拉伯人开拓,中国民间参与的海上活动并不多,包括郑和下西洋在内的中国官方活动不太重视经济效益,这是当下中国特别要注意吸取的教训。[5]
“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6]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也是今天最好的老师。谭其骧和葛剑雄两位史学大师通过学术研究,探索了将历史与现实贯通起来思考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师很难达到他们的研究境界,但是应该有“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意识和追求,并努力把这种追求转化为合适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跨越時空的思考,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注释】
李寅生、李光先:《请缨日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315-327页。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4页。
葛剑雄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6页。
谭其骧著,葛剑雄编:《求索时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序《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第6-8页。
葛剑雄等:《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第2-21页。
(英)E·H·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