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卖甘蔗挣学费的日子

2018-09-10芸锦

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上坡下坡卖菜

芸锦

当年我跟上中学的儿子这么大时,载着一百多斤的甘蔗,来回三十多公里,根本就想不到跟父母抱怨苦和累,更不知道害怕。

我,属于七零后,求学时吃了不少苦。

母亲生下我们三个女儿后,又生了两个弟弟。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除了种粮食外,我家还种些蔬菜和甘蔗等经济作物。父母忙不过来,我作为“大姐大”从初中开始,暑假卖豆角,寒假卖艽头和甘蔗,便成了我的一项特殊任务,直到我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这项任务才结束。

县城里人多好卖,但是容易碰见老师和同学,觉得丢脸的我只好去乡镇卖,比如附近的马水镇,甚至到二十公里外的潭水镇。

二十年前,路没有现在这么平坦,山区的路,老是上坡下坡的。体重八十多斤的我用一辆“大河马”自行车驮着一百斤左右的东西。上坡的时候,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蹬上去,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几乎累个半死;下坡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载着重物的自行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会越来越快,如果刹车不灵,一不小心就会人仰车翻。甘蔗又長又重,很容易摇晃,比载一个人困难多了。

好在那时路虽然窄,但车少,比较安全。开车的司机好像也特别小心,看见公路有载着货物的人,老远就会鸣笛提醒。

每天一早去菜园摘两篮菜,妈妈帮我捆绑在车尾。我喝了稀饭,就和村里的同伴出发了。卖菜去市场,觉得还好点,那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或买菜阿姨,看年纪小小的我边看书边卖菜,不短斤少两,都乐意买我的菜,一般不到中午就卖完了。但寒假期间卖甘蔗就比较辛苦了,顾客一般都是买一段,我用蔗刀帮他们削好,收取几角钱。经常是下午四五点了,甘蔗还没有卖完,见天色已晚,我不得不带回家留着第二天继续卖。

甘蔗最好卖的时候是临近春节的那几天。记得有一年的岁晚,我和邻居黄晓都带着妹妹去当小帮手。大家都用手推车拉着几百斤的甘蔗和两大篮的艽头菜去马水镇卖。下午两点多就卖完了,我们四人轮流拉着空车回家,人又累又饿,听着村庄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因为是快过年了,路上的人很多,10岁的妹妹最搞笑,竟然忘记疲劳,拉着车高唱着在学校新学的儿歌,一路小跑地奔回了家。

就那样,每年的寒暑假,我去卖菜卖甘蔗挣来钱,开学后交学费。

想想现在,儿子骑空车往返离家两公里远的中学,有时还会跟我抱怨骑车太累。而回家稍微迟点,先生就提心吊胆,担心他路上的安全。当年我跟儿子这么大时,载着一百多斤的甘蔗,来回三十多公里,根本就想不到跟父母抱怨苦和累,更不知道害怕。我想,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有些东西是可以比较、可以借鉴的,大人、孩子都一样。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上坡下坡卖菜
画与理
一步一步上坡
小猪卖菜
拜登执政首年,美国继续“下坡”
我的理想就是卖菜
几个卖菜人的故事
上坡下河
画与话
“锤不破”和“锤得破”
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