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窝里横”咋办

2018-09-10袁凤

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交能力爷爷奶奶内心

袁凤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和空间,适当引导,但是不能控制和安排,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和支持下,自己去做一些选择和决定。

“窝里横”一般是指孩子在家胆子大脾气大,出外却胆小怕事。父母应该怎么教育“窝里横”的孩子呢?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的王新转表示,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孩子,“窝里横”性格的养成其实跟父母和家庭环境有关,有可能是家长平时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的。

导致孩子“窝里横”的原因

效仿父母行为 “窝里横”的孩子,一般所处的家庭可能都不是那么和谐,父母可能也是有这种行为的,就是在家里比较蛮横,或是比较严厉地对待身边的人,而对待外面的人却比较友好。父母这样的行为模式,会影响孩子形成同样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效仿”。

有些父母在家对孩子比较严厉,就是“我叫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并且是不可以反抗的,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委曲求全的心理,压抑或者積压内心的情绪。长期如此的话,孩子也会反抗,会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又不懂得如何表达,表现出来就是比较横的态度。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会比较脆弱、敏感、缺乏安全感,在陌生人面前不善言谈,但是在家里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他觉得是比较安全的,那么当他闹情绪的时候,就可能在家人面前进行宣泄。

宠爱让孩子缺乏社交能力 还有一些家庭,平时带孩子外出较少,孩子很少跟外人互动交流,孩子的社交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出外难免会胆小怕事。同时,孩子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让孩子感觉在家里更有安全感。于是,孩子在家中,尤其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就会把自己的任性、霸道等真实情感流露出来。

如何矫正“窝里横”的孩子

与孩子平等交流 “窝里横”的孩子往往不善言谈,内心比较敏感、脆弱,甚至是比较压抑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这些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父母以前比较严厉的话,现在就要改变这种态度,学会尊重孩子,跟孩子平等交流。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父母要学会倾听,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耐心倾听孩子心里的想法,进而指导孩子的行为。

以商量的方式做事情 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现在马上就要去做什么”之类的话,这种方式是很不恰当的。父母要以商量的口吻让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需要做一件事情时,父母可以先跟孩子进行交流、商讨,然后跟孩子一起确定该怎么做。此外,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比如,孩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如果家长让他立刻去做作业,孩子很难一下子适应,就可能会烦躁。那么,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再过10分钟就关电视,做完作业后再看。

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对于“窝里横”的小孩,父母更多的是要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交流。从心理学上讲,这就是共情或同理心,就是家长要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支持。慢慢地,孩子会把自己内心积压的一些不好情绪或在外面遇到的一些不开心的事情,真诚地跟父母倾诉,这样就能增进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促进亲子情感交流。

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和一些空间,适当引导,但是不能控制和安排,让孩子在父母的引导和支持下,自己去做一些选择和决定。此外,家长还要多陪伴孩子外出,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引导孩子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交流,以及遇事如何处理等。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爷爷奶奶内心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看望爷爷奶奶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浅谈角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压岁钱
拥有强大的内心